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考社会思品15分钟限时训练系列----国情教育(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2中考社会思品15分钟限时训练系列----国情教育(3)

资源简介

2012中考社会思品限时特训系列
国情教育(3)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选择题:(10分)
1. 中小型民营企业面临生存困境,成为2012年全国两会上最受关注的热点之一。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发展之所以如此受重视,是因为它(   )
①适应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 ②在增加就业、增加社会财富等方面起了巨大作用。
③已成为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直接体现共同富裕的原则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2.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   )
A.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建设和谐文化
C.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 D.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3. “禾”+“口”可意会为“人人有饭吃”;“言”+“皆”可意会为“个个能说话”。要使“人人有饭吃,个个能说话”,国家要(   )
①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②坚持依法治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③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 ④做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对于下面横线上我国不同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解决温饱—实现全面小康—实现总体小康—基本实现现代化
B.实现小康—实现全面小康—基本实现现代化—真正实现共同富裕
C.解决温饱—实现总体小康—实现全面小康—基本实现现代化
D.解决温饱—实现总体小康—实现全面小康—实现共产主义
5.小明同学为班会准备了以下方面的素材,下列各项中较适合作为本次班会主题的是(  )
A.朋友遍天下 B.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C.科教兴国   D.“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二、非选择题:(10分)
6.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据此问答问题。
(1)文化是社会变革的内燃机。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动荡和变革带来了人们思想的解放。请你说说在当时形成了怎样的局面?起到了怎样的作用?(2分)
(2)文化是凝聚社会的粘合剂。下面两幅图片中契丹文字、西夏文字与汉字很相似,有许多笔画,是仿照汉字创造的。这反映了哪一时期的一种怎样的历史现象?有何积极意义?(4分)
(3)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请你根据“相关链接”,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说明这一观点的正确性。(4分)
【相关链接】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产业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无烟产业”。2005年来连续6年,浙江文化产业增加值几乎每年跨上一个百亿元的新“台阶”,增幅远超同期GDP增幅,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一路走高。目前,1300多亿元民间资本投向浙江文化产业,全省规模以上民营文化企业已有4万多家,吸纳就业75万多人。作为中国文化企业30强之一的杭州民营企业宋城集团在景区演出的大型歌舞《宋城千古情》,通过炫彩的高科技表现舞台技术,将遗落在杭州历史的中华美、精致的南宋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创下了的骄人票房收入和观众纪录。《宋城千古情》已成为许多游客在杭州必选的旅游项目。
2012中考社会思品限时特训系列
国情教育(3)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0分)
1.A 2.D 3.D 4.C 5. B
二、非选择题:(10分)
6.(1)百家争鸣。(1分) 在百家争鸣中,各派不仅阐述自己的主张,还相互论争和批判,彼此吸收合理的成分,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1分)
(2)宋元时期(1分)农牧文化的交融。(1分)
农牧文化的交融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为实现国家的最终统一奠定了基础。(从文化发展、民族融合角度作答也给分)(2分)
(3)①文化产业是典型的“低碳经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文化也是生产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有利于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挖掘中华文化的优质资源,有利于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使中华文化和乡土文化不断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4分)(任答两个角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