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改革开放的起步 同步单元练习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改革开放的起步 同步单元练习 (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改革开放的起步
同步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某电视剧组准备拍一部以抗美援朝为主题的电视剧,下列剧情合理的顺序是(  )
①朝鲜内战爆发 
②志愿军同朝鲜军民连续发动五次大规模战役 
③美国被迫签订停战协定
④美军发动上甘岭战役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④②③①  D.③①②④
2. 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基本内容是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  )
A.有地的富农
B.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C.有劳动能力的领导人 
D.无地的工人
3.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一场纪念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的图片展,下列不适合出现在此展览中的是(  )
4. 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95周年的大型纪录片《光辉历程》其中有一段回顾了建国初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下列对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它是1956年制定的
B.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政府
C.它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
D.它规定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5. 有人问一位被称为“纺织大王”的资本家为什么要接受社会主义改造,这位资本家说:“是的,我是一个资本家,但是我首先是一个中国人。”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改造”指的是(  )
A.对农业的改造
B.对手工业的改造
C.对养殖业的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6. 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请你根据大会的主要内容推断此次大会召开的主要目的是( )
A.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B.为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发展目标
C.讨论和确定新形势下全党的主要任务
D.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7. 一封信的开头写道:“××(名字)同志,首先请接受守卫在反修(指苏联)前哨的解放军战士的同志式的问候。”这封信最有可能写于( )
A. 解放战争时期 B.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8.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转折”体现在( )
A.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B.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
C.从“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
9.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小说中描述的“拢合在一起”和“都散伙了”分别是指( )
A.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B.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C.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0. 1984年,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在这之后,我国( )
A.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迅速建立了珠海经济特区
C.在内地各城市建立了经济特区
D.逐渐扩大对外开放的地区
11. 下列和“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表达意思最相近的是(  )
A.各民族共同发展
B.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C.各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
D.民族平等团结互助
12. 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对“一国两制”这一历史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
A.“一国”就是一个独立的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B.“一国”就是一个统一的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C.“两制”就是两种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
D.“两制”就是两种制度,即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3. 实现中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下列历史事件依据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是(  )
①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②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③“九二共识”的达成
④“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⑤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A.⑤④③②① B.③④①②⑤
C.⑤④③①② D.①②③④⑤
14. 1949年,周恩来宣布:“我们对外交问题有一个基本的立场,即中华民族独立的立场……对于美帝国主义,我们一定要采取严肃的态度,使他了解中国是不可欺侮的。……即使对于苏联及各人民民主国家,我们也不能有依赖之心。”这表明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是 (  )
A.不称霸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独立自主 D.“求同存异”
15. 1971年10月,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国提出的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提案,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进行表决,最终以压倒性多数的票数通过。这反映了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益于(  )
A.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
B.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赢得第三世界国家的广泛支持
D.我国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对台湾或中国其他领土决无掠夺的野心,现在美国无意在台湾获得特别权利或特权或建立军事基地……美国政府亦不拟遵循任何足以把美国卷入中国内战的途径。
——杜鲁门1950年1月5日声明
材料二 对朝鲜的攻击已无可怀疑地说明,共产主义已不限于使用颠覆手段征服独立国家……共产党部队的占领台湾,将直接威胁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及在该地区执行合法而必要职务的美国部队。因此,我已命令第七舰队阻止对台湾的任何攻击……
——杜鲁门1950年6月27日声明
材料三 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1950年周恩来对美国的警告
(1)材料一与材料二中,美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立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2)材料二中美国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的借口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1950年,中国采取了什么重大军事行动来应对美国政府?到什么时候结束?结果如何?有什么意义?
17. 新时期,党实行了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经济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新中国成立以后……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的。
——《邓小平文选》
材料二 邓小平视察深圳后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材料三 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喀什将以“东有深圳、西有喀什”为目标,面向东亚、南亚、西亚广阔市场,努力把喀什建设成为世界级的国际化大都市。
——摘自《亚心网》
(1)根据材料一归纳新时期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原因。对外开放是党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决策?
(2)材料二中邓小平说:“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请以深圳取得的成绩为例加以说明。
(3)新疆喀什经济特区的设立,体现出我国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的格局?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一说经济特区在对外开放中的作用。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81年8月26日,邓小平在会见台湾人士时,首次指出:台湾不搞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不变,外国资本不动,甚至可以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这是最早提出“一国两制”。
材料二 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
——邓小平
材料三 1995年6月,世界著名杂志《财富》推出了一个触目惊心的封面专题——《香港之死(The Death Of HongKong)》。2007年《财富》杂志承认“在1997年7月1日回归后的10年,香港……并没有死掉”“这座城市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充满活力”。
(1)结合材料一思考,“一国两制”最早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的?这一构想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2)材料二表明了邓小平怎样的立场?他坚持这一立场的根本保障是什么?
(3)材料三中,香港在回归后“比任何时候都充满活力”,这说明了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香港和澳门能够回归祖国的原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BADD 6-10CCCDD 11-15BBCCC
二、非选择题
16. (1)材料一:美国对台湾没有野心,不想使美军卷入中国国共两党的斗争。
材料二:美军已侵入台湾,公然干涉中国的内政。背景:朝鲜战争的爆发。
(2)借口是共产党部队攻击朝鲜并将攻击台湾。
(3)抗美援朝。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17. (1)顺应世界潮流,吸取中国历史上闭关自守的教训,也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深圳在短短的几年内,建设成为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3)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4)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18. (1)台湾问题。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2)立场:主权问题不容讨论,中国坚决收回香港。根本保障:中国的独立、综合国力的增强及国际地位的提高。
(3)说明了祖国是香港强大的后盾;说明了“一国两制”的正确性和可行性。(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原因:①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②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我国拥有独立自主的内政和外交权力;④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及统一的历史大趋势。(任答两点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