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6张PPT)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地球的演化过程学习目标课程标准: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核心素养目标:1.通过野外实地考察观察地层和化石,分析地层和化石的形成过程。(地理实践力)2.了解地球上的海陆变迁。(区域认知)3.了解地球每个演化阶段地壳运动特点、生物演化特征和成矿规律,理解它们的相互关系和发展规律;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说明地壳与生命的演化过程。(综合思维)4.通过地质史上的生物灭绝事件,认识保护濒危动植物的重要性,了解人类出现的过程,说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地协调观)恐龙真的存在吗?恐龙存在地球哪个时期?这部电影为什么叫侏罗纪公园?思考:新课导入一、原始大气、海洋和陆地1.地球的诞生(1)时间:形成于46亿年前。新课讲解(2)特点:地球上大部分的岩石处于熔融状态。地球诞生之初不断受到陨石撞击,地球表面的温度不断増加,地球上大部分的岩石处于熔融状态。新课讲解2.原始大气、海洋和陆地的形成(1)地壳的形成:随着陨石撞击的不断减少,地球逐渐冷却。地球表层冷却形成了原始的地壳。新课讲解(2)原始大气的形成:地球内部的气体溢出形成了原始的大气圈。新课讲解(3)原始海洋的形成:火山喷发时释放出大量水蒸气、二氧化碳、氮、氢等气体,形成厚厚的云层。云层不断凝结致雨向地表倾泻,地表的雨水汇聚到低洼地带,原始海洋开始形成。新课讲解二、地质年代表1.地层与化石(1)地层:地壳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时代含义的成层的岩石和堆积物。新课讲解(2)化石:岩石形成过程中保存下来的石化的古代生物遗体或遗迹。新课讲解(3)地层与化石的关系地层常含有化石,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化石,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生物的化石;化石是确定所在地层的年代和古地理环境的重要依据。新课讲解研究地层与化石的意义:在一定的环境中,生活着一定的生物群,生物体上会留下诸多自然的烙印。通过研究地层和化石,可以了解地球的生物历史和古地理环境。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煤炭例如:湿热的森林茂密地区,可以形成含有丰富植物化石的含煤地层等。(4)意义:在地层中保留有各种化石,它们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新课讲解地层的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层形成时的地表环境。形成于静水环境火山活动的产物主要形成于温暖广阔的浅海环境中石灰岩页岩玄武岩新课讲解2.地质年代表(1)地层单位;地质学家们通常根据地层顺序和古生物遗体或遗迹,把地层划分为若干大小不同的单位,称为地层单位。新课讲解地层单位对应地质时代单位单位大小宙代纪世期宇界系统阶小大(2)地质时代单位:各个地层单位所代表的时间称为地质时代单位。新课讲解(3)地质年代表:按早晚顺序把地质年代进行编年,形成地质年代表。新课讲解460039002500541252662.6寒武纪距今时间(百万年)显生宙元古宙太古宙冥古宙古生代前古生代后古生代中生代419新生代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前寒武纪冥古代太古代元古代完成下列表表格活动探究1:我们如何来计算矿物和岩石的年龄?地质学家对矿物或岩石中的放射性同位素进行测定,依据放射性元素的含量和衰变规律计算出矿物或岩石的绝对年龄,即距今的年数。探究活动注:1、新生代分第四纪和早第三纪、晚第三纪,构造动力属喜山期,时间从6500万年开始。2、中生代从2.5亿年开始,属燕山、印支两期,燕山期包括白垩纪、侏罗纪和三叠纪的一部分,印支期全在三叠纪内。3、古生代分为早晚,二叠纪、石炭纪、泥盆纪属晚古生代,属海西期;志留纪、奥陶纪、寒武纪在早生代,属加里东期;震旦纪、青白口、蓟县、长城纪在元古代,震旦属加里东期,其余属晋宁期。巧记地质年代表新生早晚三四纪六千万年喜山期中生白垩侏叠三燕山印支两亿年古生二叠石炭泥志留奥陶寒武系震旦青白蓟长城海西加东到晋宁新课讲解如果把地球自“诞生”之日至今的演化过程看作24小时的话,地球诞生于0点,你能算出图中的时间分别对应一天中的什么时刻吗?04:00单细胞生物出现06:00微生物出现11:18真核生物出现15:45多细胞生物出现21:08三叶虫出现,寒武纪生命大爆发21:23植物出现22:25石炭纪大森林出现22:43恐龙出现,地球进入爬行动物时代22:39恐龙灭绝,哺乳动物出现23:59人类出现探究活动2:感受地球上生物演化过程探究活动三、地球的演化史新课讲解1.太古代(1)时间:距今25亿年以前。新课讲解(2)环境变迁:岩浆喷溢活动相当频繁,构造运动剧烈。火山活动强烈,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高。地表水体分布广泛,陆地面积不大。到太古代晚期,某些地区开始形成小规模的陆地。新课讲解(3)成矿情况:是地质历史上形成铁矿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形成的铁矿占世界铁矿总储量的60%以上。铁矿石新课讲解(4)生命的出现:太古代早期,地球上还没有生命现象。大约经过十几亿年,地球上才出现了原始的生命,主要是原始细菌。大约31亿年前,蓝绿藻类已开始繁殖。地球上从无生命到有生命,是地球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太古代地层中化石极为贫乏。蓝绿藻新课讲解2.元古代(1)时间:距今25亿~5.41亿年。新课讲解(2)环境变迁:地壳经过多次构造运动,在太古代小规模陆地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在元古代末期,已经形成了许多稳定的古陆地。罗迪尼亚大陆新课讲解(3)成矿情况:地层中含有比较丰富的矿产,主要是铁矿。新课讲解(4)生命的演化:元古代的藻类日益繁盛,它们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因此,地球上的大气从缺氧状态发展到存在较多游离氧的状态。元古代中期,地层中开始出现紫红色石英砂岩和赤铁矿层,这说明大气和水体中已存在相当多的游离氧。云台山元古代紫红色石英砂岩新课讲解3.古生代(1)时间:距今5.41亿~2.5217亿年。新课讲解(2)环境变迁:海陆格局发生了多次大变迁,形成联合古陆。经过泥盆-二叠纪的海西运动,北方有劳亚古陆,南方有冈瓦纳古陆。新课讲解(3).演化过程①.在早古生代,发生了大规模的海水入侵,有些古陆地变成了浅海球境。三叶虫、珊瑚等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因此,早古生代在生物演化史上又被称为“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新课讲解②.从志留纪出现鱼类,到泥盆纪空前繁茂,成为“鱼类时代”,再到泥盆一二叠纪演化为两栖类,动物由在水中生活开始大规模地向陆地发展,这是动物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古生代晚期蜥螈形类的生态景观设想图新课讲解③.晚古生代时期,陆地上的蕨类植物繁茂、形成广阀森林,这是当时主要的造煤植物。石类一二叠纪成为地质史上一个重要的成煤时代。古生代蕨类植物生长设想图新课讲解中国成煤的重要时期—晚古生代中国的煤田很多布形成于晚古生代。煤的分布情况与形成时间因地而异。华北和东北南部的合煤地层一般称“石炭一二叠纪煤系”。华北地区久经侵蚀,地势低平,基础稳定,所以煤田含煤地层厚度较小(一般为二三瓦米至数百米),但具有分布广、面积大、层位稳定、储量丰和质量好等优点。从东北到华北的广大地带,几乎都有这一时期的煤层分布。爱阅读新课讲解4.中生代(1)时间:距今2.5217亿~0.66亿年。(2)环境变迁:发生燕山运动,形成了中国的地质构造轮廓和地貌基础;劳亚古陆面积扩大,瓦岗纳古陆发生解体并逐渐分离,出现古大西洋和古印度洋。燕山运动(又称老阿尔卑斯阶段)是中生代中国广泛发生的地壳运动??。从约2亿1千万年前开始,到6500万年前结束。在我国许多地区,地壳因为受到强有力的挤压,褶皱隆起,成为绵亘的山脉,北京附近的燕山,是典型的代表。地质学家把出现在这个时期的强烈的地壳运动,总的叫做燕山运动。新课讲解(3)生物进化①.蕨类植物逐渐衰退,裸子植物迅速发展起来。中生代被称为”裸子植物时。代“银杏新课讲解松柏银杏新课讲解松柏苏铁新课讲解苏铁②.在中生代,爬行动物极度繁盛,其中最占优势的一类就是恐龙。中生代也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新课讲解探究活动3:恐龙为什么会灭绝?探究活动在中生代,爬行动物极度繁盛,其中最占优势的一类就是恐龙。中生代也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生物演化科学家推测,大约6500万年前(中生代末期)地球上发生了一次生物大灭绝。有科学家将这次生物大灭绝归因于太空中某个天体撞击地球,那个天体可能是一颗小行星。当它撞击地球时,引起森林大火,导致陆地上和海洋中的许多生物死亡。大火产生大量烟尘使云层加厚,长期阻挡阳光,植物不能生长,食草动物因饥饿而大批死亡。这次生物大灭绝毁灭了一半以上的植物和动物物种,恐龙也没能幸存。还有科学家认为是火山活动增加引起的气候变化导致了这次生物大灭绝。恐龙灭绝的原因至今没有公认的结论。科学是在不断发展的,许多自然之谜终将被掲开。新课讲解(4).地质矿产中生代地层含有多种矿产,其中价值较大的有煤、石油、天然气、石膏、岩盐等非金属矿产和铁、钨、锡等金属矿产。繁茂的裸子植物使中生代特别是侏罗纪是石炭-二叠纪之后又一个重要的造煤时代。新课讲解5.新生代(1)时间:距今0.66亿年至现在。新课讲解(2)环境变迁新生代时,经喜马拉雅运动,形成了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等,地球上的海陆分布与现在渐趋一致。新课讲解(3).地质矿产在我国古近纪和新近纪的地层中含有煤、油页岩、石油、石膏和岩盐等矿产。新课讲解(4).生物演化①.新生代生物界已与现代接近,植物以被子植物为主,被称为“被子植物时代”。新课讲解②.新生代哺乳动物极为繁盛,也被称为“哺乳动物时代”。新课讲解③.大约在第四纪初,人类出现和进化。新课讲解(5).气候演化第四纪时期北半球出现大冰期,气温普遍下降,气候寒冷。现代地理环境基本是新生代后期变化的结果。新课讲解小结课堂小结在地球的演化过程中,生物总是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进化。据此完成1~3题。1.下列地球生物进化过程的一般序列,正确的是( )A.先有两栖类动物后有鱼类B.先有裸子植物后有蕨类植物C.先有爬行动物后有哺乳动物D.先有被子植物后有裸子植物2.大量无脊椎动物出现在( )A.元古代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3.出现人类的地质年代是( )A.新生代B.中生代C.古生代D.元古代课堂练习课堂练习4.对材料中的信息判断合理的是( )A.生物的进化与环境无关B.生物进化是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C.图示时期地球上出现了哺乳动物D.生物不仅可以适应环境,也能主动改造环境5.图示时期灭绝的代表性生物是( )A.恐龙B.爬行类C.被子植物D.三叶虫美国科学家宣布最新发现了3亿年前(古生代末期)的食肉动物祖先的化石,命名为Eocaseamartinis,科学家认为这一类肉食动物最终进化成为现代的哺乳动物。下图为科学家依据化石恢复的这一古老生物示意图。据此回答4~5小题。课堂练习作业布置同步练习1.3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3地球的演化过程同步练习(训练时间:40分钟)基础训练读下图漂移的大陆,完成1-2题。1.下列地质时代的名称与相应的代表各时期海陆分布的数字对应正确的是()A.新生代—③B.白垩纪—②C.侏罗纪—④D.三叠纪—①2.人类出现的时期是()A.①B.②C.③D.④读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示意图,完成3-4题。甲 乙3.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揭开欣欣向荣的生物系统演化进程序幕的动物是( )A.原核生物B.爬行动物C.真核细胞生物D.无脊椎动物4.动物由海洋向陆地发展的时期是( )A.① B.② C.③ D.④2012年1月9日,延庆千家店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核心区内,发现了大批珍贵的、距今约1.4亿至1.5亿年前的恐龙足迹化石,这是北京地区首次发现恐龙存活过的证据。据此完成5-6题。5.恐龙极度繁盛的时代是( )A.太古代B.元古代C.古生代D.中生代6.根据恐龙足迹化石推测当时的地理环境可能是( )A.干旱环境B.地势低洼的河湖岸边C.热带海域D.森林密布7.读某地区地质剖面图,回答下面问题。(1)三叶虫化石可能存在于________或________(填序号)地层,该时期应为________环境。(2)②地层可能找到________动物化石,在该类动物繁盛时期的气候、植被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研究发现当地蕴藏着丰富的煤矿,在________(填序号)地层中能找到。在②煤期________植物繁盛,③成煤期________植物繁盛。能力提升中国地质博物馆的馆藏精品中华龙鸟化石,中华龙鸟生存于距今1.4亿年的白垩纪早期,产于我国辽宁省西部含有火山灰的湖泊沉积形成的页岩中,该岩层还含有丰富的各类动植物化石。读“中华龙鸟化石图片”,完成8-10题。8.“火山灰”可能来源于地球内部圈层的()A.地壳B.软流层C.地核D.下地幔9.中华龙鸟繁盛时期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东北、华北抬升成陆地B.是形成铁矿的重要时代C.三叶虫广泛存在海洋中D.裸子植物成为陆地代表植物10.石炭—二叠纪是地质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时期,由此可推知当时的环境特点为()A.干燥,冷热多变B.全球气候分带明显C.湿润,森林茂密D.寒冷,冰雪广布下图为距今2万-1.5万年前(属新生代)亚洲东部海岸线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1-12题。11.图示时期,全球气候正处于( )A.地质时期的冰期B.历史时期的温暖期C.地质时期的间冰期D.历史时期的寒冷期12.该时期为( )A.哺乳动物时代B.海洋藻类时代C.爬行动物时代D.裸子植物时代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孕育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不同的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中。据了解,1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看到这个消息,上海某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决定利用暑假前往实地考察研究一番。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给这次考察命了名,并做了大量物质上、知识上的准备工作。(1)考察名称: 与地质年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2)结合相关材料,他们绘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①按成因分类,该区域的地下岩层多属于 岩;按地质年代,该区域最老的岩层形成于 代。?②三叶虫生活时期该地应为 环境;恐龙繁盛时期,该地应为 环境,气候、植被特点为 。?(3)考察结论:根据实地考察及材料分析,他们认为迄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地理环境经历了 环境向 环境的演变;由不同化石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地壳经历了 (填“抬升”“下降”或“水平”)运动。?参考答案:1.A2.C3.D 4.C 5.D 6.B7.[解析] 第(1)题,三叶虫等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是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第(2)题,②地层为中生代地层,爬行动物繁盛,该时期气候温暖湿润,裸子植被茂密。第(3)题,古生代晚期和中生代是重要的成煤期。古生代晚期蕨类植物繁盛;中生代裸子植物繁盛。[答案] (1)③ ④ 海洋 (2)爬行 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密 (3)②③ 裸子 蕨类8.B9.D10.C11.A 12.A13.(1)生物化石 (2)①沉积 古生 ②海洋 陆地 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密 (3)海洋 陆地 抬升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图版高地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演化过程教学设计课题地球的演化过程单元第一单元学科地理年级高一学习目标课程标准: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核心素养目标:1.通过野外实地考察观察地层和化石,分析地层和化石的形成过程。(地理实践力)2.了解地球上的海陆变迁。(区域认知)3.了解地球每个演化阶段地壳运动特点、生物演化特征和成矿规律,理解它们的相互关系和发展规律;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说明地壳与生命的演化过程。(综合思维)4.通过地质史上的生物灭绝事件,认识保护濒危动植物的重要性,了解人类出现的过程,说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地协调观)重点地质年代表和各个年代的地理演化特征难点地质年代表和各个年代的地理演化特征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图片导入)恐龙和侏罗纪公园照片思考:恐龙真的存在吗?恐龙存在地球哪个时期?这部电影为什么叫侏罗纪公园?思考恐龙存在的年代引出地球的演化过程讲授新课(承接)同学们,想必大家看过电影《侏罗纪公园》了吧,恐龙曾经统领过我们地球,那么恐龙生长年代地球是什么环境呢?恐龙又是如何灭绝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地球的演化过程。一、原始大气、海洋和陆地1.地球的诞生(1)时间:形成于46亿年前。(图片导入)地球诞生的混沌图(2)特点:地球上大部分的岩石处于熔融状态。地球诞生之初不断受到陨石撞击,地球表面的温度不断増加,地球上大部分的岩石处于熔融状态。(图片导入)地球处于熔融状态图2.原始大气、海洋和陆地的形成(1)地壳的形成:随着陨石撞击的不断减少,地球逐渐冷却。地球表层冷却形成了原始的地壳。(图片导入)地球原始图(2)原始大气的形成:地球内部的气体溢出形成了原始的大气圈。(图片导入)地球原始大气圈图(3)原始海洋的形成火山喷发时释放出大量水蒸气、二氧化碳、氮、氢等气体,形成厚厚的云层。云层不断凝结致雨向地表倾泻,地表的雨水汇聚到低洼地带,原始海洋开始形成。(图片导入)地球原始海洋形成图二、地质年代表1.地层与化石(1)地层:地壳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时代含义的成层的岩石和堆积物。(图片导入)地层图(2)化石:岩石形成过程中保存下来的石化的古代生物遗体或遗迹。(图片导入)化石图(3)地层与化石的关系地层常含有化石,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化石,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生物的化石;化石是确定所在地层的年代和古地理环境的重要依据。地层与化石图。(4)意义:在地层中保留有各种化石,它们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研究地层与化石的意义:在一定的环境中,生活着一定的生物群,生物体上会留下诸多自然的烙印。通过研究地层和化石,可以了解地球的生物历史和古地理环境。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例如:湿热的森林茂密地区,可以形成含有丰富植物化石的含煤地层等。地层的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层形成时的地表环境。(图片导入)石灰岩图主要形成于温暖广阔的浅海环境中。(图片导入)页岩图形成于静水环境。(图片导入)玄武岩图火山活动的产物。2.地质年代表(1)地层单位:地质学家们通常根据地层顺序和古生物遗体或遗迹,把地层划分为若干大小不同的单位,称为地层单位。(图片导入)地层和化石图(2)地质时代单位:各个地层单位所代表的时间称为地质时代单位。(图片导入)地质时代单位图(3)地质年代表:按早晚顺序把地质年代进行编年,形成地质年代表。(图片导入)地质年代表图活动探究1:我们如何来计算矿物和岩石的年龄地质学家对矿物或岩石中的放射性同位素进行测定,依据放射性元素的含量和衰变规律计算出矿物或岩石的绝对年龄,即距今的年数。(图片导入)巧记地质年代表新生早晚三四纪六千万年喜山期中生白垩侏叠三燕山印支两亿年古生二叠石炭泥志留奥陶寒武系震旦青白蓟长城海西加东到晋宁注:1、新生代分第四纪和早第三纪、晚第三纪,构造动力属喜山期,时间从6500万年开始。2、中生代从2.5亿年开始,属燕山、印支两期,燕山期包括白垩纪、侏罗纪和三叠纪的一部分,印支期全在三叠纪内。3、古生代分为早晚,二叠纪、石炭纪、泥盆纪属晚古生代,属海西期;志留纪、奥陶纪、寒武纪在早生代,属加里东期;震旦纪、青白口、蓟县、长城纪在元古代,震旦属加里东期,其余属晋宁期。探究活动2:感受地球上生物额演化过程(图片导入)地质年代表图(教材21页)如果把地球自“诞生”之日至今的演化过程看作24小时的话,地球诞生于0点,你能算出图中的时间分别对应一天中的什么时刻吗?04:00单细胞生物出现06:00微生物出现11:18真核生物出现15:45多细胞生物出现21:08三叶虫出现,寒武纪生命大爆发21:23植物出现22:25石炭纪大森林出现22:43恐龙出现,地球进入爬行动物时代22:39恐龙灭绝,哺乳动物出现23:59人类出现三、地球的演化史(图片导入)地质年代表1.太古代(1)时间:距今25亿年以前。(图片导入)地质年代表(2)环境变迁:岩浆喷溢活动相当频繁,构造运动剧烈。火山活动强烈,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高。地表水体分布广泛,陆地面积不大。到太古代晚期,某些地区开始形成小规模的陆地。(图片导入)环境变迁图(3)成矿情况:是地质历史上形成铁矿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形成的铁矿占世界铁矿总储量的60%以上。(图片导入)铁矿石图(4)生命的出现:太古代早期,地球上还没有生命现象。大约经过十几亿年,地球上才出现了原始的生命,主要是原始细菌。大约31亿年前,蓝绿藻类已开始繁殖。地球上从无生命到有生命,是地球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太古代地层中化石极为贫乏。(图片导入)蓝绿藻图2.元古代(1)时间:距今25亿~5.41亿年。(图片导入)地质年代表(2)环境变迁:地壳经过多次构造运动,在太古代小规模陆地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在元古代末期,已经形成了许多稳定的古陆地。(图片导入)罗迪尼亚大陆图(3)成矿情况:地层中含有比较丰富的矿产,主要是铁矿。(图片导入)铁矿图(4)生命的演化:元古代的藻类日益繁盛,它们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因此,地球上的大气从缺氧状态发展到存在较多游离氧的状态。元古代中期,地层中开始出现紫红色石英砂岩和赤铁矿层,这说明大气和水体中已存在相当多的游离氧。(图片导入)蓝藻和云台山元古代紫红色石英砂岩图3.古生代(1)时间:距今5.41亿~2.5217亿年。(图片导入)地质年代表(2)环境变迁:海陆格局发生了多次大变迁,形成联合古陆。经过泥盆-二叠纪的海西运动,北方有劳亚古陆,南方有冈瓦纳古陆。(图片导入)海陆格局图(3)演化过程①在早古生代,发生了大规模的海水入侵,有些古陆地变成了浅海球境。三叶虫、珊瑚等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因此,早古生代在生物演化史上又被称为“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②从志留纪出现鱼类,到泥盆纪空前繁茂,成为“鱼类时代”,再到泥盆一二叠纪演化为两栖类,动物由在水中生活开始大规模地向陆地发展,这是动物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③.晚古生代时期,陆地上的蕨类植物繁茂、形成广阀森林,这是当时主要的造煤植物。石类一二叠纪成为地质史上一个重要的成煤时代。爱阅读:中国成煤的重要时期—晚古生代中国的煤田很多布形成于晚古生代。煤的分布情况与形成时间因地而异。华北和东北南部的合煤地层一般称“石炭一二叠纪煤系”。华北地区久经侵蚀,地势低平,基础稳定,所以煤田含煤地层厚度较小(一般为二三瓦米至数百米),但具有分布广、面积大、层位稳定、储量丰和质量好等优点。从东北到华北的广大地带,几乎都有这一时期的煤层分布。4.中生代(1)时间:距今2.5217亿~0.66亿年。(图片导入)地质年代表(2)环境变迁:发生燕山运动,形成了中国的地质构造轮廓和地貌基础;劳亚古陆面积扩大,瓦岗纳古陆发生解体并逐渐分离,出现古大西洋和古印度洋。燕山运动(又称老阿尔卑斯阶段)是中生代中国广泛发生的地壳运动。从约2亿1千万年前开始,到6500万年前结束。在我国许多地区,地壳因为受到强有力的挤压,褶皱隆起,成为绵亘的山脉,北京附近的燕山,是典型的代表。地质学家把出现在这个时期的强烈的地壳运动,总的叫做燕山运动。(3)生物进化①蕨类植物逐渐衰退,裸子植物迅速发展起来。中生代被称为”裸子植物时。②在中生代,爬行动物极度繁盛,其中最占优势的一类就是恐龙。中生代也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探究活动3:恐龙为什么会灭绝?(图片导入)恐龙化石图科学家推测,大约6500万年前(中生代末期)地球上发生了一次生物大灭绝。有科学家将这次生物大灭绝归因于太空中某个天体撞击地球,那个天体可能是一颗小行星。当它撞击地球时,引起森林大火,导致陆地上和海洋中的许多生物死亡。大火产生大量烟尘使云层加厚,长期阻挡阳光,植物不能生长,食草动物因饥饿而大批死亡。这次生物大灭绝毁灭了一半以上的植物和动物物种,恐龙也没能幸存。还有科学家认为是火山活动增加引起的气候变化导致了这次生物大灭绝。恐龙灭绝的原因至今没有公认的结论。科学是在不断发展的,许多自然之谜终将被掲开。(图片导入)小行星撞击地球想象图(4)地质矿产中生代地层含有多种矿产,其中价值较大的有煤、石油、天然气、石膏、岩盐等非金属矿产和铁、钨、锡等金属矿产。繁茂的裸子植物使中生代特别是侏罗纪是石炭-二叠纪之后又一个重要的造煤时代。5.新生代(1)时间:距今0.66亿年至现在。(图片导入)地质年代表(2)环境变迁新生代时,经喜马拉雅运动,形成了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等,地球上的海陆分布与现在渐趋一致。(3)地质矿产在我国古近纪和新近纪的地层中含有煤、油页岩、石油、石膏和岩盐等矿产。(4)生物演化①新生代生物界已与现代接近,植物以被子植物为主,被称为“被子植物时代”。②新生代哺乳动物极为繁盛,也被称为“哺乳动物时代”。③大约在第四纪初,人类出现和进化。(5)气候演化第四纪时期北半球出现大冰期,气温普遍下降,气候寒冷。现代地理环境基本是新生代后期变化的结果。思考得出地球的诞生思考原始大气、海洋和陆地的形成分析地层与化石思考分析地质年代表巧记地质年代表让学生学会分析事物的形成原因课堂小结地球的演化过程一、原始大气、海洋和陆地1.地球的诞生(1)时间:形成于46亿年前。(2)特点:地球上大部分的岩石处于熔融状态。2.原始大气、海洋和陆地的形成(1)地壳的形成(2)原始大气的形成(3)原始海洋的形成二、地质年代表1.地层与化石(1)地层(2)化石(3)地层与化石的关系(4)意义2.地质年代表(1)地层单位(2)地质时代单位(3)地质年代表三、地球的演化史1.太古代(1)时间(2)环境变迁(3)成矿情况(4)生命的出现2.元古代(1)时间(2)环境变迁(3)成矿情况(4)生命的演化3.古生代(1)时间(2)环境变迁(3).演化过程4.中生代(1).时间(2).环境变迁(3)生物进化(4).地质矿产5.新生代(1)时间(2)环境变迁(3)地质矿产(4)生物演化(5)气候演化板书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3 地球的演化过程 同步练习.doc 1.3 地球的演化过程 教学设计.doc 1.3 地球的演化过程 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