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观察与比较》教学设计学科:科学年级:二年级《观察与比较》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教科版二年级小学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我们自己》第3课(1课时)。二、教材分析本课是让学生在识别眼、耳、鼻、舌、皮肤五种感觉器官的基础上,利用这些感觉器官进行观察与比较。本课主要有两个活动:1.找不同和听声辨物,这是利用单一感觉器官进行观察的活动。2.给不同浓度的溶液排序和挑选仿真水果,这两个活动以阶梯渗透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同时运用多种感官进行比较。本课的重点放在科学的观察和同时运用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观察与比较,为以后学习相关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三、学情分析通过课前对学生的调查和访谈发现,学生对用眼睛观察事物有很广泛的认知。但是,很少有学生能够意识到利用其他的感觉器官也可以进行观察,他们在进行比较的时候也没有意识到是多种感官参与的结果,往往只是把结果归功于某一种感觉器官。综上所述,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建议重点强化“到底有多少个感官参与比较活动”。四、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感觉器官观察到的信息,可以通过比较、分析等活动,让我们认识周围的事物特征及其变化。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用比较的方法认识事物的特征和变化。。2.能够使用准确的词语进行描述。科学态度目标1.如实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想法。2.愿意在合作中承担自己的工作,并积极参与研究活动。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够创造性地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和角度观察认识事物。五、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利用感觉器官进行事物之间不同之处的比较,探索事物的本质特征。难点:通过实验体会同时运用多种感觉器官可以更精准、更全面地进行比较。六、教学准备:课件、学习记录单、真水果2个,仿真水果1个、三杯不同溶液等。七、教学过程:(一)视频引入课题1.播放五官儿歌,思考我们之前学过的感觉器官有哪些?。2.今天继续利用身体的感官,在观察与比较的过程中发现事物更多的特征。(板书:观察与比较)(二)探索1.第一关火眼金睛(1)比较屏幕上的图找不同。(2)学生汇报观察结果。(3)教师总结。2.第二关听音辨物(1)活动。(2)学生汇报倾听结果。(3)教师总结。3.第三关排序探秘(1)根据颜色深浅给液体排序。(2)学生汇报观察结果。(3)根据气味浓淡给液体排序。(4)学生汇报实验结果。(5)教师总结。4.第四关精挑细选(1)进行仿真水果辨别活动。(2)学生汇报观察结果。(3)教师总结。(三)总结归纳在今天的科学课上,你有哪些收获呢?八、板书设计观察与比较:颜色:声音:气味:软硬、轻重:味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