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1学年第二学期吴兴实验中学九年级月考一历史与社会试题卷友情提示:1.全卷分试题卷(卷Ⅰ、卷Ⅱ)和答题卷,试题卷共27题。试题卷的答案必须全部涂、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2.全卷满分80分,考试时间80分钟。全卷实行开卷考试。卷 Ⅰ一、选择题(本题有22小题,其中1-10题每题1分,11-22题每题2分,共32分。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地图的“语言”非常丰富,但最基本的“语言”有三个,以下不属于最基本语言的是A 方向 B 经纬网 C 比例尺 D 图例和注记2.我国珠江流域与西亚一带纬度大体相当,但西亚是一派沙漠景观,珠江流域却是绿野相连,城市和人口密集,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 纬度 B 海陆分布 C 季风 D 地形3、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组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整体,其中关键因素和实质分别是A.发展问题 人口问题 B.人口问题 环境问题C.资源问题 环境问题 D.人口问题 发展问题4. 现在,很多欧洲人从“我是法国人”或“我是德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能够反映这一观念转变的标志是( )2011年10月5日,两艘中国商船在泰老缅三国交界的湄公河流域遭到不明身份的武装分子袭击,造成12名中国船员死亡,1名中国船员失踪。中国领导人对多名中国船员在湄公河遇袭身亡事件高度重视,要求中泰双方和有关国家尽快彻查事件,将凶手绳之以法。目前中泰正在对湄公河流域遇袭中国船只进行共同勘查,争取尽快破案。据此回答5-6题。5. 材料反映了当今世界存在的问题是A.霸权主义 B. 和平问题 C. 发展问题 D. 资源问题6.中国政府联合工作组抵达泰国对遇袭船只进行现场勘查。这体现了:①中国政府执政为民,珍视每一位同胞的生命 ②中国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国家 ③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重要贡献 ④中国已成为世界军事强国,可以主宰国际事务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7.“金榜题名”“名落孙山”与我国古代实行的 ▲ 有关A.三省六部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察举制8.《权利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停止法律的实施或废除法律;未经议会准许,国王不得随意征税;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建立常备军;议会选举自由;议会应时常集会等。材料表明的政体曾在近代中国的一场救国运动中被效仿,这场运动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读右图(我国地理区域分界线图),回答9—10题。9.下列关于地理区域分界线描述不正确的是 ▲A.A线是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分界线B.B线是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C.C线是我国的人口分界线黑河—腾冲线D.D线是我国南北方分界线10.下列关于右图说法正确的有 ▲①A线以西分布着我国的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②A线和B线之间分布着我国著名的三大高原和三大盆地 ③B线以东的地形主要以平原、丘陵为主④浙江省位于D线以南,位于我国的第一阶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右图是我国某省的轮廓图,下列对该省的描述正确的是①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②发生过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③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④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旱田作物A.①②④ B.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12.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是A.把土地无偿分给农民,开展土地革命 B.成立人民公社C.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3.“不折腾”是当年的流行语之一。下列史实中,属于“折腾”的是:①抗美援朝战争 ②社会主义改造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 文化大革命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011年11月3日至4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六次峰会在法国戛纳举行。各方在峰会上承诺继续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稳定金融市场,促进经济增长,加强全球经济治理,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世界经济复苏势头。此次峰会取得总体积极平衡的结果。回答14—15题。14、各国领导人齐聚峰会,共同研究世界经济发展问题①表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②说明各国之间没有分歧③体现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④有利于在合作中实现共赢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15、胡锦涛主席在会上发表了题为《合力推动增长 合作谋求共赢》的重要讲话,中国声音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说明我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②体现了我国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③根源在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④表明我国已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十一五”前四年,累计分别淘汰落后产能炼铁 炼钢 焦炭 水泥 造纸2110万吨 1640万吨 1809万吨 7416万吨 150万吨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5.61%16、读下边表格,我国在十一五期间,淘汰落后产能,使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5.61%。此举①表明造纸、水泥等高能耗产业必须予以取缔②表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决心③有助于实现科学发展,协调发展④有助于引导和激励企业调整产业结构A.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 D. ②③④17.改革开放30多年,是中国历史上国家面貌变化最大,综合国力增强最快,人民生活改善最多,建设成就最辉煌的时期。“致富思源”,这一切都源于:①我们进入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②我们恢复了马克思主义路线③我们确立了单一的公有制经济模式 ④我们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8.下列历史事件前后有直接联系的是①《权利法案》的颁布→君主立宪制的确立② 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开始走向整体③《独立宣言》的发表→华盛顿当选美国历史上第一任总统④ 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转折点A.①②③ B. ①③④ C.②③④ D. ①②④19.统计图表能帮助我们分析历史。从下表中我们可以分析得出的结论有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情况比较表项目名称 参战国(个) 卷入人口(亿) 参战人员(亿) 伤亡人员(亿) 直接经济损失(亿美元)第一次世界大战 30多 15 0.7 0.3 1805第二次世界大战 60多 20 1.1 1.9 40000①战争是人类文明的浩劫 ②两次战争都引起了世界的剧烈震荡③两次战争都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④和平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20.下列对张骞通西域的历史贡献表述不正确的是A.为丝绸之路的开辟提供了条件 B.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C.推动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 D.是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21.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在于A.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改变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22.西藏自古是我国的领土,历代中央政府十分重视对西藏的管理。清朝时朝,为有效管理西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①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 ②平定天山南路回族贵族的叛乱③在西藏设立西域都护府 ④确立对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011学年第二学期吴兴实验中学九年级月考一历史与社会答题卷2012.2题 次 选择题(1—21题) 非 选 择 题 总 分22题 23题 24题 25题 26题得 分阅卷人一、选择题(1—10题每题1分,11—21题每题2分,共32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答案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卷 Ⅱ二、非选择题(共5题,48分)23. 【走进新疆】(9分)新疆地处我国西北部,那里有浓郁的西域风光和奇特的民族风情。让我们一起走进新疆。图1新疆地形图 图2四季牧场 图3水利工程(1)结合已学知识,查阅相关地图,填写图1中的A是 山脉;B是 盆地。新疆主要属于 气候类型。(3分)(2)新疆当地人们利用他们的智慧创造了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请你结合图2或图3(任选一幅),简要说明新疆人民是如何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来合理安排他们的生产、生活的?(4分)(3)上述区域的生产、生活体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什么原则?(2分)24.【感悟历史 探索奋进】(11分)屈辱历史:1840—1919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近代史上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被迫开放,日趋衰弱。有识之士救亡图存。峥嵘岁月:1919——1949年中华儿女积极探索,摸索新的发展道路。见下图年代尺。辉煌历程:1949——1978年是一段上下探索、自我革新的历史;1978—2009年中国“大转变、大开放、大跨越”的30年,是中国发展最快、活力最强的30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在峥嵘岁月中,标志开天辟地的大事是 ;我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 ;从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是 。(3分)(2)中国共产党在峥嵘岁月里的奋斗目标是什么?最终找到了一条什么道路来实现此目标?(4分)(3)屈辱历史中的“被迫开放”和辉煌历程中的“大开放”对中国社会发展进程分别有何不同影响?(4分)25.【民族融合 民族团结】(10分)材料:中华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各个民族之间相互学习,吸收优点,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民族融合是是多民族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必然发展趋势。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列举我国北魏和宋元时期农耕与游牧文化交融的典型事例及其意义。(8分)(2)为了加强民族团结,实现民族繁荣,古代唐朝和当前我国政府各采取了怎样的民族政策,请各举一例。(2分)26、【国共合作 期盼统一】(8分)材料一:阅读下列图表。材料二:图一:国民党一大会场 图二:国共第二次合作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从材料一中的图表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2分)(2)材料二中图一代表们最终确定的重要内容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2分)(3)材料二图二确立的统一战线的名称是什么?它的建立有何意义?(2分)(4)材料一所处的我国当时的国情是怎样的?要实现“第三次握手”的政治基础是什么?(2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0分)材料一:滇池自古被誉为云贵高原的一颗明珠。但是近年来,这颗明珠日益失去色彩,明珠变成了“乌珠”,据云南省政府的信息,滇池若还原到原来的良好状态,其费用需要几十亿元人民币。但是,若不治理,又给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造成了极大的影响。(1) “现象在水里,根子在岸上”是人们对滇池出现今天这种状况原因的注释,请说出你对“根子在岸上”的理解。(1分)(2)依据材料,请你说说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有什么关系?(4分)材料二:2011年7月29日,中国科学院发布《中国科学发展报告2011》,对我国29个省区市的GDP的发展质量进行排序。本次排序是中国首次为GDP发展质量进行排序,这对改变以往以GDP为导向的政绩考核体系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报告显示,我国东部地区省市整体靠前,北京、上海、浙江位居前三,而西部省份整体靠后,贵州、甘肃、宁夏位居后三。(3)材料中提及我国首次为GDP质量进行排序,符合我国哪一大战略?(1分)(4)从资源和环境国情的角度说说为什么在强调GDP的同时,还要注重GDP发展的质量?(4分)2012年初三社会考试答案一、选择题(22小题,共32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D A B A C B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答案 C B D C A D A B C A B二、非选择题(共5题,48分)23.(9分)(1)天山 塔里木 温带大陆性 (3分)(2)图2哈萨克牧民利用天山的草场资源,四季放牧(转场);图3利用坎儿井,种植庄稼和栽培果树,发展绿洲农业。(4分)(3)因地制宜 (2分)24.(11分)(1)中国共产党成立或中共一大的召开 ;遵义会议 ;抗日战争的胜利。(3分)(2)中国共产党在峥嵘岁月里的奋斗目标是对内打倒军阀,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实现民族独立,把中国统一成真正的民主共和国。(答反帝反封建给1分)(2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2分)(3)“被迫开放”: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 “大开放”:中国从此进入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新时期。(2分)25. (10分)(1) 北魏孝文帝进行一系列改革,废除鲜卑族的旧俗,主动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回答北魏孝文帝改革即可给2分);意义:适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鲜卑族人积极学习和吸收中原地区汉族地区的先进的文化,大大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2分)宋朝,辽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统治汉人,同时注意革除北宋赋役繁重的弊端,减轻人民负担。契丹、西夏文字的字形结构与汉字相似。(2分)意义:农牧文化的交融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为实现国家的最终统一奠定了基础。(2分)(2)唐朝:唐太宗对各少数民族一视同仁(1分);当前: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实施西部大开发;设立喀什经济特区等。(写出其中1点即可给1分)。26. (8分)(1)台湾自古以来是我们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分,国家统一是历史潮流,符合中华民族根本利益也可)。(2) 确定国共合作,共同领导国民革命运动(1分)。目的:打倒列强,消灭军阀,实现全国统一(1分)。(3)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分)是中华全民族抗战能够实现并最终取得胜利的保证(1分)。(4) 我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一个中国原则(1分)。27.(10分)(1)“明珠”变“乌珠”是因为是人类生活、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未经处理排入水体造成的;或人为原因造成的。(2分)(2)保护好环境能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保护好环境就能增强投资吸引力和经济竞争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不能把环境保护同经济社会发展对立起来;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写出两个方面即可得4分)(3)可持续发展战略(1分)(4)因为我国资源人均占有量少;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资源利用率低、浪费损失十分严重;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比较严重;注重GDP发展质量有利于我国向少用资源、少牺牲环境的平衡健康的方向发展(或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4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试场__________座位号________BA五四运动中共一大遵义会议抗战胜利新中国成立南昌起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