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五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 封建社会的发展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同步单元练习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多达1660件,这些奏章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计3291件事,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在这样的背景下,为有效处理政务,后来明成祖朱棣采取的措施是( ) A.设立中朝 B.设立丞相 C.设立内阁 D.设立军机处 2.“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这首民谣称颂的是( ) A.陈胜、吴广起义 B.李自成起义 C.翟让、李密起义 D.洪秀全起义 3.“恸哭三军皆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军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军队的明朝将领是( ) A.尚可喜 B.吴三桂 C.耿精忠 D.张献忠 4. 在中华文明发展的历程中,民族英雄不断涌现。如下图所示人物的事迹共同反映了( ) 戚继光 郑成功 A.明清时期镇压边疆地区的叛乱行动 B.明清时期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 C.中华民族积极主动对外交流的表现 D.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 5. 有鉴于台湾所用南明永历年号的钱文甚多,1689年,清政府发行“康熙通宝”钱币(如图),其背面刻有满文、汉文书写的“台”字。这表明清朝( ) A.推翻了南明政权的统治 B.大力推行文化专制政策 C.加强对台湾的有效管辖 D.货币受南明钱文影响大 6. 韩老师为学生上网课准备的专题复习资源包中有以下材料,该专题复习的是( ) 资源 名称 地图 清朝疆域图(1820年) 视频 影视作品《民族英雄郑成功》、《东归英雄传》 图片 顺治会晤五世达赖图、金奔巴瓶、伊犁将军府 雅克萨自卫反击战使用的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 A.华夏与戎、狄等族的民族交融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鲜卑与汉、羌等族的民族交融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7.15世纪上半期,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郑和船队最远到达的地区是( ) ①马六甲海峡 ②红海沿岸 ③印度半岛 ④非洲东海岸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明代种植较广的经济作物,首推棉花和桑树,江南和华北都形成了大面积植棉区,蚕桑业则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福建、广东等地则利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大力发展甘蔗、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的种植。材料说明( ) A.明朝农产品商业化程度较高 B.明朝农业经营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 C.明朝农业以专门化生产为主 D.明朝农作物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9.如图所示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朝前期经济发展 B.清朝后期科技发达 C.清朝前期疆域广阔 D.清朝后期领土扩张 10. 我国的科举制度经历了从积极推动社会进步到束缚人们思想、阻碍社会进步的转变。这种转变始于( ) A.设置进士科 B.开创殿试和武举 C.设置明经科 D.明朝“八股取士” 11.施耐庵创作的《水浒传》取材于( ) A.秦末陈胜、吴广起义 B.北宋末年宋江起义 C.秦末刘邦、项羽起义 D.明末的李自成起义 12.文学艺术创作来源于社会生活,代表明清文化突出成就的文学艺术反映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下列反映清朝文学艺术成就和特色的是( ) A.《三国演义》和秦腔 B.《水浒传》和昆曲 C.《红楼梦》和京剧 D.《西游记》和汉调 13. “(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明史》中的这段记载,主要反映了明朝( ) A.君臣关系融洽 B.反对铺张浪费 C.君主专制加强 D.饮酒之风盛行 14. 清朝时期,文人大多埋头于古籍,不敢过问社会现实,考据之风大盛,形成为考据而考据的现象。这反映了清朝( ) A.文化专制加强 B.闭关锁国政策实行 C.科举制的创立 D.儒家学说地位提高 15. 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对外贸易政策,在海岸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使中国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由此可见,清朝实行的政策是( ) A.闭关锁国 B.休养生息 C.轻徭薄赋 D.重文轻武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神宗时,南京一带有的豪富之家占地7万顷;明熹宗进一次赏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田地每人以万计,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明崇祯帝时,云南沐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的三分之一。 材料二 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 材料三 明末民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明朝什么社会问题? (2)材料二和材料一有何联系?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4)“均田免粮”口号的提出,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蒙古族是我国北方古老的游牧民族……13世纪初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汗国。后来,他的孙子忽必烈继承了汗位,1271年改国号,次年定都大都,1279年统一了全国。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 材料二 清政府颁赐的金奔巴瓶 材料三 在我国西北天山以南的广大地区,居住着维吾尔等族人民,清代把这个地区称为“回部”。乾隆时期,回部上层贵族大、小和卓发动叛乱,形成割据势力。他们残暴搜刮各族人民,激起人民的强烈不满。乾隆皇帝下令调兵讨伐,并宣布只擒拿大、小和卓,各族人民皆为无罪之人,不会株连。在维吾尔等族人民的支持下,清军经过两年战斗,平定了这场分裂祖国的叛乱。 (1)材料一中“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指的是哪个朝代? (2)材料二所示的金瓶掣签制度反映了清政府对哪一地区的管辖?除此之外,清政府还采取过什么措施对这一地区加强管理?(写出一点即可) (3)材料三中,乾隆帝平定叛乱后,设置了什么机构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18.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上,政治制度的确立、改革和不断完善,巩固了国家的统治和民族的统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在中央撤中书省,废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在地方废行中书省,权分三司。 材料二 军机处之所以创立,部分是由于雍正帝需要一个联系紧密的助手小班子帮助他起草敕令;部分则由于它是一种避开权势显赫的亲王,从而进一步巩固皇帝权力和提高效率的手段。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出明朝对地方和中央的管制进行了哪些改动。其改动的目的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军机处设立的原因。并结合所学,说说军机处的职能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治的认识。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5CBBDC 6-10DCAAD 11-15BCCAA 二. 非选择题 16. (1)明朝末年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2)正是由于土地兼并严重,所以李自成起义军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均田免粮”的口号。 (3)李自成受到人民的欢迎,因为“均田免粮”符合人民的要求,反映了广大农民对土地的强烈要求和减免赋税的迫切愿望心声。 (4)这一口号已经触及到封建土地所有制,标志着农民起义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大大丰富了古代农民起义的内容。 17. (1)元朝。 (2)西藏。册封达赖或册封班禅,设置驻藏大臣等。(答出一点即可) (3)伊犁将军。 18. (1)改动: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和中书省,设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在地方,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分散地方权力。 目的:强化皇权,巩固统治。 (2)原因:起草诏令的需要;巩固皇权、提高效率的需要。 职能:讨论国是并提出建议;记录旨意,传达政令。 (3)认识:因时因势进行调整、改革和创新;以巩固统治为目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