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同步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中国高速铁路技术目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回顾火车诞生的历史,以下认识错误的是( ) A.瓦特改良蒸汽机为火车的发明奠定了动力基础 B.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出现在美国 C.火车的发明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 D.火车诞生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 2. 判断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的主要依据是 ( ) A.生产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 B.改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C.机器制造业的建立和发展 D.纺织业的技术改造完成 3. 19世纪中叶是资产阶级统治巩固与扩大的重要时期。下列历史事件,不能体现这一时期发展主题的是( ) A.美国南北战争 B.俄国1861年改革 C.日本明治维新 D.英国宪章运动 4. 1848年之后,“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里的“科学理论”是指( ) A.《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共产党宣言》 5. 当资产阶级改革浪潮兴起时,美国却于1861年爆发了内战,其根本原因在于( ) A.美国人民具有革命传统 B.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性强? C.奴隶制比封建制更顽固不化 D.南北经济制度的矛盾不可调和 6. 下列关于美国内战和美国独立战争相同点的归纳不正确的是( ) A.前者以争取国家独立为目标,后者以维护国家统一为旗帜 B.都是由当时的美国总统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 C.两次战争发生的经济原因都与英国有关 D.都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一个障碍 7. 彼得一世改革的有利条件是( ) ①正式掌握了俄国统治权 ②亲自接触了西方先进文化 ③了解了国际形势 ④认识到废除农奴制的必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 下列四国中,哪一国家与其他三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不同(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9. “明治政府仿照欧美,设立新式学校,提倡学习欧美文明,盖洋楼,吃西餐,穿西服,改变传统的日本发型。”这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 ) A.加强中央集权 B.实行土地私有 C.发展近代工业 D.提倡“文明开化” 10. 与俄国1861年改革相比,日本明治维新影响的特殊之处是 ( ) A.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B.是其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 C.避免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 D.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11. 新航路开辟后,最先侵入拉丁美洲的国家是( ) A.西班牙和葡萄牙 B.西班牙和荷兰 C.英国和法国 D.英国和荷兰 12. “女王用她正值青春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反抗侵略、追求自由的壮烈篇章。她是印度人民的骄傲,也为全世界人民所敬仰。”材料中的“她”( ) A.反抗的是西班牙军队的侵略 B.最终带领印度人民获得独立 C.是印度民族大起义中的杰出女英雄 D.使印度彻底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13. 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技术发明层出不穷,工业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阶段最突出的特点是(?? ) A.?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B.?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C.?机械运动转为热能??????????????????????????D.?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14. 下面哪一项能反映表格中五个历史名词之间的内在联系 (?? ) A.?①-②-③-④-⑤?????????????B.?②-④-③-①-⑤????????????????? C.?④-②-①-③-⑤?????????????D.?②-④-①-③-⑤ 15. 19世纪70年代,美国人贝尔发明了电话,90年代意大利人马可尼试验无线电报取得了成功,都为迅速传递信息提供了便利。这充分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 ) A.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B.导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C.促进了电力的广泛应用 D.进一步加强了世界的联系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此时的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后世称之为“工业革命”。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它提供了控制和利用热能、为机械提供动力的手段。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1838—1870年英国铁路里程变化情况表 时间 铁路里程(单位:英里) 1838年 500 1850年 6600 1870年 15500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写出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的发明。 (2)材料二中“蒸汽机”的改进者是谁? (3)根据材料三,写出引起“英国铁路里程变化”的交通工具名称。 (4)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科技发明创造对英国社会发展的作用。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末,俄国只有21个手工工场,主要使用农奴劳动。中央政务由按沙皇意愿设置的几十个部门负责,职责不清,效率低下,贪赃枉法盛行。地方的“督军”权力广泛,往往成为独霸一方的小沙皇。当时的俄国只有陆军,没有海军。士兵一面当兵,一面还从事手工业和做买卖。文化教育受教会控制,学校数量很少。全城识字率最高的莫斯科,识字的居民也只占总人数的23.6%。 材料二 正如俄罗斯哲学家别尔嘉耶夫所说:“彼得大帝的改革完全是不可避免的,以前的进程为其作了准备,同时,它又是带强制性的上层革命……彼得大帝的改革对人民是如此巨大的痛苦,但没有彼得的强制性改革,俄罗斯就不能完成自己在世界历史中的使命,也不能在世界历史上获得自己的发言权。” 材料三 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年,沙俄同英法进行的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因为事先许多人就警告俄罗斯会因其没能跟上近代西方的脚步而将遭到失败……实际上,这场失败的确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 ——摘编自《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彼得大帝的改革完全是不可避免的”。 (2)列举一个“彼得的强制性改革”的例子。彼得的强制性改革给俄国带来怎样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三中的“旧制度”和“西方的脚步”分别指什么。 18. 带去的,是善意,种下的,是灾难;追求的,是自由贸易,得到的,是遍地饥荒;期待的,是融洽相处,看到的,是举旗反抗;善意的帝国,面对殖民地人民的冲天怒火……揭开殖民者虚伪的面纱,还原殖民地人民愤怒的咆哮,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探究历史。 【戳穿“善意”·揭开“自由”】 材料一 不列颠侵略者打碎了印度的手织机,毁掉了它的手纺车。英国起先是把印度的棉织品挤出了欧洲市场,然后是向印度斯坦输入棉纱,最后就使这个棉织品的祖国充满了英国的棉织品。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英国殖民者在印度追求的是“自由贸易”吗?为什么? 材料二 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者在拉丁美洲疯狂地掠夺贵重金属,到处寻找金银产地。16—18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在拉丁美洲共掠夺黄金250万千克,白银1亿千克。葡萄牙殖民者仅在18世纪就从巴西掠夺了价值10亿美元的黄金和金刚石。[来源:Z*xx*k.Com] (2)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者的“善意”给拉丁美洲地区的人民带来了灾难。结合材料分析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爆发的原因。 【冲天怒火·民族抗争】 材料三 (3)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结合图片中人物的主要历史事迹,分析他们身上体现了什么精神。 【同一旋律·命运迥异】 材料四 英国殖民者承认:“如果波悌亚和棉德土王不是我们的朋友,如果锡克人不参加我们的队伍,如果旁遮普不保持平静,我们围攻德里就是完全不可能的。” 材料五 圣马丁曾说过:“我并不寻求荣誉”“我的剑绝不为争权夺利而出鞘!”“只要秘鲁和整个拉丁美洲真正独立,我将远远地离开这里”。 (4)结合材料及史实,分析同是民族解放运动,为什么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取得了胜利,而印度民族大起义却失败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CDDD 6-10BADDC 11-15ACABD 二、非选择题 16. (1)珍妮机。 (2)瓦特。 (3)火车。 (4)促进英国生产力的发展;推动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大机器生产成为英国工业发展的主要方式;促进了英国社会面貌的变化等。(回答出两点即可) 17. (1)17世纪的俄国,无论在政治、经济或文化教育方面,都远远落后于西欧一些国家。 (2)强令男子刮掉大胡子,贵族、官吏及其家人改穿西式服装,改行西式礼节等。彼得一世的改革巩固了农奴制度,同时也大大增强了俄国的国力,使俄国从一个封闭的落后国家开始成为一个欧洲强国,为俄国实现近代化创造了条件。 (3)封建农奴制。资本主义制度。 18. (1)不是。英国对印度进行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使印度成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2)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和葡萄牙侵入拉丁美洲,进行残酷的殖民掠夺。 (3)图1是章西女王,她领导起义军英勇抗击进犯章西的英国军队;章西失陷后,她率军转战外地,誓死不屈,最后壮烈牺牲。体现了她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捍卫民族尊严、热爱祖国、勇于为国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图2是玻利瓦尔,他领导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他具有远大理想、坚持不懈、坚持民族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忧国忧民的精神。 (4)①拉丁美洲独立运动胜利的原因:拉丁美洲各国人民能联合起来,协同作战,南北夹击,共同打击殖民者;广大人民觉醒,为争取民族独立英勇斗争;有统一的指挥;玻利瓦尔等人的卓越领导;西班牙和葡萄牙日益衰落。②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的原因:起义过程中没有形成统一的领导,被英军各个击破;工业革命后,英国经济、军事实力强大,实力远超西班牙和葡萄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