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八单元 19世纪中后期的近代中国 同步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这一条款出自(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B.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3. 1861年,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怒斥了“文明人”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在我们的眼里,中国人是野蛮的,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信中“文明人”指什么人?( ) A.英法联军 B.八国联军 C.法国军队 D.英国军队 4. 如图是清朝的一座皇家园林遗址,在一场战争中被焚毁。这场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 清政府同西方侵略势力公开勾结,镇压中国人民开始于( ) A.第一次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前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6. 在电影《甲午风云》中,可以看到下面哪个历史人物英勇杀敌的光辉形象( ) A.戚继光 B.林则徐 C.关天培 D.邓世昌 7. 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多次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A.《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南京为通商口岸 B.《天津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C.《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辛丑条约》——清政府赔款白银二亿两 8. 反帝爱国运动____运动,使欧美列强感叹中国人“含有无限蓬勃生气”,并认为“世界所有国家中,中国是最不宜瓜分的”。( ) A.太平天国 B.义和团 C.反割台 D.三元里抗英 9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腐朽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下列哪一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0. 19世纪80年代,中国的福建、广东、南洋和北洋等海军初步建成。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A.走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 B.近代海防意识的增强 C.阻止了民族危机的加剧 D.与世界市场联系紧密 11. 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主要表现在( ) A.编成《海国图志》 B.创办近代企业 C.兴办新式学堂 D.结束封建帝制 12. 下面不属于洋务运动的作用的是( ) A.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B.引进外国先进技术 C.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D.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13. 1895—1898年,梁启超主笔的《时务报》在15个省和国外设有分销处67所,销量过万。这表明( ) A.维新思想广泛传播 B.三民主义思潮兴起 C.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D.文学革命应运而生 14.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是戊戌六君子中哪位在就义之前说的( ) A.谭嗣同 B.康有为 C.梁启超 D.杨锐 15.?维新变法运动时开办的京师大学堂(下图),不仅是当时全国最高学府,同时也兼具当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的职能。它是今天我国哪所著名大学的前身:( ) A.南京大学? B.天津大学? C.清华大学? D.北京大学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位英国人也说:“‘奴隶贸易’比起‘鸦片贸易’来,都要算是仁慈的。我们没有毁灭非洲人的肉体……没有败坏他们的品格、腐蚀他们的思想,也没有毁灭他们的灵魂。可是鸦片贩子在腐蚀、败坏和毁灭了不幸的罪人的精神存在以后,还杀害他们的肉体……” ——马克思《鸦片贸易史》 材料二 圆明园由圆明、长春、万春三园组成,是清代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它综合了中西建筑的精华,举世闻名。园中收藏了不计其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1860年,英法联军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然后纵火烧毁。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升腾的浓烟弥漫北京城上空,遮天蔽日,久久不散。 材料三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政府的禁烟活动成为西方国家挑起哪一战争的直接原因。 (2)材料二反映了列强的什么本质?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出沙俄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是哪一个条约。沙俄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一共割占我国多少领土? (4)近代中国,领土主权屡遭破坏的根源在哪里?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战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材料二 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号《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 材料三 见下图 (1)材料一中“我办了一辈子的事”是指李鸿章参与的什么运动?这场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有何地位? (2)材料二中的“三民主义”是哪一次革命运动的指导思想?材料三中这份刊物的诞生标志着什么运动的兴起? (3)回首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你有何感悟? 18. 阅读下面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中,国人首先是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战争证明光学技术不好使,同样的洋枪洋炮就干不过小日本,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就更大了,君主立宪也好,民主共和也罢,这么好的制度怎么拿来中国就变样呢……后来国人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于是开始学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 ——《袁腾飞说中国历史》 (1)材料中的学技术、制度、思想分别指近代史上的哪些历史事件?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些历史事件对近代中国产生哪些共同的积极影响。 (3)中国近代化起步的特点是什么? (4) 学了“近代化起步”这个单元,你有什么认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ADABC 6-10DCBDB 11-15BCAAD 二、非选择题 16.(1)鸦片战争。 (2)野蛮、凶残、贪婪的本质。 (3)条约:《瑷珲条约》。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4)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 17. (1)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3)感悟:①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 ②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 ③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18. (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2)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有利于缩短与世界的距离。 (3)由表及里,层层推进。 (4)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改变不了中国的命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