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7.1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同步练习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邓小平高度评价了这次大会的历史地位,认为这次大会将是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最重要的一次会议。在这次大会上,他明确提出 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这次大会”是指 (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2.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其核心内容被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其中“一个中心”是指(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以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 C.以改革开放为中心 D.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中心 3. 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为中共十四大的召开奠定了总基调和主旋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成为民心所向,并再度成为我国深化改革. 加快开放的引擎和动力。可见,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伟大意义是 ( ) A.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B.有利于深化改革,加快对外开放的进程 C.加快了经济发展,改善了民生 D.改变了世界格局 4.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探索中,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其中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并在中共十五大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5. 2002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至此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包括( ) ①马克思列宁主义 ②毛泽东思想 ③邓小平理论 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⑤科学发展观 A.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 6. 2003年2月,“非典”疫情爆发,党和政府一手抓防治“非典”,一手抓经济建设, 6月下旬抗击“非典”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10月,党中央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 协调. 可持续的发展观”。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增添了( )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7. 下列哪一次会议,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九大 8.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科学论断最早出现于( ) A.中共十六大 B.中共十七大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九大 9.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上对中国梦进行了深入阐述,他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 ) A.人民的梦 B.国家的梦 C.中华民族的梦 D.世界的梦 10.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 ) ①建设创新型社会 ②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11.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自20世纪70年代推广至今,累计增产5亿多吨,创造经济价值5亿多元,这表明( ) A.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 科技进步能有力地推动经济发展 C. 我国的农业生产力水平已居世界第一 D. 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离不开科技进步 12.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兴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沿线国家纷纷响应,这一战略构想正一步步付诸实施,“一带一路”战略( ) ①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 ②确立了我国在经济. 政治上的霸主地位 ③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形势 ④表明我国要把对外开放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3. 根据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把下列城市. 地区排序正确的是( ) ①重庆 ②深圳 ③长江三角洲 ④上海浦东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④③① D.③①②④ 14. □□□□是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着眼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的战略举措,是现代化战争中极其重要的后起之秀,也是中国大国地位的战略支撑和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应是( ) A.人民海军 B.人民陆军 C.人民空军 D.导弹部队 15. “科教兴国”是当今世界的共识,但创新才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所以,提高整个中华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是(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改革. 开放水平 B.加强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科学文化水平 C.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 D.加强教育创新和科技创新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建立中国共产党. 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 ——习近平2018年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五四运动孕育了伟大的五四精神,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新:1924~1927年,国共两党合作进行了国民革命;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后,党领导多次武装起义,创建多个革命根据地,在全国形成了“?______________”的局面;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3)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建立和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4)20世纪80年代,中国打开封闭的国门,迈出对外开放第一步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什么? (5)20世纪90年代,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______________?经济体制的目标;中共十五大把__________________进党章,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6)2017年10月_________________(会议名称)召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党中央提出许多新提法,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中国梦”,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基于世情党情国情凝聚而成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发挥着强有力的引领作用。 材料二 中共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承担着谋划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1)材料中“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如何实现“中国梦”? (2)“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什么? (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体内容是什么? (4)“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实现“中国梦”两者有何关联? (5)中共十九大召开于历史的紧要关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请归纳中共十九大提出了哪些科学论断。 1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材料二 “凡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 民族. 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 回答问题: (1)材料一是哪位伟人的提出来的?材料二出自我国哪年颁布的什么法律性文件? (2)材料一和材料二充分说明了什么?你能列出几点我们国家从改革开放以来在这方面的重大举措和决策吗? (3)作为你所在的地区的中学生,最近几年你和你身边的同学享受到了党和政府在教育方面的哪些优待政策? 材料三 科技进步. 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请回答: (4)材料三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5 )国家为什么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5AABBD 6-10CCDAB 11-15ADBDD 二. 非选择题 16. (1)爱国主义。 (2)工农武装割据。 (3)国有企业。 (4)建立经济特区。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邓小平理论。 (6)中共十九大。 17. (1)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 人民幸福。走中国道路. 弘扬中国精神. 凝聚中国力量。 (2)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从严治党。 (4)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5)①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定位。②主要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③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18. (1)邓小平. 198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我们国家. 党和政府充分重视教育,尤其重视基础教育。颁布《义务教育法》. 增加了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 实施. 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启动将100所高等学校办成世界一流大学的211工程。 (3)学杂费. 书籍课本费全免。有些家庭特困生还可领到困难补助。 (4 )大力发展教育。 (5 )只有发展教育才能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才能发展社会生产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