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试卷基本结构 科目 科学 题型及题号 1、选择题1-20(共60分) 2、填空题21-26(共26分) 3、实验探究题27-32(共42分) 4、解答题33-37(共32分) 题量 37题 总分 160分 各模块知识分布 模块 题号 考点 物理 5 物理量的估算 11 固体压力、压强的比较 14 惯性 15 光的折射 17 电磁铁、右手螺旋定则 18 物态变化 25 安全用电 26 功的计算、内能计算、能量守恒 30 测小灯泡额定电功率实验 31 弹簧长度与拉力关系实验 33 电路电功、电功率计算 34 密度公式、杠杆计算 35 浮力计算 化学 1 物质的变化、性质、分类 2 微粒结构模型 10 化学基本实验操作 13 溶液 16 实验现象与结论的叙述 19 酸碱反应 23 碳减排的转化过程 24 锌与硫酸反应微观过程 28 粗盐提纯的反应流程 29 氢气还原氧化铜 36 磁铁矿冶炼的含杂质问题计算 生物 3 免疫 4 健康 6 茎的输送 7 生物的分类 8 营养繁殖 21 呼吸、温度的调节、眼 22 免疫、健康生活 27 光合作用 地理 9 板块 12 地球绕日公转 综合 20 科学中的数学方法 32 龋齿 37 自然界中的氮循环 对比 模块 2021 2020 2019 2018 物理 59 59 59 59 化学 44 44 46 44 生物 31 31 39 31 地理 6 6 6 6 综合 20 20 10 20 试卷综合分析 2021年中考科学试卷保持相对稳定,较全面地考查科学学科核心素养,突显学科育人价值,试卷整体难度较小。 试题以核心素养为目标,对科学学习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进行考查突出设计实验、表达交流等科学探究能力;着重在解题过程中应用科学思维;体现科学态度。 试题命制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试题命题的素材主要源自教材中的文本、图片、活动、实验、课后练习等不随意拔高,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在实验探究中考查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数据分析处理的能力、得出结论的能力等。引导今后的教学要关注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分析与论证、评估与反思、交流与合作,引导学生重视证据,对科学现象进行解释,更要求学生认真完成课本的每一个活动、实验与探究。 试题高度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以及当代重大课题。体现在试题中的“新冠肺炎”疫情、毒品危害、预防龋齿、空心树等生活化背景;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分析、资源化利用二氧化碳,以及人工制氮与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背景。 随着科学试卷整体难度下降,对知识的要求降低,能力的要求提升,综合的科学将更突显其生命力。科学的综合并不是局限于拼盘式知识的整合,更应关注学科内的知识与能力的整合、学科间科学方法与科学思想的融通。试卷以科学方法、预防龋齿、氮循环为主题,在命制中尽量以主题为引领,跨学科核心概念为支撑,倡导综合理科教学。 1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