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同步单元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同步单元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同步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二战后初期美国开始推行冷战政策,随后出现了分别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的斗争。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
A.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B.加强国际合作的需要
C.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D.国家利益的冲突加剧
2. “随着西欧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西欧国家感觉到美苏两国对西欧都有野心,要提高自身的安全系数,提高西欧国家的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由此可知,西欧国家走向联合主要是为了(  )
A.共同对抗美苏
B.维护自身安全和利益
C.维护世界和平
D.恢复欧洲的霸权地位
3. “任何一个成员国如果受到武装攻击,缔约国将作出集体反应;各缔约国决心维护共同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该条文出自1949年签署的(  )
A.《凡尔赛条约》 B.《联合国家宣言》
C.《北大西洋公约》 D.《华沙条约》
4.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下列国家中本土基本上没有受到战火直接影响的是( )
A.中国 B.法国
C.英国 D.美国
5. 下面是二战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变化表。
年份 1950 1955 1965 1975 1982 1985 1994 1999
年均增长率(%) 8.7 5.6 6.3 -0.8 -1.9 3.3 3.9 4
对该表反映的美国经济发展状况的描述,较为正确的是( )
A.一直萎靡不振 B.保持繁荣稳定
C.起伏变化明显 D.保持攀升势头
6.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调整政策,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先后宣布建成了(  )
A.政府干预经济制度 B.“福利国家”
C.自由资本主义制度 D.计划经济制度
7.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下列关于西方“福利国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目的是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B.涉及医疗、养老、住房、失业保险和教育等方面
C.可以缓和阶级矛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D.英国、法国、联邦德国等国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宣布成为“福利国家”
8. 20世纪70年代后,日本不断增加军费支出;80年代,主张摆脱美国控制的《日本可以说不》广为流传; 90年代后,向海外派兵,谋求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日本的上述演变主要说明( )
A.日本成为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B.日本谋求世界政治大国的地位
C.日本拒绝承担第二次世界大战罪责
D.美国已经丧失世界霸主地位
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在发展中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其中不包括(  )
A.东欧剧变 B.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C.欧洲的联合 D.美国的发展与日本的崛起
10. 如图漫画说明了(  )
A.社会主义阵营基本瓦解
B.两极格局局面基本形成
C.苏联经济改革取得重大成效
D.苏联模式的推广具有强制性
11. 东欧剧变的实质是(?? )
A. 国家名称发生了变化????
B. 执政党发生了变化
C. 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D. 由一党制变成了多党制
12. 1991年底,一位老年妇女对记者说:“遗憾的是,列宁创建的国家没有了,我们引为骄傲的莫斯科已不再是各族人民的首都。”这里引发老妇人感慨的事件是( ? )
A. 十月革命 B. 苏德战争
C. 华约建立 D. 苏联解体
13. 针对万隆会议上出现的矛盾与分歧,中国代表团提出了(  )
A.四项基本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双百”方针
D.“求同存异”的方针
14. 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瓦解的是(  )
A. 1953年埃及共和国成立 
B. 1960年非洲17国独立
C. 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 
D. 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
15. 一位宗教信徒说:“耶路撒冷是我们的圣城”。你觉得这个人可能是哪个宗教的信徒?(  )
① 犹太教 ②基督教 ③伊斯兰教 ④佛教
A.①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根本矛盾的产物,每隔或长或短的时间,经济危机就会爆发,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1929年至1933年经济危机是迄今为止最严重的一场世界性经济危机,它直接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1)1929年至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标志是什么?在危机中遭受打击最严重的国家是哪两个?这两国分别以什么方式摆脱经济危机?
(2)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1942年1月,中苏美英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有何重大意义?二战后期,反法西斯国家召开了许多重要的国际会议。请写出其中两次会议的名称。
(3)二战后面对所谓“共产主义威胁”,美国采取了什么政策?两极格局下形成了哪两大对峙的军事政治集团?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后初期,美国经济持续发展,一片繁荣。尽管如此,但是在20世纪50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在工业生产、出口贸易等方面所占的比重都有显著下降,而西欧六国(法、西德、意、荷、比、卢)所占的比重大大上升。……50年代中期以后,作为德国公认最杰出的总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再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何春超主编的《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材料三 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欧和日本不可避免要导致与美国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在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欧阵营里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何春超主编的《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西欧各国为什么要走向联合?
(2)在材料二图一中找出美国经济发展的高峰期主要分布在哪些时段?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进入70年代后,为什么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对西欧发号施令。
(3)材料二中人物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世界首富与当时美国政府采取的什么措施有关?
1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东方的中国,有着与非洲相同的历史遭遇。周恩来说:“非洲遍地是宝,有广大未开垦的处女地。”周恩来认为,非洲人民是勤劳勇敢的,它的落后并不是自己造成的;相反,“西方的近代文明,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牺牲亚非国家取得的”。
材料二 这一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它们是喀麦隆、多哥、马达加斯加、刚果、索马里、扎伊尔、尼日尔、中非、科特迪瓦、乍得、布基纳法索、贝宁、加蓬、塞内加尔、马里、毛里塔尼亚和尼日利亚。
材料三 2018年3月2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举行仪式,欢迎纳米比亚总统根哥布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欢迎仪式后,习近平主席在人民大会堂同根哥布总统举行会谈。两国元首一致决定,建立中纳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习近平指出,中纳两国两党传统友谊深厚,在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斗争中并肩作战,在国家建设中相互支持,友好合作不断巩固,值得双方倍加珍惜。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相同的历史遭遇”主要指什么?
(2)材料二中的“这一年”被称为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众多国家获得独立的有利国际因素是什么。
(3)材料三提到的纳米比亚在哪一年获得独立?纳米比亚的独立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DBCDC 6-10BABAD 11-15CDDDC
二、非选择题
16. (1)①1929年10月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票价格暴跌。②美国。德国。③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德国走上法西斯道路。
(2)①德国对波兰发动突然袭击。②标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③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
(3)①以遏制苏联为中心的冷战政策。②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
17. (1)为了保障自己的安全和国际地位,避免成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加强交流合作,促进经济的发展。
(2)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20世纪90年代(或1990年后)
原因:美国70年代发生了经济危机,综合国力迅速下降;而西欧各国经济却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3)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政府鼎力支持科学研究,加大对科技的投入。(或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迅速发展;完成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18. (1)近代中国与非洲都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与掠夺,都曾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2)“非洲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实力。
(3)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