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 9.正确认识广告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 9.正确认识广告

资源简介

正确认识广告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能够正确识别广告,学会破解广告招数、抵御广告诱惑的方法。
引导学生能够理性地看待广告。了解《广告法》的相关法律条例。
了解广告是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广告同样也是一种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
初步学会抵御商业广告诱惑的方法。同时了解广告的多种形式和功能,感受广告的不可或缺。三.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直入主题
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在每一位同学的桌洞里准备了一块巧克力,因为我听说,巧克力和听话的你更配呦!(口气要甜)我看到有的同学露出了甜甜的笑容,现在的你就像那农夫山泉,有点甜。看来生活中确实广告无处不在,为了推销产品,商家可谓是费尽心思、花样百出。你们想不想来一段广告,和同学们分享一下。
预设1: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预设2:小天才电话手表,能打电话的手表。
预设3:我们不是水的生产者,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同学们,看到大家对广告的分享,都是眉飞色舞的,看来大家都被广告所感染。现在的广告都异彩纷呈,五花八门,可广告是真是假?广告都可信吗?让我们带着好奇一探究竟(贴课题)。
体验活动,探究主题
活动一:广告小调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课前,同学们已经填写了一份关于广告的调查问卷,了解同学们在广告的宣传下买过东西吗?同学们对广告的感受是怎么样的呢?老师对同学们的数据进行了统计,结果如图表所示。(出示教材P67
调查表格)
(1)在“你对广告的看法”这个问题中,有7%的同学非常喜欢33%的同学觉得喜欢,30%的同学觉得无所谓,21%的觉得讨厌,9%的同学觉得非常讨厌。看来大多数同学对于广告还是有好感的。
(2)在“你喜欢广告中的什么?”这个问题中,大多数同学选择了画面好看、故事有意思、里面的说话有意思、有我喜欢的明星、有我没见过的产品、教我知识。现在有很多广告制作精良,非常有创意。
(3)在“你相信广告吗?”这个问题中,有58%的学生选择不相信,30%的学生小部分相信,10%的学生选择大部分相信,只有2%的学生选择绝对相信。不相信的同学所占的比重比较大。在“你如何判断广告的真假?”这个问题中,大多数同学认为要看产品的名气和商品的质量,一小部分同学认为还有看广告里是否有明星和专家。
活动二:广告辩论赛同学们,广告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广告都是可信的吗?通过调查显示,同学们都有不同的看法。真理越辩越明,可不可信,咱们辩论场上见分晓。认为可信的同学举手,请你们四位选手依次上台。认为不可信的同学举手,请你们四位选手上台。辩论开始,我们进行小组pk,认为广告可信的同学是一组,认为广告不可信的同学是二组,先请广告可信的同学先来说说你的观点。(智慧课堂PK)
预设1:没有广告,我们如何知道产品,如何进行比较。
预设2:广告,就是广而告之,吸引消费者购买,如果不可信,谁能去买?
预设3:酒香就怕巷子深,好的产品也需要好的宣传。认为不完全可信的同学起来说说你的观点。
预设1:大多数的广告都是明星代言,有的明星不了解产品就大肆宣传。
预设2:卖家为了提高销量,言辞华而不实。
预设3:实际的使用效果会被卖家夸大。接下来就是自由辩论的时间,谁有观点就自由表达。你们真是伶牙俐齿,独具慧眼,广告是否可信还得区别对待啊。通过刚刚同学们的调查和辩论,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广告并非都可信。(贴题目)
设计意图:简单回顾第一课时的学习内容,为学生顺利进入本课的学习作好铺垫。呈现课前小调查结果,直观反映本班学生对于广告的看法,教师基于真实学情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意识到并非所有的广告内容都可信。
活动三:火眼金睛辨真假同学们通过调查问卷和辩论觉得广告并非全都可信,这是理性角度去分析,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你还是难免会受到广告的诱惑。情景:推销“记忆枕”。
预设1:瞧一瞧,看一看,高科技产品,专治记忆力不好的枕头,大明星代言的。
预设2:咱们看看这枕头,这就是我们心诚则灵公司生产的高科技产品。
预设3:本产品混合了各种微量元素,保证您用了和哆啦A梦的记忆面包一样,记忆力蹭蹭的。哎,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个学习枕怎么样啊,商家说的太吸引人来,我都想来一台了。谁背课文背英语比较慢?哎,那你想不想来试一试?
预设1:我太想了,每天背课文都是我最头疼的事。
预设2:我不想去尝试,我认为还得靠自己的勤奋。刚刚的商家很卖力,豪言壮语充满了诱惑,但是提高自己的记忆力还是需要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广告的内容不一定可信,虚假广告就更不可信了。什么算是虚假广告呢?要么是推销假冒、劣质商品,要么是直接骗取消费者的钱财,这往往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这样的生活场景还有很多,我们来看两个案例。2.
视频:“神奇”的学习机。某学习机广告被工商部分认定为典型的虚假广告。这则电视广告中含有“门门高分上名校”“内容好,成绩当然好”等不科学的保证。此外,广告中关于“某学生使用产品后成为学习状元”的内容,其真实性无法证实,构成虚假宣传,被处罚五万余元。出示视频:某学习机定为虚假广告对于广告商来说,做虚假广告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可能血本无归,企业形象也会受损。
出示案例二
从消费者角度来讲,因为相信一些虚假广告的功效,可能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对消费者产生伤害,有些伤害是无法挽回的。虚假广告是害人又害己。
你还在哪些场合听到过虚假广告?交流:学生交流在课前搜集到的虚假商业广告。
小结:生活中虚假广告真不少。那虚假广告有哪些危害?(贴:虚假广告危害多)预设:(1)会对消费者造成身体上的伤害。(2)会对消费者造成精神上、心理上的伤害。(3)会使商家受到法律制裁。(4)会使商家遭受经济损失。
辨析:老师也给大家准备来一些广告,哪些是虚假广告?用你们的火眼金睛一辨真假吧!现在请前后四人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都发了一张表格,请各小组讨论,说出理由,认为是真的画笑脸,认为是假的画哭脸
薯片——100%
不含反式脂肪酸,还能瘦身哦!((2)小天才电话手表——小天才电话手表,能打电话的手表哦。(3)佳洁士牙膏—使用
佳洁士双效炫白牙膏只需一天,牙齿真的白了!(4)防脱发产品——3天止住脱发,21天长出新发,3个月让你植发造林!同学们,你们已经具有了火眼金睛,可以正确区分虚假广告和真实的广告。
设计意图:通过看视频、情境模拟、案例分析、主题辨析,引导学生具象地感受虚假广告带来的不良影响,能简单地总结出虚假广告对消费者和商家带来的危害,进一步提升识别虚假商业广告的能力。
知识拓展、延伸主题
法律知识拓展同学们做虚假广告,后果严重。我们来看法律是怎么规定的:“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广告主应当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四条
为了避免老百姓上当受骗,也为了打击遏制虚假广告,国家还专门曝光了虚假广告的炮制方法。播放视频。为了保护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国际上专门制定了消费者权益日3.15,咱们国家还专门设立了3.15晚会,用来集中曝光虚假广告。只有做真实的广告,才能获得消费者的满意和信任。
设计意图:拓展相关的法律知识,帮助学生从小树立法治意识。
课堂小结、升华主题
视频:播放公益广告视频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这样一些广告内容是真实的,意义是深远的,目的是传递爱和温暖的。请看大屏幕。同学们,这些正能量的广告还有很多,它们用心点燃期望,用爱播撒人间。爱加爱,大爱无边;心连心,真心永恒。
2.
小结:同学们,华丽的外边掩饰不了虚假广告的灵魂,更哄骗不了群众雪亮的眼睛。信息时代,广告无处不在,我们要学会辨别生活中虚假广告和真实的广告,虚假广告害人又害己。为了不让我们深受其害,我们要正确认识,理智消费,名副其实的商品,你值得拥有。3.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很多虚假广告,他们都有什么秘密招数呢?同学们课下继续研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