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3 制取氧气 教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 1.知道实验室制氧气的两套仪器装置、收集方法、验满、检验及操作注意事项,初步掌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 2.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动手制取氧气并试验氧气的性质。 过程方法 1.学习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反应的原理决定实验装置;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方法和验满方法; 2.通过实验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 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重点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 熟练规范地制取气体并验证性质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提问引入新课 你知道自然界是如何获得氧气的吗?学生回答完补充光合作用的原理 : 二氧化碳 + 水 葡萄糖 + 氧气 2、工业上需要大量氧气,你认为用什么原料制取即经济又可行? 简单介绍工业制氧气具体过程。引导学生理解这种利用沸点不同来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3、(展示一瓶氧气)设问:你想不想知道这瓶氧气是如何在实验室制得的? 1、展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 2.【展示】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 3.氧气的收集方法。 阅读课文 比较各物质的异同,归纳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分析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 让学生在观察与讨论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中培养科学观察、规范表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树立实事求是、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对实验现象作进一步的分析、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 计 意 图 【提问】收集气体可以采用什么装置? 引导学生结合氧气的物理性质分析收集方法 【探究】发生装置的选择跟哪些因素有关,(引导):(1)让学生观察药品也就是反应物的状态(2)实验室制氧气需要的反应条件(3)归纳 【探究】实验室收集气体装置的选择与哪些因素有关。 引导探索操作步骤 【设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如何操作? 【小结】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查(茶)装(庄)定点收离(利)熄(息) 【投影展示】讨论题 1、如何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2、为什么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3、为什么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4、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为什么? 5、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移出水面,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用课件展示错误操作导致的后果 实验探究制取氧气 【提问】你们想试试如何制取氧气吗?下面我们将亲自体验制取并收集氧气,再用收集到的氧气试验氧气的化学性质。 实验前指导 【课件展示】 实验内容: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收集2 注意事项:1、操作顺序(1)检验气密性(2)装药和棉花(3)倾斜固定试管(4)集气瓶盛水做准备(5)先预热后加热(6)连续气泡收集(7)先拿导管后熄灯 2、燃烧实验(1)木炭用坩埚钳夹住,由上往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2)燃烧铁丝的集气瓶中预先留少量的水 3、实验完毕后整理仪器和桌面 巡视发现学生操作中的错误及时纠正。 学生思考回答:(1)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水的性质可用排法收集。(2)根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分析总结出一般气体的发生装置选择的规律: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来选择发生装置。 分析总结出气体的收集装置选择的规律:根据气体的性质(密度、溶解性)选择收集装置。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 一名学生复述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在试管中放入药品和一团棉花,并固定在铁架台上 3.将集气瓶盛满水,盖好玻璃片 4.点燃酒精灯,先均匀加热,再对准药品加热 5.有气泡连续产生时收集氧气 6.把导管拿出水面,熄灭酒精灯 讨论 回答问题【学生分组实验】根据板书内容的提示,进行实验操作。 讨论回答 小结:知道哪部分是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掌握连接仪器,制取及收集气体的方法。 通过讨论,学生知道了这样做的原因,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印象更深刻了。 通过归纳总结拓展了学生的思路,使学生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为以后的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