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改革开放的起步 同步单元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改革开放的起步 同步单元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改革开放的起步
同步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彭德怀在一篇报告中指出:“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其中“它”是指(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西藏和平解放
2.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土地改革的重点地区是(  )
A.老解放区  B.新解放区
C.少数民族地区 D.边远地区
3. 1953—195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8%,农业和副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4.5%;1957年工业总产值超过计划15.3%,农业和副业总产值也超过计划1.2%。五年内,全国职工平均工资增长42.8%,全国农民收入增加近30%。上述数字说明了(  )
A.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B.第一个五年计划实现了工业化
C.我国改变了贫穷落后的局面
D.东北工业基地形成
4. 2018年12月4日,我国迎来第五个国家宪法日,设定国家宪法日是为了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依法治国。那么,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在哪次会议上制定的(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十一届三中全会 
D.第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5. 下表是遵化市西十里铺村1952—1956年经济结构和收入发展变化的情况。与表中变动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年份 合作社参加户 人均收入
1952年12月 23户 120元
1956年12月 148户 192元
A.《共同纲领》的颁布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宪法的颁布
6.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斯德哥尔摩的演讲中说:“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这里的“公共食堂”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A.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7. “文化大革命”中,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 ”,惨遭批斗,失去人身自由。这突出表明文革期间( )
A.党内出现了叛徒内奸
B.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C.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
D.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8. 1980年,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决议,为刘少奇平反。5月17日,中共中央为刘少奇举行追悼会。因刘少奇被错判为反革命的28 000多人得到平反。这一举动( )
A.彻底纠正了党的“左”倾错误
B.有利于新时期的法制建设
C.实现了党的工作中心的转移
D.标志着党的拨乱反正工作全面结束
9. 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期,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企业统得过死,政企职责不分,企业缺乏自主权;……以致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 针对这种情况,国有企业改革从哪里开始( )
A.政企分开 B.实行多种经营
C.实行按劳分配 D.扩大企业自主权
10. 1980年我国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中,不属于广东省的是( )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D.厦门
11. 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民族自治区的主席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B.民族区域地区对上级机关制定的规定,凡不适合不地区实际的,可以报请批准变更执行或停止执行
C.民族自治区可以根据建设需要,培养本民族的领导干部和专业技术干部,管理本民族事务
D.民族自治区的事务完全由本民族作主
12. 中葡两国在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中写道:澳门特别行政区可以“中国澳门”的名义单独同各国、各地区及有关国际组织保持和发展经济、文化关系,并签订有关协定;澳门特别行政区保持财政独立,中央人民政府不向澳门特别行政区征税。据此可知,回归后的澳门(  )
A.可以开展独立的外交活动
B.可以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C.可以拥有独立的武装力量
D.必须断绝与葡萄牙的一切关系
13. 凤凰网北京消息:国台办主任张志军5日在全国两会“部长通道”上回答记者提问,强调只有回到‘九二共识’这个政治基础,两岸关系才能拨云见日。张志军提到的“九二共识”指的是(  )
A.和平统一方针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加强两岸合作交流
D.反对“台独”分子和国际反华势力
14. 1955年,周恩来总理率中国代表团参加某国际会议,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这个会议是(  )
A.雅尔塔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万隆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15. 1978年底,中美双方就建交达成协议,发表了《中美建交公报》。下列对该公报表述有误的一项是美国(  )
A.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B.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C.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D.认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农村人口和占有土地的比例图
材料二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国家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三 1949年到1952年我国粮食产量变化图
(1)材料一中的图片说明了什么现象?图片表明旧中国实行什么样的土地制度?党和政府实行了哪一土地政策对此进行调整?
(2)材料二节选自1950年我国颁布的哪一重要的有关土地的文件?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分析出实行这一土地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实施这一土地政策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这一土地政策完成的重大历史意义。
17. 从1978年冬天开始,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走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从此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思想解冻】
材料一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材料二 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
——邓小平
【命运抉择】
材料三  “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材料四  饱经沧桑的中国在1978年再一次开始了决定命运的抉择,对于无数人来说,12月18日开始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
【拨乱反正】
材料五 到1980年9月,“文化大革命”中全国经过法律手续错误判处“反革命”案件共175 000多个、涉及184 000余人,已全部得到了平反或改正。
(1)材料一反映了“文化大革命”后的一种什么方针? 提出这种方针的实质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说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性质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
(3)材料三中“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 ”因何而起?请指出“战略转变”前后,党的工作中心分别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四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的理解。
(5)材料五反映了什么事件?产生了什么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在什么时候得到平反?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这一制度的实行,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哪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依据材料一回答,这一制度实行的政治前提是什么?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2)结合所学,说说我国各族人民结成了怎样的民族关系。
材料三 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长期制约西藏发展的交通“瓶颈”得以解决。如今,西藏形成了铁路、公路、航空一体化的立体交通网络。
(3)结合所学,说说新中国成立后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的有利条件。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CBAAC 6-10CCBDD 11-15DBBCD
二、非选择题
16.(1)说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土地分配极不合理,占全国农村人口90%的广大农民只占有20%~30%的土地,占农村人口10%的地主阶级却占有70%~80%的土地。封建土地制度。土地改革。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国家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3)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17.(1)“两个凡是”的方针。“文化大革命”中“左”倾错误的继续。
(2)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4)自1958年开始,“左”倾错误不断泛滥,先后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文化大革命”严重的失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因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
(5)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平反冤假错案。得到平反的人们精神抖擞地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1980年。
18.(1)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政治前提:在国家统一领导下。
(2)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3)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开始进行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在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通车;实行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等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