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3课《我想和你们一起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与他人交往的方式、方法,知道主动积极融入同伴。 (2)了解与同伴交往、玩耍对学习生活和情绪的影响,培养主动融入同伴的能力。 (3)知道与同伴玩耍时的游戏规则,懂得遵守规则才能玩得更快乐。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对比、回忆、品评等方式方法,理解同伴在一起共同玩耍使人得到快乐更多。 (2)通过小组讨论最容易接受融入同伴共同玩耍的方法,主动积极参与伙伴的共同游戏活动。 情感与态度 (1)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到同伴的各项游戏活动中的习惯,鼓励学生积极融入团队活动。 (2)回忆与同伴共同玩耍时的快乐,产生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体验和小伙伴交往的快乐。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与小伙伴交往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尊重、友好、谦让、互相协商、共同分享。能够正确处理与小伙伴交往中遇到的问题。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师: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一个人玩,还是和小伙伴一起玩?为什么? (生回答。) 师:看来,同学们都喜欢和大家一起玩。大家一起玩的时候一定会有很多开心的故事吧?我们先来看看文中的小朋友都讲了那些有趣的故事吧!(出示课件)下面,你们也来讲一讲,在和小伙伴一起玩游戏时的开心故事吧! (生讲故事。) 师: 大家在一起玩时,除了快乐,还有许多收获呢!我们先看一看别的小朋友都有哪些收获吧。 预设:1、从小伙伴那儿,我又学会了一种折纸飞机的方法。 我的朋友教会我跳绳,还陪我一起练习,我跳绳的进步可大了! 大家一起玩还能认识新朋友! 玩游戏时,大家互相配合,就会玩得更开心。 5、大家一起玩,欢乐多、收获多。所以,我们经常在一起做游戏。想一想: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谈收获) 师:看来你们的收获真不少呢! 环节二:师:有一个叫布丁的小孩子,也很想和你们一起玩儿,但是他遇到困难了。播放教材第50页绘本故事《小布丁和小蝴蝶》。 (老师讲解故事) 师:小布丁遇到什么困难了?你们能帮帮他吗? (学生说自己的办法。) 师:假如你是小布丁,你会怎么做呢?请你来演一演吧! (学生表演) 师:小布丁后来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继续观看绘本故事。师总结:同学们,想跟不熟悉的伙伴一起玩,需要我们大胆地尝试,主动伸出友谊之手,这样才能被他们接纳、才能跟他们玩儿得开开心心。 环节三:师:大家刚才介绍说自己跟小朋友们一起玩得很开心,可是你看这些同学却玩不下去了...... (出示课本53页插图) 师:他们为什么玩儿不下去了? (学生举手回答。) 师:是啊,有些孩子不遵守游戏规则,所以游戏就玩不下去了。我们在玩游戏时,会不会都能遵守游戏规则呢?下面让我们做个游戏来 检验一下吧。游戏的名字是——击鼓传花。 游戏的规则是:同学们在击鼓声中传递花,鼓声停止时,花传到谁手上,谁就要受“惩罚”——表演唱歌、跳舞或者背诵古诗。(玩游戏)师:下面我们再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称是“蒙眼贴鼻子”。老师请几位同学到讲台上来,先闭着眼睛转几圈,然后,再把手中的鼻子贴到人像中正确的位置,贴不对的,要接受惩罚哦!当然惩罚依然是:唱歌、跳舞或者朗诵古诗。 (学生进行游戏) 师:刚才玩游戏时,你们觉得快乐吗? 预设:生:快乐。 师:是啊,在游戏中如果不遵守规则就会产生矛盾,只有遵守规则才能玩儿得开开心心。大家看看这种情况下,小布丁想跟高年级的同学一起打乒乓球,可是,他又不太会打乒乓球,该怎么办? (教师出示教材52页的图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办法。) (学生展示交流方法。请一组同学演一演。) 师:通过交流,我们发现,跟小伙伴一起玩的时候,如果大家能相互谦让、包容,互相协商,一般都会玩得痛痛快快。如果想跟不熟悉的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就要把胆子放大些,要敢于尝试,主动伸出“友谊之手”,这样才能与更多的人成为朋友,才能收获更多的快乐。 师:老师送你们一首儿歌《我喜欢和伙伴在一起》——伙伴们,在一起,同学习,同游戏。你喜欢我,我喜欢你。好伙伴,多亲密,在一起,多欢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