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7.1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下列对邓小平这段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经验
B.要注意学习借鉴外国经验
C.要吸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
D.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理论贡献是( )
A. 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 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分三步走的战略
C. 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D. 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写进党章
3. 1992年1月29日,小平南巡途经顺德,视察了以“容声冰箱”闻名遐迩的原珠江冰箱厂。小平在听完原顺德县以及珠江冰箱厂的发展情况汇报后,当即给予了肯定和鼓励,并发表谈话说:“我们的国家一定要发展,不发展就会受人欺负,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的“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针对( )
A.资产阶级自由化 B.姓资姓无的问题
C.“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D. 姓资姓社的问题
4. 党的 “十五大”通过的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是 ( )
①马克思列宁主义 ②毛泽东思想 ③邓小平理论
④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⑤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⑤
5. 如图的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
?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
6. 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报告的是( )
A.邓小平 B.江泽民
C.胡锦涛 D.习近平
7. 201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其中,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要( )
A.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
B.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两番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8.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强调,要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同时强调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是( )
A.全面从严治党 B.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
C.加强文化建设 D.不断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9. “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为此中国共产党确立的奋斗目标是( )
A.“四个全面”战略 B.“实现共产主义”
C.“两个一百年” D.“三步走”战略
10. 中共十九大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的是( )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1. 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其发明者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这位发明者是(  )
A.邓稼先 B.袁隆平
C.钱学森 D.焦裕禄
12. 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军队科技工作者始终强国壮志,铸国防利器,挺起了大国军队的脊梁。国防科技由“跟踪发展”向“并驾齐驱”转进。材料强调了( )
A.科技工作者是大国脊梁
B.国防水平要向现代化发展
C.人才培养是国防进步的关键
D.国防科技水平有助于提高国际地位
13. 1980年,我国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划海南岛为经济特区;1992年,决定开放内地部分省会城市、沿江沿边城市;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3年,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以上史实主要说明了我国(  )
A.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B.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C.体制改革走向深入 D.扩大开放融入世界
14. 全球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旨在为亚洲国家的基础设施提供资金支持的机构是(  )
A.“一带一路”发展基金 B.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C.金砖国家开发银行 D.亚洲货币基金组织
15.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第71届联合国大会主席认为是“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唯一未来”。作为这一理念的倡导者,中国在全球政治、经济、安全等各个领域踏实行动: GZO 杭州峰会上,中国首次全面阐释全球经济治理观;“一带一路”倡议,为全世界共享合作红利打开了前所未有的窗口 … … 中国付出的努力,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共鸣和认可。中国倡导的理念及付出的行动(  )
①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②是以中国跻身世界主导力量为目的
③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④凸显了中国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87年,邓小平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材料二 200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江泽民在会上作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 面》的报告。在这次大会上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材料三 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992年10月 召开的中共十四大,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当前,我国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 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提供了新的契机。
(1)材料一中提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其内容是什么?
(2)材料二中提到了“三个代表”思想,请说出这一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说明“邓小平南方谈话”有什么影响?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建设“一带一路”符合我国的哪一基本国策?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党中央提出许多新提法,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中国梦”,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到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基于世情党情国情凝聚而成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发挥着强有力的引领作用。
(1)材料中“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如何实现“中国梦”?
(2)“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什么?
(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体内容是什么?
(4)“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实现“中国梦”两者有何关联?
(5)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是什么?此种形势下如何保障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推进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设立经济特区是一个重大的突破。1980年,国家首先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这四个经济特区毗邻香港、澳门,与台湾隔海相望,历史上有出海谋生的传统,在海外拥有众多的华侨、华裔,便于发展外向型经济。
材料二 深圳在建设经济特区的过程中,创造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深圳特区最早“出租土地”;最早“预售商品房”;第一个推出“招标投标”方案;最早建立“劳务市场”“原材料市场”,还有当时人们知之甚少的“金融市场”“期货市场”“信息市场”“人才市场”等。
材料三 中国的GDP从1978年的2683亿美元猛增到2010年的5.879万亿美元,30余年间增长了20余倍,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2017年1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74.41万亿元,同比增长6.7%。
(1)材料一中深圳、珠海是在哪个省设立的经济特区?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将四个经济特区设立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的主要原因。四个特区中哪个特区在近现代史中都是第一批开放的?
(2)材料二深圳创造多项“全国第一”靠的是什么精神?根据所学知识,说说经济特区在对外开放格局中的地位及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3)材料三中1978年至2016年我国GDP的数据变化说明了什么?请你为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DBDAD 6-10CCACD 11-15BCDBB
二、非选择题
16.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2)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进一步解放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4)对外开放
17. (1) “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2)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4)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5)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我国应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保障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18. (1)广东省。这四个经济特区毗邻香港、澳门、台湾,便于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出海谋生的传统;在海外拥有众多的华侨、华裔,便于发展外向型经济。厦门。
(2)作用:在加强对外贸易,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推进改革,带动沿海和内地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示范作用。
精神:开拓创新,敢为人先。(意思相近即可)地位: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实验场。(3)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完善市场机制,加强宏观调控。(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