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同步单元练习-2020-2021学年浙江省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同步单元练习-2020-2021学年浙江省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同步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乌云刚刚散去,又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砖瓦废墟中缓缓拉开大幕,这场战争是(  )
A.甲午中日战争  B.冷战    
C.朝鲜战争    D.越南战争
2. 当前,国际上一些反华势力频频提出“中国威胁论”,这实际上是典型的冷战思维。美苏之间“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D.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3. 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A.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北约和华约组织的成立
D.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4. 英国人约翰·M·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令人耳目一新。能够支持这个观点的主要史实是( )
A.马歇尔计划推动了西欧的复兴
B.“冷战”期间没有发生新的世界大战
C.“冷战”期间联合国发挥的作用日益加大
D.“冷战”期间科技领域出现重大突破
5. 20世纪90年代末,在电脑的关键部件和软件方面,美国在世界上占绝对优势。到1999年底,网络经济产值达5 239亿美元,成为这一时期美国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美国经济的突出特点是( )
A.全球化 B.信息化
C.工业化 D.单一化
6. 二战后,欧洲经济破败不堪,人民生活十分艰难。但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西欧各国全面复兴。战后西欧诸国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不包括( )
A.利用美国的援助
B.发挥政府的宏观指导功能
C.发展高科技和新兴产业
D.欧元的启用
7.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的近二十年间,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的是( )
A.日本 B.联邦德国
C.意大利 D.俄罗斯
8. 斯大林取消了东欧各国共产党的自主权,按照________对这些国家进行了全方位的内部改造(  )
A.新经济政策 B.斯大林模式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绥靖政策
9. 西方史学家认为:“苏联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仿效的社会主义乐园。”下列史实能支撑这一观点的是( )
①苏联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二位 ②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③忽视消费品生产 ④长期僵硬的执行计划指令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 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改革中最突出的国家是 ( ???? ?)
A. 南斯拉夫 ?????? B. 阿尔及利亚???? ??????
C. 匈牙利?????? D. 捷克斯洛伐克
11. “横空出世一战中,社会制度初显优,二次大战建大功,一朝解体两极终。”材料生动地描述了( )
A.美国的历史 B.英国的历史
C.法国的历史 D.苏联的历史
12. 1952年,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起义,推翻了英国扶持的封建王朝,次年,成立了埃及共和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非洲独立运动进入高潮,绝大多数殖民地国家先后获得独立。其中,仅1960年一年就出现17个独立国家,因此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该段材料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A.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B.中东地区矛盾错综复杂
C.非洲掀起了民族独立浪潮
D.东欧国家相继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13. 领导古巴人民取得反帝斗争胜利,至今健在的是:( )
A.尼赫鲁 B.纳赛尔
C.卡斯特罗 D.穆巴拉克
14. 18世纪的英国因拥有广大的殖民地而号称“日不落帝国”,其中,被誉为“英王王冠上的一颗最明亮的宝石”指的是下列哪个国家?(  )
A.印度 B.印度尼西亚
C.菲律宾 D.马来西亚
15. 资深传媒人、专栏作家季赫霆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撰文指出,中东目前形势非常糟糕,各国爆发内战、大规模示威。究其原因,中东问题的关键在于( )
A.英美矛盾 B.巴以冲突
C.美伊冲突 D.埃以冲突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电影《我们热爱的家园》是美国1950年拍摄的一部宣传名作。影片描述了一个法国小镇的战后生活。最初,在二战中被摧毁的小镇难以摆脱战争的痛苦。直到获得美国的财政援助,儿童才回到了学校,工厂才恢复了生产,小镇居民才可以正常地购买食物。
材料二 漫画一《美国最新式战车》
(1)上述材料均涉及了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一、二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认识有何不同?
材料三 漫画二《黄鼠狼给鸡拜年》
(注:“黄鼠狼”指美国;“鸡”指西欧各国)
材料四 马歇尔计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计划于1947年7月正式启动,并整整持续了4个财政年度之久。在这段时期内,受援国总共接受了美国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多种形式的援助合计130多亿美元。
(2)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漫画二的合理与不合理之处。
17. 材料一
(1)你知道上图是哪位领导人执政时期发生的历史事件?
(2)图片体现了该领导人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3)有学者评价:他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你如何理解该学者的话?
材料二 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经济学展模式也不尽相同。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放任”模式和以苏联、中国为代表的“计划经济”模式,都可能使一个国家完成工业化,实现经济转型,但这两种模式走向极端和僵化后,也会造成严重弊病。
(4)请以美国和苏联为例,说明“自由放任”模式和“计划经济”模式产生的消极影响。
(5)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起点,西方国家通过何种方式突破“自由放任’模式?  
(6)为修正“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端,苏、中两国先后进行了改革。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以失败而告终,原因何在?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7年8月,一位印度领导人在庆祝独立时说:“今天我们结束了一个厄运的时代,印度再次发现了自己。”
(1)这位印度领导人是谁?
(2)结束了“一个厄运的时代”指的是什么?
(3)独立后的印度取得了哪些成就?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以来,印度政府努力发展生产,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印度已经建立起部门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实现了粮食的基本自给,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果。但是,由于人口膨胀、环境恶化、民族宗教矛盾复杂及周边局势紧张等因素,严重阻碍了印度经济的发展。
——《世界现代史》下册
材料三 印度计划委员会认为,决定国家经济发展的因素正在迅速发生变化,发展的决定因素正在由资本资源转向知识资源,由制造业转向服务业……近几年来,在知识经济战略的指导下,印度软件服务业和制药业异军突起……在知识经济的服务出口方面,印度确实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拥有一支庞大的讲英语的科技和专业人员队伍……劳动力成本低,人口结构年轻化趋势……
——蔡恩泽《印度经济与中国“背道而驰”》
(4)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印度独立后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
(5)材料一所说的印度面临的“周边局势紧张”主要是什么?请简述其产生的历史根源。
(6)结合材料二分析,近年来印度经济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哪些借鉴?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ACBB 6-10DABAC 11-15DCCAB
二、非选择题
16. (1)马歇尔计划。材料一 马歇尔计划有利于欧洲经济的恢复,促进了欧洲的发展;
材料二 马歇尔计划使得欧洲受到了美国的控制。
(2)漫画是对美国马歇尔计划的讽刺。
不合理之处:马歇尔计划由美国一家主导,西欧国家总体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对计划几乎无发言权,是美国遏制苏联、发动冷战的经济工具。
合理之处:马歇尔计划是二战后美国对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有利于欧洲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7. (1)赫鲁晓夫
(2)农业改革
(3)“掘墓人”指的是赫鲁晓夫的改革一定程度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了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原创性。 “守墓人” 指的是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体制。
(4)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
苏联: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生产积极性受到压制。
(5)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6)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未能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改革缺乏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个人作风的影响。
18. (1)尼赫鲁。
(2)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结束。
(3)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粮食自给,建立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原子能、生物技术也有重大进步。
(4)把握经济全球化的机遇,走特色发展道路;与时俱进,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5)阿拉法特。中东和平。
(6)①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石油资源丰富,是各个历史时期世界列强的必争之地。②历史、宗教、种族等因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