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的兴起与资产阶级革命 同步单元练习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伏尔泰说:“这无疑是我们地球上的头等大事,因为在这以前,地球的一半对另一半一直是一无所知,迄今为止任何伟大业绩在这一新的创举面前都相形见绌。”这件“头等大事”是指( ) A.文艺复兴 B.工业革命 C.新航路的开辟 D.美国独立 2. 15世纪末,西方航海家开始开辟新航路。关于“新航路”的准确理解是( ) A.通往东方的航路 B.向西走通往东方的航路 C.绕开传统商路通往东方的航路 D.从欧洲出发通往东方的航路 3. 对下图所示历史事件认识正确的是( ) ①哥伦布开辟了通往美洲的航路 ②麦哲伦船队的航行证明了地球是圆的 ③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了一起 ④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 探究历史发展的共性是历史学习的任务之一。新航路开辟和丝绸之路开通的共同影响是( ) A.促进了沿途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B.开始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 C.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D.促进了欧洲. 亚洲. 非洲. 美洲的交往 5. 下列与文艺复兴的核心精神相违背的是( ) A.我是一个凡人,我只要尘世的幸福 B.世界上的知识在上帝看来就是愚蠢 C.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 D.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美德和知识 6. 文艺复兴时期,《神曲》等文学艺术作品表达了人的真实情感,冲破了天主教会对人性的束缚,体现了对个性的追求。这些作品反映的社会思潮是( ) A.以神为中心 B.民主法治 C.科学至上 D.人文主义 7. 对比同类历史事件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关于文艺复兴和新文化运动相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都反对封建制度的黑暗 B.都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 C.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 8. 伏尔泰曾说过牛顿是最伟大的人,因为“他用真理的力量统治我们的头脑,而不是用武力奴役我们”。“最伟大”是指他建立了( ) A.经典力学原理 B.生物进化论 C.原子论 D.相对论 9. 17—18世纪,欧洲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封建启蒙运动。这一运动的中心( ) A. 法国 B. 意大利 C. 德国 D. 英国 10.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处死查理一世 ②詹姆士二世继位 ③光荣革命(宫廷政变) ④克伦威尔执政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②①④ D.①④②③ 11. “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与英国政治制度改变相关的事件是( ) A.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B.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C.贩卖非洲的黑人奴隶 D.建立贸易公司 12. 1776年,第二届大陆会议组建了大陆军,并任命________担任大陆军司令。美国人民开始了有组织的反英武装斗争。( ) A.杰斐逊 B.华盛顿 C.富兰克林 D.林肯 13. “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二百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实在令人惊叹不已。”材料中的精巧设计是指( ) A.1787年宪法 B.《人权宣言》 C.《权利法案》 D.《人民宪章》 14.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法国大革命宣示的重要原则。这一原则出自1789年颁布的 (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共产党宣言》 15. 拿破仑对俄国的入侵曾让俄国诗人普希金非常憎恨,拿破仑去世后,普希金却将他视为对抗专制的救世主。普希金态度的转变,是因为他认识到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 A.稳定了法国政局 B.在客观上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C.促进商业发展 D.扩大了法国疆域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比较 类别 郑和 哥伦布 时间 1405-1433年 1492-1504年 次数 7次 4次 人数 2.7万-2.8万人 1 000-1 500人 船只 100多艘 17艘 材料二 郑和下西洋,并没有刺激中国手工业的发展,没有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且这种贸易,对国计民生关系不大,因为输入的商品多为香料. 珍宝等高档消费奢侈品。同时也助长了中国封建统治者的不思进取,固步自封以及夜郎自大,更加不利于中国的政治经济革新。明政府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显示中国的强大与富有,贸易背后巨大的耗费给人民增添了巨大的负担,从长远来看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人教网 材料三 新航路的开辟,在商业领域引起了革命性变化。世界上原来互相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欧洲和亚洲. 非洲. 美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世界市场扩大了。……欧洲各国掀起了占有亚洲物产和美洲资源的竞争热,殖民浪潮从此愈演愈烈。……从事商业的人大发横财,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愈益增长……。拥有雄厚经济实力的资产阶级渴望谋取政治地位,从而加速了资产阶级革命风暴的到来。 ——岳麓书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归纳郑和下西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郑和下西洋没有给中国发展带来机遇的原因。 (3)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都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从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来看,你认为哪个更大?结合材料二. 三说明你的理由。 17. 思想是时代的先声,思想解放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石. 进步的源泉。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恩格斯对但丁的论断一直是我国学界研究但丁的经典性依据:“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最初的一位诗人。”但恩格斯这一富有诗性的论断却在学界形成了一个刚化不变的传统。 材料二 材料三 莎士比亚从传统风格转向他自己的特点。《理查三世》开幕时的独白开创了中世纪戏剧中的邪恶角色。同时,理查生动的充满自我意识的独白延续到莎士比亚成熟期剧作中的自言自语。没有单独一个剧本标志着从传统风格到自由风格的转换,莎士比亚的整个写作生涯中综合了这两种风格,《罗密欧与朱丽叶》可能是这种混合风格最好的诠释。莎士比亚最早的剧作是以当时常见的风格写成的。 (1)根据材料一,写出但丁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地位以及代表作品。 (2)写出材料二中这幅画的名称和作者。该作品洋溢着什么样的时代精神?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写出文艺复兴的历史作用。 1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汉武帝时,西汉初年分封的诸侯王势力逐渐膨胀,他们对皇权构成了严重威胁。……汉武帝采纳大臣的建议,……不费一兵,不损寸土,就巧妙地削弱了诸侯王封国势力。 材料三 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 ——钱乘旦 材料四 十八世纪的天才们不单只是哲学家或某个方面的学者,最重要的是他们极其关注社会,更加具有批判的精神和意识,在这些启蒙学者的眼中,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做不合理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了。 ——陈乐民. 周弘《欧洲文明的进程》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禁行标志”针对的是哪些人?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采纳了哪位“大臣的建议”?巧妙地解决了什么问题?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英国是如何限制“—个人的绝对权力”的?为此确立了什么政治制度?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学者眼中“不合理的东西”指什么? 材料五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从1640年开始,历经曲折,先后经历内战. 共和. 军事独裁. 王朝复辟等阶段,直至1688年革命结束。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法案,限制国王行政. 司法等权力。1701年,议会颁布《王位继承法》,规范王位继承问题,规定国王的一切决定须经同意该项决定的大臣签署后才能生效。18世纪中期,英国基本确立了以法律规范国家权力的近代民主制度——君主立宪制。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等 (5)指出材料五中“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法案”的名称。 (6)阅读材料五,提炼出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5CCDAB 6-10DBAAD 11-15ABACB 二. 非选择题 16.(1)时间长. 规模大(人员参与多). 次数多。 (2)这种贡赐贸易主要出于政治目的而非经济目的,仅仅是为了显示中国的强大与富有;输入的商品多为高档消费奢侈品,助长了封建统治者的不思进取,固步自封以及夜郎自大,更加不利于中国的政治经济革新。 (3)新航路开辟。郑和下西洋仅仅是为了显示中国的强大与富有,贸易背后巨大的耗费给人民增添了巨大的负担,从长远来看不利于社会的稳定,更加不利于中国的政治经济革新。而新航路的开辟,在商业领域引起了革命性变化。使世界上原来互相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欧洲和亚洲. 非洲. 美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世界市场扩大了。也加速了资产阶级革命风暴的到来。 17.(1)文艺复兴的先驱;《神曲》。 (2)《蒙娜丽莎》。达·芬奇。人文主义精神。 (3)《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18.(1)奴隶. 外邦人. 妇女. 未成年的男子。 (2)主父偃:王国问题。 (3)颁布《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 (4)封建专制制度。 (5)《权利法案》。 (6)观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论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后,建立起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统治。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限制了王权。之后,议会权力不断加强,国王的实际权力不断减弱。到18世纪中期,英国基本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