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不同材料的餐具教材分析《不同材料的餐具》是教科版二年级上册《材料》单元的第二课时。本节课以四类典型材料制成的餐具为主线,多方位观察四类典型材料,并以游戏的方式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材料是具有一定特性的物品,材料的不同特性决定了材料的不同功能。本课教材由四部分组成:一、聚焦,思考如何知道四种典型材料的个子特点。二、探索,运用眼、耳、手、鼻等多种感官观察这四类典型材料的特点,在观察基础上以游戏的方式强化对材料特点的认识,并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三、研讨,分析四类材料制成的餐具的优缺点,将材料的特点与现实功能联系起来。四、拓展,调查了解身边其他由多种材料制成的物品,帮助学生将本节课所学知识迁移到生活中的物品和其他材料,渗透材料的不同特性决定了材料的不同功能。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已有一些生活经验,对于一些常见材料有了大概认识,经过前一课时的学习能正确指认出金属、陶瓷、塑料、木四种常见材料,已经有能力用各种感官和方法观察身边的材料。能用一些词汇来表述材料的特点。仍有部分学生会将“材料”的特点与“物品”的特点混淆,也就是还未在本质上理解什么是“材料”。课设计主要意图:通过适合低段儿童的情境创设和游戏导入,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通过环环紧扣、层层推进的环节设计帮助学生梳理认知,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通过观察交流汇报等环节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不同的材料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根据材料的特点通常可以判断材料种类。2.同种物品可以由不同种类的制成。科学探究:1.运用多种感官观察生活中的常见材料。2.使用科学词汇初步描述常见材料的特点。科学态度:1.积极投入观察活动,及时记录。2.学会与同学分享和交流。3.能实事求是地描述观察到的特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体会到人们根据不同的需求来选择材料制造物品。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多种感官观察材料的特点,用科学词汇描述材料的特点。教学难点:进一步辨识物品和材料,将材料的特点与现实功能联系起来。教学准备:金属、木头、塑料、陶瓷的碗和勺子各若干套,放大镜,不透明盒子,班级记录表课前谈话:用出示特征词汇的方式层层筛选认识一到两个小朋友,拉近距离。一、猜一猜游戏导入1.表扬刚才表现好的小组并点赞。出示小助手的礼物。请学生初步猜一猜。2.问猜测理由3.小助手提示:(1)它是一种餐具,(课题部分呈现)口是圆形的;(2)看上去它会有反光。(3)用手摸一摸很光滑,按一按感觉比较坚硬(4)如果我用手指去弹一弹,它发出的声音是清脆的。4.听了小助手的提示,你能猜出它会是什么材料做的呢?用过渡语转移到下一环节。二、观察比较不同材料的餐具1.老师从超市里找来了这些碗。这是什么材料做的呢?(课件)课题补充完整。2.交流观察方法。(根据学生的反馈灵活呈现各种方法)3.观察要求(课件文字出示):(1)小组内至少选择2种进行观察(2)用上科学词汇描述它的特点,由组长记录到记录单上(3)完成后整理好材料,准备交流。4.请材料员来领取材料和记录单,分组观察与记录5.交流与汇报(教师提前准备好板贴):说明汇报要求,根据学生汇报补充班级记录表依次完成四种材料的整理。6.小结:通过我们的观察,我们发现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点(板贴),现在我们再来猜猜里面是哪种材料的餐具呢?你为什么这么认为?7.没猜对的也不要灰心,我们还有一场比赛,比较判断两支勺子的材料。请学生说明判断的依据。三、比较不同材料的优缺点1.(课件出示四套餐具),你喜欢哪一种呢?不想选的会是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2.点评,总结。四、拓展课后去调查一下身边的物品(课件出示空白图2),并想一想这些物品为什么选用这种材料,以后的科学课上我们再作交流。班级记录表的后续记录要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