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改革开放的起步 同步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鸭绿江边;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以上材料说明中国的抗美援朝是( ) A.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 B.联合国维护和平行动 C.中美之间战略大决战 D.阻止美军侵台的战争 2. 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 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的改革是( ) A.抗美援朝 B.土地改革 C.三大改造 D.经济体制改革 3. 观察下图,中国工业总产值的增长主要是因为当时进行了( ) A.抗美援朝 B.土地改革 C.“一五”计划 D.“大跃进” 4.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目标。制定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是( ) A.中共七大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5. 创建于 1669 年的中药品牌老店同仁堂,伴随着 1954 年的公私合营,工人们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在生产、销售和开发新药等方面都有进一步发展。这是因为公私合营后的同仁堂( ) A.变资本家所有制为工人和资本家共有 B.变资本家所有制为工人所有制 C.变资本家所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D.变手工劳动为机器生产 6. “新冠肺炎”、“宅在家”、“戴口罩”成了最热门词汇,1958年可能出现的热门词汇是( ) A.“真理标准、拨乱反正、经济建设” B.“改革开放、四个全面、公私合营” 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D.“阶级斗争、深圳特区、和平发展” 7.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他受到批判,林彪、江青集团诬蔑他为“叛徒、内奸、工贼”,加以残酷的政治陷害和人身摧残,被免除一切职务。1968年10月他被开除出党。1969年11月12日含冤病逝。文中的“他”是指( ) A.刘少奇 B.贺龙 C.彭德怀 D.周恩来 8. 海尔集团是当今家电行业著名品牌,但1984年刚上任青岛电冰箱厂(海尔集团前身)厂长的张瑞敏说:“欢迎我的是53份请假报告,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增强企业活力 B.为企业包销产品 C.实行联产承包 D.企业全面私有化 9. 我国粮食总产量从1978年的3.048亿吨增至2018年的6.579亿吨。发生这样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两弹一星”研制成功 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普遍开展 C.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10. 改革开放后,深圳从边陲小镇变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1988年以来,海南经济迅速发展,正在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岛。这两地的发展都得益于( ) A.?建立经济特区??????????B.?实行“一国两制”???????????????????????????????????????????? C.?建立直辖市???????????????D.?建立特别行政区 11. “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可在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后,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材料体现了我国实行( ) A.“一国两制”方针政策 B.依法治国的政策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经济特区优惠政策 12. 20世纪80年代初,大陆的统一观已经有了创新性的发展……首创了一个国家中允许存在不同社会制度的理论。该理论指的是( )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政治协商制度 C.“一国两制”的构想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3. 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中国大陆,海峡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发展两岸关系的重要基础是( ) A.加强文化和教育交流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民间团体的经济交流 D.实现直接通邮、通航、通商 14. 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关系。下列选项中不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的是( ) A.求同存异 B.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C.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D.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5. 1971年美国从中国进口额为490万美元,出口则是微乎其微;而1972年美国从中国进口额达3 230万美元,对华出口额为6 020万美元。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B.中美两国关系开始得到改善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材料二 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现代史上的什么大事?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司令员是谁? (2)材料二中“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是指什么协定?这个协定的签订标志着什么? (3)请写出一名在此战争中出现的英雄人物。 (4)中国人民志愿军身上体现了什么精神?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初十年(1949—1959年),……中国与美国之间没有任何商务往来……1972年,中美之间开始有一些有限的贸易关系,中美贸易额9 200万美元,但1978年猛增至11.89亿美元,1981年达54.78亿美元,1986年增至80亿美元,1988年135亿美元,接近于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0%。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目前,我国实行经济开放政策,争取利用国际上的资金和先进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经济。这一政策已开始有些效果。但是,从发达国家取得资金和先进技术不是容易的事情,……必须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外援,主要依靠自己的艰苦奋斗。 ——摘编自邓小平《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1982年) 材料三 2012—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中国一带一路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美贸易关系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邓小平关于对外开放的主张。 (3)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三,指出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转变。 18.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大一统”的情怀成为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顺治会晤,五世达赖图 图二 《平定准噶,尔图卷》(局部) 材料二 香港、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解决这些问题,是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祖国大陆全体同胞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1)材料一中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清朝在处理民族关系上采取了哪两种方式?为加强对台湾的管辖,1684年清朝设置了什么机构? (2)为实现材料二中“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邓小平提出的伟大构想是什么?这一构想的前提是什么?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中得到的认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ABCCC 6-10CAADA 11-15CCBAB 二、非选择题 16.(1)大事:抗美援朝。司令员:彭德怀。 (2)协定:《朝鲜停战协定》。标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 (3)黄继光、邱少云等。 (4)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17.(1)变化:由七十年代初的有限贸易到八十年代末接近于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0%。原因:中国实行对外开放;中美建交。 (2)利用国际上的资金和先进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经济;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外援,主要靠自己的艰苦奋斗。 (3)由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18.(1)图一:和平(册封);图二:战争(平定叛乱)。台湾府。 (2) “一国两制”。祖国统一。 (3)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儿女的责任和义务;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支持和拥护国家的方针和政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