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资源简介

三年级科学下册
仅供参考
广南------黄立通
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一、填空题
1、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由参照物决定的。人们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总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做标准的物体就是参照物。参照物是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可以是运动的,也可是静止的物体。
2、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看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被研究物体是运动的;若无变化,被研究物体是静止的。参照物不同,判断物体运动的结果不同。
3、生活中,我们常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两个物体之间的位置。地图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4、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称作为机械运动,简称运动。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运动。
二、判断题
1、两个人静止时,可以用距离描述位置。(
×

2、物体有运动和静止两种状态。(


3、世间万物都是运动的,没有绝对的静止。(


4、被选作参照物的物体,即被假设为静止。(


5、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由参照物决定的。(


6、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主要看物体是否动。(
×

三、问答题
1、想把自己在校园中的位置告诉同学,该怎么说?
答:①选择参照物;
②确定物体与参照物的方向;
③估计物体与参照物的距离。
2、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答:先选定参照物。如果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它是运动的;如果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它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它是静止的。
3、为了便于观察和描述物体的运动形式:
①先在物体上贴上圆点
②然后用多种方法让它们运动起来
③观察和记录圆点的运动形式并交流
4、生活中的各种物体有哪些运动形式?
物体的运动方式主要有平动、转动、滚动、振动和摆动五种。各种运动方式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复杂的运动方式可能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方式。
例如:车轮:前后滚动,电梯:上下移动(平动),汽车雨刷器:左右摆动,跷跷板:上下摆动
判断题
1、为了观察物体运动形式,我们在物体上贴一个圆点。(


2、物体的运动形式有运动和静止两种。(
×

3、物体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


4、一个复杂的运动方式可能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方式。(


5、圆点贴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运动形式相同。(
×

6、同一个物体,采用不同的方法使其产生不同的运动形式。(


请你用线条和箭头画出下面运动物体圆点的运动轨迹。
填空题
为了方便描述,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把物体简化、抽象为一个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有的运动路线是直线,有的运动路线是圆弧形、波浪形等形状。根据运动路线的不同,可将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形式。
2、相同距离内,时间短,运动快;时间长,运动慢。
3、即使从不同地点出发,也可以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距离的长短来比较运动快慢。
判断题
1.百米赛跑是直线运动。(

)
2.苹果落地是做曲线运动。(
×
)
3.无风时,下落的雨滴是做直线运动。(

)
4.直上直下的电梯的运动路线是直线。(

)
5.火箭发射和鸟的飞行是曲线运动。(
×

6.易拉罐向前滚动是曲线运动,从整体上看是直线运动。(
×

判断题
1、斜坡上的物体会像山坡大石头那样滚动。(


2、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


3、如果将斜面的一端抬高,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速度不变。(
×

4、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是滑动。(×

5、圆形橡皮在斜面上横放是滚动,竖放是滚动。(


6、斜面在生活中被广泛应用。(


问答题
1、怎样在相同距离内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吗?
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用时短,运动快;用时长,运动慢。
判断题
1.右手握秒表,拇指控制右键,食指控制左键。(


2.同一条轨道上,不同小球的运动快慢一样。(
×

3.不同轨道上,不同小球的运动快慢不一样。(


4.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


5.用时短,运动快;
用时长,运动慢。(
×

6.测量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应该选择中位数。(


问答题
1、怎样比较在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快慢?
运动相同的时间,可以用比较运动距离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即距离长,运动快;距离短,运动慢。
判断题
1、从不同地点,不同时出发,无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

2、飞机1小时900千米比自行车1小时15千米快。(


3、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离不开时间和距离两个因素。(


4、体育比赛时,观众和裁判所用的比较快慢的方法相同。(
×

5、短跑运动员跑完60米用了10秒,他1秒跑6米。(


6、猎豹能捕到羚羊是因为猎豹的速度比羚羊快。(


问答题
1、根据伽利略斜面实验原理,过山车怎样才能在轨道上顺利通过?
答:①轨道起点为至高点,②轨道光滑,③轨道对接紧密,无空隙
2、怎么描述物体的运动路线?
答:“过山车”是由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组成。小球在“过山车”上要经过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3、怎么比较物体的运动速度?
①相同距离,比时间,②相同时间,比距离
4、如果要让小球运动得更快,可以怎样改进“过山车”?
答:增加起点高度,增加斜面,增加斜面高度坡度
判断题
1、过山车轨道越复杂,小球运动越快。(
×

2、三次测试数据不同,应选择的数据为中位数。(


3、小球在直线轨道做滚动运动,在曲线轨道做滑动运动。(
×

4、小球在过山车上经历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5、小球在过山车上的位置可以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


6、小球与起点的实际路线就是小球与起点的空间直线距离。(
×

1、过山车有斜面,车可以在上面滑落或爬升。(


2、课堂上过山车轨道设计图越复杂越好。(
×

3、过山车轨道要有适宜的坡度,能给小球提供足够动力。(


4、过山车轨道长度不宜超过2米。(
×

5、制作过山车的材料有很多,比如铁架台、积木等。(


6、过山车搭建好后,需利用小球进行测试和调整。(


第二单元
问答题
1、蚕宝宝的一生从哪开始呢?
答:每一种动物的一生都会经历出生、成长、繁殖、死亡的过程,这样的生命过程一代一代循环往复,使种族得以延续。
填空题
1、蚕的生命是从卵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生命。
2、蚕是丝绸原料的主要来源。
3、成熟的雌性生殖细胞,一般呈球形或卵圆形,多数不能活动;不同类动物的卵,大小差别悬殊;卵内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是动物发育的第一个阶段。
4、受精的蚕卵,在温度25℃左右,经过2周左右的时间,开始孵化出幼虫。
5、幼虫或幼崽从动物卵中破壳而出,叫孵化。
6、小蚕的孵化需要哪些条件?
7、桑蚕主要以桑叶为食,
也吃生菜叶、榆树叶、莴苣叶、蒲公英叶等。
8、蚕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蚕的一生经历蚕卵--幼虫--蚕蛹--蚕蛾四个阶段。
9、蚕的卵虽然很小,但肉眼能看到。寄生虫的卵需借显微镜才能观察得到,鸵鸟卵却是世界上最大最重的卵。
10、卵是动物生命历程的第一个发育阶段,许多动物都是通过产卵使种族得以延续的,包括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等。
判断题
1.桑蚕比较偏食,只吃桑叶。(
×

2.蚕卵的颜色会发生变化。(


3.蚕卵非常小,肉眼看不到。(
×

4.蚕卵的孵化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


5.我们要坚持天天观察蚕的一生变化。(


6.蚕不会经历出生、成长、繁殖、死亡的过程。(
×

7、许多动物都是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如鸡、狗等。(
×

8、不同动物的卵外部形态不同,但内部结构相似。



9、鱼的卵外部没有硬壳,鸡的卵外部有硬壳。(


10、动物的卵里孕育着新的生命。(


11、鸡蛋的蛋黄上都有胚盘。(
×

12、鸵鸟卵是世界上最大最重的卵。(


填空题
1、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中,蚕卵2~3天就会孵化出小蚕。
2、刚出生的蚕宝宝又黑又小像只小蚂蚁,身上长满细毛,被称为“蚁蚕”,也叫“1
龄蚕”。蚁蚕体长
2~3
毫米,体宽约
0.5
毫米。蚁蚕出生约两天后细毛就不明显了。蚁蚕出壳后约40分钟即有食欲,这时就要开始喂养过程了。
3、经过两周左右的时间,蚁蚕身体逐渐长大,颜色也逐渐从黑色变成了白色,成了大家熟悉和喜爱的蚕宝宝。
4、一段时间后它便开始蜕皮。蜕皮时约有一天的时间,如睡眠般地不吃也不动,且头抬得高高的,这叫“眠”。经过一次蜕皮后,就是二龄幼虫,它蜕一次皮就算增加一岁,共要蜕皮四次,成为五龄幼虫才开始吐丝结茧。
5、从蚁蚕开始到结茧变蛹前这个阶段的蚕称为蚕的幼虫阶段,是继蚕卵之后蚕生长发育的又一个重要阶段。
6、蚕的幼虫身体呈圆筒形,分头、胸、腹3部分。
问答题
1、蚕宝宝是怎样吃桑叶的?
答:蚕用口器咀嚼桑叶,在进食时3对胸足会把持住桑叶协助进食。一般的喜欢从外面一圈一圈的吃。
2、蚕宝宝是怎样运动的?
答:蚕主要用腹足爬行,尾足也起了一定的协助作用,爬行时中间身体拱起来,前面身体再向前伸,呈波浪式重复前行。
3、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什么?
答:①每天提供新鲜干燥的桑叶
②清理粪便和残叶,保持干净环境
③空气要流通,新鲜
④保持温度和湿度
判断题
1、蜕皮是蚕身体长大的缘故。(


2、用棉签轻轻触碰蚕的身体不会有反应。(
×

3、蚕是通过口来呼吸的。(
×

4、五龄蚕末期身体发生变化,开始吐丝结茧。(


5、蚕房要保持干净的环境,及时清理粪便和残叶。(


6、蚕的头部较小,位于蚕体的最前方,呈圆筒形。(
×

7、蚕的一生已经经历了卵、幼虫、蛹不同的生命形态。蛾是蚕的成虫,是蚕的一生中最后一个阶段。
8、蚕蛾从蚕茧中出来。雌雄蚕蛾交尾(交配),雌性蚕蛾产卵,有些蚕蛾正在交配,有些蚕蛾在产卵,有些蚕蛾已死亡。
9、蚕蛾的哪些行为与繁殖后代有关?
答:交配、产卵。蚕蛾羽化不久就会交尾,一般交尾
3~4
小时后,雌蛾就会产下受精卵。蚕的繁殖能力很强,一只雌蛾可产
400~500
粒卵,产卵后不久它们就会相继死去。
10、蚕蛾是什么样子的?
答:蚕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长有触角,胸部长有翅膀和三对足。具有这种身体结构的动物是昆虫。
11、蚕蛾的头部呈小球状,长有鼓起的一对复眼和羽状触角;口器退化,无法进食。
12、哪些动物形态结构与蚕蛾相似?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答:共同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长有触角,胸部长有翅膀和三对足。有些昆虫的翅膀退化了。
判断题
1.蚕的一生共蜕皮6次。(


2.蚕蛾有雄雌之分,雄蛾产完卵之后就会死亡。(
×

3.蚕、蝴蝶、蛇等都是常见的昆虫。(
×

4.蚕蛾和蚕蛹、蚕的幼虫一样都有气门。(


5.蚕蛾的口器退化,不能吃东西。(


6.蚕的一生经历卵、幼虫、蛹、蛾四个阶段,是一种变态虫。(


7、你能利用昆虫的特征判断下面动物中哪些是昆虫吗?
答:从蚕卵孵化出蚁蚕,到蚕蛾产出更多的蚕卵,直至蚕蛾死亡,
8、你排列对了吗?
判断题
1.昆虫的一生都要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等四个阶段。(
×

2.昆虫产卵为了繁殖后代。(


3.动物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死亡的过程。(


4.蚕蛾长翅膀但飞不高。(
×

5.蚕的一生只有在幼虫时期吃食物。(


6.只有坚持、及时、真实做好观察记录,研究结果才有意义。(


7、春天到了,孔雀开屏、丹顶鹤跳舞、百鸟和鸣;夏天到了,池塘处处蛙声一片。你知道动物的这些行为有什么意义吗?
答:它们是在求偶,以便繁殖后代,使种族得以延续。
8、像蚕和鸡这样产卵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卵生。
9、靠产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昆虫、鱼类、鸟类等动物一般都是卵生动物。
10、动物经过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等过程进行繁殖活动。
11、小鸡是怎么孵化出来的?
答:孵化过程,鸡蛋受精→小鸡孵化→新生命诞生
12、猫或狗是怎么繁殖后代的?
答:像猫和狗这样,直接生下胎儿的叫胎生。哺乳动物一般都是胎生的。胎生动物一般都用哺乳的方法喂养后代。
13、以猫为例,哺乳动物有哪些繁殖行为?
答:①发情,②交配,③怀孕,④产仔,⑤哺育
14、哺乳动物胎儿是怎么形成的?
答:胎生动物的受精卵发育成胚胎、再由胚胎发育成幼崽的过程都是在母体体内完成的,胚胎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均由母体提供。
15、动物繁殖的方式主要有卵生和胎生。
16、人类的繁殖方式是胎生
判断题
1.蜻蜓点水是蜻蜓在水中产卵。(


2.卵生动物一般用哺乳的方式喂养小动物。(
×

3.动物的很多活动是为繁殖做准备的。(


4.乌龟、蝴蝶、河马、蜗牛等都是卵生动物。(
×

5.人类的繁衍方式是胎生。(


6.上树掏鸟蛋会毁坏动物的“家”。(


7、动物是有寿命的。它的一生会经历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
8、像鸡那样,卵生、身上长有羽毛和翅膀的动物,属于鸟类。
9、像狗那样,身上长毛、胎生、吃妈妈乳汁长大的动物叫哺乳动物。
10、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我们叫胎儿。
判断题
1、人的生命经历和哺乳动物相似。(


2、蚕和蝴蝶生命历程相同。(


3、我们小时候是吃妈妈的乳汁长大的。(


4、人的一生中只有青春期生长发育的很快。(
×

5、无论寿命长短都会死亡。(√

6、.非生物不会繁殖但会不断长大。(
×

7、天气冷了,一些动物,如松鼠、蛇、青蛙等会进行冬眠。
第三单元
8、太阳离地球远,月亮离地球近,所以看上去,太阳和月亮大小差不多。
判断题
1、我们看到的太阳和月亮是恒星。(
×

2、月亮不会发光,只能反射太阳的光。(


3、月亮离地球比太阳离地球近。(


4、太阳和月亮都是球体,但表面各不相同。(


5、太阳黑子通常不会成群出现。(
×

6、月亮上的环形山又叫月坑。(


填空题
1、日晷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
2、影子的方向:西—北—东;影子的长短:长—短—长
制作简易日晷
第1步:在一个平板上,贴上画有同心圆的观察纸,在纸板上标注方向。
第2步:根据太阳的照射角度确定方向,把纸板放在平地上。
第3步:在纸板的中心,竖直地立上小短杆。
第4步: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和记录一次影子的位置和长短。每次记录时,要标上观察的时间。
第5步:观察记录纸,寻找影子变化的规律。
通过制作简易日晷的活动,我们认识到随着太阳位置在一天之中的变化,影子也会有规律地变化,影子的变化和光源的变化密切相关
3、影子的长度与光照射的角度有关,斜射的程度大,影子就长。影子方向与光源的位置相反。
4、影子的形状和光源照射物体的侧面形状有关
5、影子是怎样产生的?
答:光源、遮挡物、屏是影子产生的条件(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
6、影子可以发生哪些变化?
答:影子的位置、方向随着光源的位置而变化。影子的形状,与遮挡物的侧面形状有关。
7、太阳的位置与影子的变化有什么关系?
答:太阳:东—偏南—西;影子:西—偏北—东
太阳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8、我们看到的月球发亮部分的形状叫月相。
通过今天制作月球变化手册的活动,我们了解了一个月之内的月相变化规律——从缺到圆,再从圆到缺,不断循环。
9、月球对地球的影响有许多方面,一个很容易观察到的现象是潮汐。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可以使地球上的海平面升高或下降,形成有规律的涨潮和退潮。
10、我们重新经历了人们探索和了解地球形状的过程,从一开始认为地球是方形的,到对特殊现象——先看到帆顶再看船身和月食看到地球的影子是圆形的模拟实验,再到了解麦哲伦的航海旅行。
11、通过学习,我们观察了地球仪,世界地图,大致计算了海洋面积和陆地面积的大小,知道了地球是一个液态水十分丰富的星球,而且基本是“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的局面。丰富的液态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我们要保护地球,保护水资源。
12、和太阳、月球相比,地球上有水、土壤、岩石和形态多样的动植物等。
13、制作海报方法步骤?
答:1确定资料来源;2判断资料的科学性;3比较资料;4选用资料。
14、资料可以来源于科学书籍,也可以来源于正规的网络资源,还可以是家长或自己拍摄的照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