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观察与比较》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版2017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自己第3课《观察与比较》。【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感觉器官观察到的信息,可以通过比较、分析等活动,让我们认识周围的事物特征及其变化。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用比较的方法认识事物的特征和变化。。2.能够使用准确的词语进行描述。科学态度目标1.如实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想法。2.愿意在合作中承担自己的工作,并积极参与研究活动。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够创造性地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和角度观察认识事物。【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探究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对事物进行观察和比较,发现事物的不同之处。难点:通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比较事物的不同之处,认识到运用多种感官观察事物的重要性。【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每组3个烧杯分别滴入不同量的酱油,水果若干,仿真水果若干,活动记录单老师准备:一个塑料桶,一只玩具熊,一只玩具兔子,一个塑料杯,一个纸杯,一串钥匙,一把钥匙,真水果和仿真水果若干。【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这是一位小朋友课桌的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你是用什么观察的?眼睛是我们的感觉器官,(板书:眼睛)我们用眼睛观察了这副图里的物品,并比较出它们的不同之处,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观察与比较。(板书:观察与比较)带来了四个闯关活动,在闯关之前问问大家,除了眼睛,你还知道哪些感觉器官?(分别板书:耳朵、鼻子、嘴巴、手)探索闯关(一)-大家来找茬(1)教师出示课本第31页的上面两幅图,请同学们按顺序仔细观察、比较这两幅图,从中找出五个不同点。(2)全班交流,学生说出这两幅图中的五处不同点,教师引导“我通过眼睛看,发现……”回顾总结:刚才我们用哪个感觉器官发现不同点的?(眼睛)我们刚才发现了左图有热气球,右图没有,是事物的有无;还有什么不同?海鸥的数量不同;游泳圈的颜色不同;飞鱼的数量不同;海星的大小不同。闯关(二)-听声音辨物品同学们的眼睛真尖呢!下面我们再来考考大家耳朵的听力怎么样?(1)准备器材:一个塑料桶、一个大熊玩具、一个小兔子玩具、一串钥匙、一把钥匙、一个塑料杯、一个纸杯。(2)活动:两人一组,一名学生选择一个物品从统一高度投入桶内,另一名学生面对屏幕,根据听到的声音,判断是什么物品扔进了桶里。注意:东西被扔进桶里的时候,要统一高度,发出的声音要响亮一点。这个实验可以反复的对比来听,同一小组两人互换。引导学生:“我通过耳朵听,发现这个物品是……”3、闯关(三)-观察并排序(1)活动材料:烧杯、水、滴管、酱油。(2)活动流程:3杯一样多的水,分别滴入不同量的酱油,请同学们按照科学的观察方法进行观察与比较,想一想谁的酱油多谁的酱油少?①小组讨论:想一想你有什么方法辨别出哪杯酱油多?哪杯酱油少?(按颜色深浅、按气味浓淡、按液面高低等等)②大家想出了这么多排序方法,下面我们开始实践: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观察并比较三个烧杯的液体,按酱油量的从多到少排序,并记录在活动记录单上。,xx,k.Com]③学生观察比较之后,四人小组汇报观察结果,并说一说排序的理由。活动记录单:三杯饮用水中分别滴入了不同量的酱油,谁的酱油多谁的酱油少?可以用多少种方法给它们排序?排序理由顺序4、研讨:通过刚才的三个活动,运用感觉器官,我们可以做哪些方面的比较?5、闯关(四)-挑一挑(1)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堆水果,不过,这堆水果当中还有一些仿真水果,看看谁能把仿真水果挑出来?(2)学生分小组进行观察和比较,并讨论用什么方法,可以把仿真水果挑出来?完成科学活动记录单。(3)交流讨论,预设:可以用手摸一摸,真的水果摸在手上凉凉的,而仿真水果没有这个感觉。可以用手掂一掂,真正的水果是有重量的,而仿真水果比较轻。可以用鼻子闻一闻,真正的水果有水果的清香,而仿真水果是没有的。可以用手掐一掐,真正的水果一掐,果汁就会冒出来,而仿真水果掐了也没用。……学生小组汇报,提出自己的辨别方法,并当众验证方法。教师小结:看样子这个问题难不倒大家,大家的方法真是变化多样,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把仿真水果给挑出来了,你们可真厉害。下面谁来说一说,在挑仿真水果的时候,运用了我们的哪些感官?活动记录单:水果辨别方法(感觉器官)理由拓展四个烧杯分别装有温水、白醋、酱油、白糖水。搞混分不清了,有什么方法可以辨认出他们分别是什么液体?研讨并总结同时运用多种感觉器官进行比较,有什么好处?教师小结:同学们,运用多种感官,对事物进行比较和观察,可以对事物有一个更全面、更确切的了解。所以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观察一个事物时,一定要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板书设计】观察与比较看颜色、形状、大小、高矮、粗细等听声音闻气味尝味道摸温度、粗糙程度、轻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