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同步单元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同步单元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同步单元练习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大国崛起?英国》中写道:“一位英国棉纺主从他在伦敦的经理人那里得到这样的信息:‘无论你能生产多少平纹布,好的次的我们都要。’‘你必须想办法发明,在工业中你们大有可为……’这条信息告诉我们,棉织品的市场需求极其巨大,因此工业革命从□□□开始是不足为奇的。”“□□□”应该是(  )
A.蒸汽机 B.运输业
C.纺织业 D.重工业
2. 有学者指出:在手工工场中,是工人利用工具;在大工厂中,是工人服侍机器。工业革命促进了手工生产到大机器生产的飞跃。到19世纪中叶,大机器工厂基本取代了手工工场。这一“飞跃”在生产领域最显著的作用是( )
A.提高了生产效率 B.实现了思想解放
C.加剧了贫富分化 D.解放了人类双手
3. 在大英博物馆图书馆,马克思撰写了很多重要的著作和论文,其中影响巨大的杰作之一是( )
A.《资本论》 B.《莱茵报》
C.《人权宣言》 D.《马赛曲》
4. 《共产党宣言》中写道:“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可见“他们”夺取政权的方式是( )
A.暴力革命 B.议会选举
C.民主改革 D.和平演变
5. 美国领土不断扩张成为东临大西洋. 西濒太平洋的大国是在( )
A.18世纪初期  B.18世纪中期
C.19世纪初期 D.19世纪中期
6. 美国历史学教授詹姆斯·麦佛森说:“如果这个国家可以分裂为两个,就可以分裂成3个. 4个. 6个. 12个,林肯政府发动战争的理由是,南方违背了国家的统一,违背了宪法和多数人统治的原则。”这段话表明美国南北战争的目的是( )
A.废除黑人奴隶制 B.废除封建农奴制
C.维护国家统一 D.建立世界霸权
7. 俄国正式采用“沙皇”称号,强化专制统治的是( )
A.伊凡四世    B.彼得一世
C.亚历山大二世 D.叶卡捷琳娜二世
8. 1876年,一位俄国地主写道:“解放法令颁布十五年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我只有敬慕他们。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俄国农民的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
A.农奴得到与地主相等的份地
B.沙皇专制统治结束了
C.改革完全维护了农民的利益
D.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9. 罪恶的“三角贸易”给非洲带来的后果是(  )
A. 使非洲丧失了一亿多人口
B. 促进了非洲经济的发展
C. 使非洲人见识大增
D. 减轻了非洲人口压力
10. 如果给玻利瓦尔画像,可以选择的历史情景是(  )
A.率领印度起义军抗击英军
B.颁布《独立宣言》
C.率领起义军抗击西班牙军队
D.远征俄罗斯失利
11. 19世纪中期,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位负责人这样说:“我们来到这里,就是要用他们的土地产物来偿付我们准备输出的工业品。”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英国东印度公司要与印度进行长期的贸易合作
B.英国要把印度变成自己的市场和原料产地
C.东印度公司和印度的贸易是互惠互利的
D.英国要对印度采取高压的侵略政策
12. 马克思曾预言:“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材料中“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应指(  )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法国大革命
13. 他以“为人类幸福生活而发明”作为人生理想,在他逝世后,为了悼念他,全美国熄灯一分钟,甚至连自由女神手上的火炬也不例外。人们送给他“照亮世界的人”的美誉。这位人物是(  )
A.牛顿 B.爱迪生
C.瓦特 D.爱因斯坦
14. 下图是1801—1911年英国城市化进程的统计。图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纺织工人数量增加
B.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C.对外加强殖民掠夺
D.“电气时代”的到来
15. 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人们既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欢欣,也体验到很多新的痛苦。“痛苦”指的是( )
A.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B.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社会地位提高
C.工业革命后,城市规模越来越大
D.工业化进程中,环境污染严重,贫富分化加剧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历史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 下表为英国农村与城市人口比例的变化。
1750年 1851年 1870年
农村人口 84% 46% 30%
城市人口 16% 54% 70%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历史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 1803年,英国最富裕的1.4%的家庭取得国民总收入的15.7%。到1867年,0.07%的家庭则取得16.2%的国民总收入。1803年收入最多的10%的人占有国家财富的40%,1867年则超过50%。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1)材料一中的“新动力机”是指什么?这种“新动力机”的广泛运用使人类进入什么时代?
(2)材料二反映英国社会发展呈现出什么趋势?
(3)根据材料三,概括当时英国存在的社会现象。综合以上材料,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带来的社会影响。
17. 改革是强国之路,改革永远在路上。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探究问题。
【富国强兵,走上侵略扩张之路】
材料一 17世纪末的俄国现状:军事上没有海军只有陆军;经济上只有21个手工工场;政治上部门职责不清,贪赃枉法,地方势力成为独霸一方的小沙皇;文化教育上,识字率最高的莫斯科,识字的居民只占23.6%……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彼得一世改革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彼得一世的改革涉及全国几乎所有的领域。他一生主持颁布了三千多条法令,改革行政机构. 军队,建立军事工业,引进千余名各类专家,建立众多近代化学校和科学院,并派出一批批的年轻人到国外学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主要涉及哪些领域?
【解放农奴,加速经济社会发展】
材料三 
年代 农民起义
1801~1810年 83次
1811~1820年 124次
1821~1830年 156次
1831~1840年 143次
1841~1850年 351次
1850~1861年 591次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俄国1861改革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 在亚历山大二世首座雕像的揭幕仪式上,卢日科夫市长说:“政府树立他的雕像是为了向这位曾经解放了千百万俄国农奴的勇敢改革者致敬,正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最终引领俄罗斯抛弃了落后的社会制度。”
(4)亚历山大二世是如何解放千百万俄国农奴的?
【大道行思,分析改革影响】
材料五 俄罗斯在狂飙突进的改革风暴之下,理性冲破禁锢,科学压倒愚昧,重商主义盛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俄国终于紧跟世界先进潮流的步伐迎头赶上来……
(5)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彼得一世改革和俄国1861年改革有何共同的影响?
(6)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俄国的改革对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有何借鉴意义?
18. 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让我们沿着科技发展的轨迹,完成下面探究任务。
材料一 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 革命的力量。”下图显示了科技发展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1)指出材料一中A. B点对应历史时期的科技革命的名称。
(2)根据材料一,指出科技发展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材料二 见下图。
(3)根据以上漫画,分析工业革命以来,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哪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你有哪些改善问题的好建议?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5CAAAD 6-10CADAC 11-15BCBBD
二. 非选择题
16.(1) “新动力机”:蒸汽机。时代:蒸汽时代。
(2)趋势:城市化发展。
(3)社会现象:贫富分化加剧。
原因:工业革命发展了生产力,增加了社会财富,但英国政府忽视了公平分配。
社会影响:导致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影响社会稳定。
17.(1)17世纪末期,俄国无论在政治. 经济. 军事或文化教育方面,都远远落后于西欧一些国家;为了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2)涉及政治. 经济. 军事. 文化. 教育. 社会习俗等方方面面。
(3)农奴制激化了阶级矛盾,社会动荡;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克里木战争失败,暴露了俄国的落后,加剧了俄国的国内矛盾。
(4)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出钱赎买一份土地。
(5)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增强了俄国国力等。
(6)向先进国家学习.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努力发展教育. 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等。(言之有理即可)
18.(1)A点:名称: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 英国工业革命);B点:名称:第二次工业革命。
(2)科技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工业的发展。
(3)问题:环境污染. 交通拥挤。建议:保护环境. 节能减排. 绿色出行。(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