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考复习基础训练(八)《历史与社会》九年级测试卷II(考点30—31、34)—、选择题(每题2分,共52分)1.下列关于我国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我国人口数量大、素质不高,但还未进入老龄化社会②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我国人口出现了负增长③解决人口问题是解决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关键④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有所下降,但人口问题依然十分严峻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2.下列表格是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有关数据,体现出我国人口的特点有 ( )项目 人口总数 2000年以来人口增长率 60岁及以上人口比率 男女比率数据 1370536875 0.57% 13.26% 105:100①人口基数大 ②人口素质偏低 ③人口老龄化 ④男女性别比失衡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3.下列是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反映我国存在的人口问题有( )①我国人口的增长速度减缓 ②我国人口文化素质偏低③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加快 ④我国人口总量大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4.右图漫画“危机四伏”给我们的启示是我国要 ( )①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②保护耕地,对子孙后代负责 ③加快资源开采的步伐,以工业取代农业 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耕地保护让位于经济开发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② D.①④5.2011年11月4日,国家发改委宣布,我国将从2012年10月1日起,逐步禁止进口和销售普通照明白炽灯。结合右图,白炽灯之所以自叹不如节能灯,是因为 ( )①节能灯省电,能缓解我国电力紧张的问题②节能灯不会造成环境污染③使用节能灯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④节熊灯出白帜灯佰官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④6.“嫦娥二号”的任务之一是评估月球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它对我国解决资源问题的重要意义在于 ( )A.改变资源区域分布不平衡的现状B.加强资源的回收利用C.扩展资源的开发范围 D.用月球资源完全替代地球资源7.漫画“因小失大”批评了 ( )A.牺牲环境发展经济的做法 B.忽视区域经济合作日益加强的做法C.贫富差距过分拉大的现象D.只会模仿不会创新的现象8.漫画“观后感” ( )①反映了人们生活水平在提高②说明了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生活③讽刺了一些人法制观念淡漠④警示人们保护生态环境刻不容缓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9.“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理念,推动形成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这里的“国情”主要指我国( )A.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B.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C.资源和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D.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10.右侧漫画“忍无可忍”主要说明 ( )A.文化习俗对人们的环保意识有一定影响B.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利用有很大的难度C.环保设施落后影响了市民素质的提高D.市民应有知耻之心,自觉提高环保素养11.中国国家馆形如“东方之冠”,做到了照明用电全部自给,雨水循环利用;英国馆的“种子圣殿”展示了英国在全球自然资源保护上所处的领先地位……上海世博会这些场馆的设计眉示我们 ( )①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②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③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工作 ④开源节流关键靠科技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12.“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成为当今人们的热点话题。面对流行的“低碳生活”方式,你可以 ( )①垃圾分类安放回收再利用 ②使用环保袋替代一次性塑料袋③人走不关灯保持房间长明 ④出门尽量步行或骑自行车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3.右边漫画对我们的启示是 ( )①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②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③必须集中一切力量大力发展生产力④只要经济搞上去,多消耗些能源没关系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14.下列漫画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15.宁波市第二个垃圾焚烧发电厂——镇海垃圾焚烧发电厂采用先进的循环流化床焚烧发电技术,日处理生活垃圾达800多吨,一年可处理生活垃圾20多万吨,发电1亿多度。用垃圾发电有利于 ( )①减少污染,改善环境 ②提高资源利用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③倡导“绿色、节能、低碳”的理念 ④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16.近年来,我国西南地区、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接连遭受特大旱情,给国家、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旱灾的原因,既有气候等方面的自然因素,也有生态破坏等方面的人为因素。这警示我们要 ( )①尊重自然,保护环境 ②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③崇拜自然,顺从自然 ④综合治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7.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2006年至2010年五年累计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9.1%,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下降12.45%、14.29%。这说明我国 ( )①自觉担负起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②致力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社会 ③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④正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8.目前,宁波市部分中小学已建立部分科目免费教科书循环使用制度。这一做法 ( )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 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④符合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19.如今许多欧洲人正逐渐从“我是法国人”或“我是意大利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能够反映这一观念转变的图标是 ( )20.2009年11月19日,欧盟选出“总统”和“外长”,2009年12月1日,欧盟宪法正式生效,进一步加速一体化进程。以下关于欧盟的洗法,正确的是( )①是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政治、经济集团组织②有利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③是当今世界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④提高了欧洲国家的国际地位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21.2011年10月27 El,为了应对肆虐两年的欧洲债务危机,欧洲推出万亿欧元救市方案。积极组织协调出台这一方案的国际组织是 ( )A.世贸组织 B.二十国集团 C.联合国 D.欧洲联盟22.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下列事件表明中国在2l世纪主动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是 ( )A.重返联合国D.成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加人世界贸易组织D.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3.张老师就某一国际组织给出了以下三个提示。你认为该国际组织是(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联合国 C.世界贸易组织 D.欧洲联盟24.下列有关联合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国际组织②是制定国际贸易规则的地方③是一个区域性的国际政治经济集团组织④在制定国际关系规则方面最具权威性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25.自1992年以来,中国已先后向全球各地派出5000多人次的维和人员。目前,仍有1489名中国军人在全球9个战乱和热点地区执行任务。中国已成为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这表明 ( )A.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军事组织B.国际局势已日趋紧张C.中国已取代美国,主宰国际事务 D.中国为联合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26.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规模最大的经济体;最大的国际组织;最大的国际经济组织,被称为“经济联合国”的各是 ( )A.欧盟;国际联盟;世界贸易组织B.上海合作组织;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C.世贸组织;北约;世界银行 D.欧盟;联合国;世贸组织二、非选择题(第27题12分,第28、30题各11分,第29题“分,共48分)27.(12分)材料一: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材料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苹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提到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目标时指出,到2020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2.4年提高到13.5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5年提高到11.2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09年翻一番。(1)图一显示出的我国人口的哪一变化令我们“忧” (2分)简要说明理由。(2分)(2)图一、二显示出的我国人口的哪些变化令我们“喜” (2分)出现这些可喜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2分)(3)谈谈实现材料二中的目标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4分)28.(11分)感受低碳,探究实践小亮家准备搬进新居,需要购置冰箱、空调等家庭生活用具。小亮和几个同学来到一家电器商店进行考察,下表是他们了解到的相关信息:(1)【展智慧】你认为小亮家应购买哪款冰箱 为什么 (3分)请你用两个具体实例对小亮家其他生活用具的购置提出建议。(2分)(2) 【探究竟】请你谈谈国家对节能产品给予补贴的理由。(3分)(3) 【悟道理】由以上信息及对问题的思考,你能得出哪些发展低碳经济的启示 (3分)29.(14分)2011年的“两会”,备受国人和世界的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回眸“十一五” 】“十一五”规划主要指标实现情况(1)结合表格内容,说明我国“十一五”期间完成上述指标的基本情况。(3分)【热议“十二五” 】两会”期间,网友“心忧天下”和“和谐顺风”在某论坛中争论“十二五”规划中增加“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和“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减少”约束性指标的利弊:(2)针对两位网友的争论内容,请提出你自己的观点,并结合我国的相关国情,运用所学知识,阐述你的观点的正确性。(7分)【践行“十二五” 】十二五”规划规定:“十二五”期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3)面对这些指标,高能耗企业必须积极采取哪些有效的应对措施 (4分)30.(11分)材料一:欧洲的一些国家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十分尖锐的矛盾,一度还成为了战场上的敌人,导致欧洲的分裂。战争带来的深重灾难,引起了人们深思……促使欧洲逐渐走向一体化。材料二:2008年爆发的世界金融危机,使许多欧洲国家的经济陷入衰退和萧条,引发爱尔兰、希腊、意大利等国的债务危机。据新闻报道:2011年10月27日,为避免希腊等国出现债务违约,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决定建立高达一万亿欧元的援助基金,出台向债台高筑的希腊等国提供援助的计划。(1)材料一中“导致欧洲的分裂”是指欧洲历史上发生的什么事件 “欧洲逐渐走向一体化”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2分)(2)“2008年爆发的世界金融危机,使许多欧洲国家的经济陷入衰退和萧条”,这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1分)(3)材料中提到的对希腊进行经济援助的欧盟是一个什么性质的组织 (2分)它的成立对成员国以及世界的发展带来什么影响 (4分)(4)欧洲各国从对立走向联合,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2分)中考复习基础训练(七)《历史与社会》九年级测试卷I(考点25—29)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2分)1.下列反映我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是 ( )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2.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刘少奇称新中国初期实行的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是因为 ( )A.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B.进行了农业合作化运动,农民走上了集体化道路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涨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不同历史时期有过不同的名称,它反映了不同时期特定的时代特征,具有不同的历史内涵。下列军队名称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4.右边图中的现象应该出现在什么时期 ( )A.土地改革 B.“大跃进”运动 C.文化大革命D.改革开放5.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的土地政策经历了四次重大调整,其中使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的是( )A.土地改革 B.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6.右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B.“大跃进”和人民公利:化运动的影响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D.“文化大革命”的影响7.老人依旧清楚地记得那个疯狂的年代:作为学生的他,戴着红卫兵的袖章,四处张贴大字报,批斗所谓的“牛鬼蛇神”……这个年代是 ( )A.“大跃进”时期 B.农村人民公社化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 D.土地改革时期8.时代特点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所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下列名字反映了新中国历史进程,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马文革 ②刘援朝 ③张跃进 ④陈开放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9.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出现了严重的曲折和失误,主要包括 ( )①土地改革 ②“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③文化大革命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④10.下列四幅图片反映了我国在不同时期的重大外交活动,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②④①③ D.②①④③11.下列关于改革开放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战略决策B.改革首先是在农村展开的C.开放是从加人世贸组织开始的 D.它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12.右图反映了1978年以来我国农民家庭人均收人不断增长的变化情况。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完成土地改革 B.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C.掀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3.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和1978年以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共同之处是( )①土地归农民私有 ②土地归集体所有③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④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14.学校准备开展以“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巨变”为主题的展览活动,某学习小组进行相关栏目典型素材的收集,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党的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对外开放——经济特区的建立C.祖国统一——香港澳门的回归 D.对内改革——土地改革的实行15.口号、标语不仅是浓缩的历史,还是影响人们思想观念,引导人们行为取向的有效的鼓动方式之一。下列口号、标语,按提出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②“打倒一切”,“停课闹革命”③“港澳回归,洗雪国耻” 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A.①④②③ B.①②③④ C.③④①② D.②①④③16.被火烧断为两截的元朝名画《富春山居图》,分藏于浙江和台湾。今年5月,大陆将画的前半卷移交给台北故宫博物院进行合并。6月1日,“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在台北拉开序幕,这是该画被分开360多年后首次以完整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这幅名画的历史性合壁( )①说明了两岸同胞血脉相连、文化薪火相传②表明了两岸实现统一已没有阻力③反映了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④表明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A.①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17.右边漫画表明 ( )①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②实现祖国统一是台湾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③祖国统一是人心所向 ④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④18.目前存在的严重阻碍中国和平统一进程的主要因素有 ( )①两岸社会经济制度不同 ②两岸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③“台独”分裂势力的存在 ④某些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19.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坚持 ( )A.“一国两制” B.两岸平等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一个中国原则20.随着《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及其落实,“台湾游”向个人自由行的拓展,两岸形成“大交流”的格局。这一发展态势表明 ( )①“一国两制、和平统一”已成为两岸共识②祖国统一大业将很快完成③实现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④两岸和平发展,最终必将统一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21.某历史学习小组的成员目制丁一把历史年代尺(如右图),展示了中国共产党90年的奋斗历程,与图中标号相对应的内容是 ( )A.①开天辟地 ②新中国成立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④澳门回归B.①开天辟地 ②新中国成立 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④香港回归 C.①红船起航 ②遵义会议 ③改革开放 ④香港回归D.①生死攸关 ②三大改造 ③粉碎“四人帮” ④澳门回归22.下列有关当今世界格局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B.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左右世界局势的发展C.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 D.冷战结束,世界格局正朝多极化发展23.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维护人权的旗号轰炸南联盟;2011年3月19日以来,美国同英、法等西方国家连续对利比亚实施空袭。这充分说明 ( )A.美国是国际人权卫士 B.霸权主义是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C.美国取代了联合国的主导地位 D.美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主力24.2011年5月2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称,“基地”组织领导人拉登之死是“国际反恐斗争的重要事件和积极进展”。这说明 ( )A.恐怖主义是威胁世界和平的唯一根源B.当今时代的主题是战争与和平C.恐怖主义是当今国际社会的公害D.全球恐怖主义活动已被彻底消除25.2011年4月14日,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等金砖国家领导人相聚中国海南,共商五国合作发展大计,并就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交换看法、阐明主张。这反映了 ( )①金砖国家已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 ②加强南南合作,推动世界经济发展③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6.中非合作论坛成立十年来,中国政府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增加对非洲的援助,减免非洲债务,扩大贸易投资。这说明中国 ( )①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 ②已是当今世界的发达国家③积极推进南南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④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非选择题(第27题“分,第28、29题各12分,第30题10分,共48分)27.(14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肩负民族复兴重任,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艰难探索,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三: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简表。1978 1992 2002 2010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624 20370 102398 421368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支配收入(元) 343.2 1826 7073 28762(1)依据材料一,为改变落后状况,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结果怎样 (4分)(2)依据材料二,我国1957—1962年粮食人均产量发生了什么变化 导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分)(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 发生巨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分)(4)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3分)28.(12分)一首红歌,记录一段峥嵘岁月;一首红歌,象征一面光辉旗帜。为了迎接和庆祝中国共产党九十华诞,某校团委决定举办《唱响红歌颂党恩》活动,邀请你伴着红歌旋律一同参与。【红歌诠释征程篇】(1)与右边歌词相应的史实有哪些 (写出两例即可,2分)【红歌演绎史诗篇】(2)根据下列歌词和所学知识,完成表格。(4分)难忘开国大典的礼炮,激荡了亿万人的热血。难忘那场春风化雨,滋润了大江南北。难忘那回归盛典的升旗,激起了亿万人的热泪。——歌曲《在灿烂的阳光下》【红歌宣传感悟篇】(3)右图是校团委未制作完成的一张红歌宣传海报,请你将年代和主题补充完整。(2分)(4)请你选唱两首红歌,写出歌名。(2分)(5)你认为唱响红歌有什么现实意义 (2分)29.(12分)美国著名的《TIME》(时代周刊),以独特的视角记录着历史的发展脚步。 中国是时代周刊一直关注的对象,中国人也多次出现在其封面上。(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认为毛泽东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理由是什么 (4分)(2)材料二标题中“新时代”指的是哪个时代 为什么说邓小平是“新时代的形象” (4分)(3)根据材料三,西方国家对中国充满疑虑,请你通过举例并说明理由,打消西方国家的疑虑。(4分)30.(10分)材料一:读浙江与台湾位置图。浙江与台湾隔海相望,地缘相近。2008年两岸实现“三通”后,两地海空直航,来往便捷频繁,联系日益密切。材料二:2010年6月29日,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第五次领导人会谈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两岸经贸关系从此开启投资双向化、形态多元化、产业链合作化的新模式,形成两岸“大交流”的格局。(1)台湾位于浙江的 方向,两地相隔 海相望,都受 气候的影响。(3分)(2)下面是宁波网友“四明客”与台湾网友“日月潭”的聊天记录,阅读并回答问题。(3)随着《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两岸“大交流”格局的形成,请你展望两岸未来发展的前景。(2分)中考复习基础训练(七)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C A C B C B C B B C C D D D A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答案 A A D D D B B B C C C二、非选择题(第27题“分,第28、29题各12分,第30题10分,共48分)27.(1)1953年至1957年实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2分)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2分)(2)下降。“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3分)(3)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分)主要原因: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2分)(4)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制定政策必须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等。(3分)28.(1)中国共产党成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遵义会议;革命圣地延安。(两点即可,2分)(2)A:春风化雨。B:回归盛典。C: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或新中国的成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中国人民站立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等)。D:是中国人民洗雪百年国耻的盛事,是“一国两制”的首次伟大实践。(4分)(3)年代:1921—2011年。(1分)主题:《唱响红歌颂党恩》歌咏会;光辉历程红歌会;庆祝中国共产党九十华诞红歌会川吕响中国等。(一点即可,1分)(4)《松花江上》、《在希望的田野上》、《春天的故事》等。(2分)(5)热爱党和祖国;唤起红色记忆;勤奋学习,热爱生活;牢记革命传统;得到艺术享受;净化自己的心灵等。(两点即可,2分)29.(1)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使中国人民站立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4分)(2)改革开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或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2分)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正是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得到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获得前所未有的提高。(2分)(3)中国海军赴索马里护航;中国减免非洲部分国家的债务;中国为战胜世界金融危机作出重大贡献等。(2分)说明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2分)30.(1)东南(或南) 东海 亚热带季风(3分)(2)①台湾是“我们国家”的说法是错误的。(1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不是一个主权国家。(2分)②两岸“大交流”使两岸联系更加密切,有利于增进两岸人民的友谊、感情,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实现两岸共同繁荣;有利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2分)(3)两岸联系更加融合密切,共同发展,最终实现和平统一。(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