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途径,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初步学习书写探究(或实验)报告,并进而体会到化学学习要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对结果的解释与讨论。 3.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学习,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体验化学探究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激发学生对探究实验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 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 教 学 的 过 程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引入】大家是否还记得《西游记》中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不要小看这个炼丹炉,其实古代炼丹和炼金的作坊就是今天的化学实验室的前身。【展示书本图片】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我们通过实验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学生聆听 激发兴趣 【展示图片】杜莎夫人蜡像馆中的名人的蜡像。 【提问】蜡烛还有哪些用途? 每年你都会对着生日蜡烛,许下心愿。吹灭蜡烛时,细心的你都会看到一缕白烟。你想过白烟的成分是什么吗?蜡烛是由什么做成的?它燃烧产生了哪些物质呢?除了燃烧它还具有哪些性质? 请大家阅读P12观察和描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学生阅读】P12探究内容并进行探究活动 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激发学生对探究实验的兴趣。 【教师点拨】 1.点燃前:观察蜡烛的物理性质 从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水溶性等方面观察。 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等,嗅气味;从蜡烛上切下一块石蜡,把它放入水中,观察它是否溶于水,是浮在水面还是沉入水底? 【学生交流、总结】 【教师点拨】 2.燃着时:关注燃烧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1)观察火焰颜色,是否分层?几层?哪层最亮?哪层最暗? (2)如何比较火焰三部分温度的高低? (3)燃烧后的物质是什么? 【分组实验】 一边实验,一边记录。 火焰分外焰、内焰、焰心 设计实验说明火焰温度的高低。(学生讨论,并且按照方案,进行实验) 用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并且倒置过来,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并且推断生成物是什么。 【交流汇报】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表达能力。 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熄灭后 有什么现象产生?如果用火柴去点白烟,蜡烛师会重新燃烧? 【分组实验】 观察现象:有白烟产生。如果用火柴去点白烟,蜡烛会被点燃。 (如果实验不成功,学生可以多实验几次) 【交流汇报】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不断发现问题的意识。体验探究的乐趣。 通过以上探究,你对石蜡有了哪些了解?有哪些收获? 【小结】 1.关注物质的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石蜡能否燃烧、其燃烧产物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关注物质的变化。 3.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包括变化前、变化时、变化后)。 【学生总结】 【完成P13探究报告】 学会总结 学会书写探究报告,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板书设计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探究步骤 对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点燃前 燃着时 熄灭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