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五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 封建社会的发展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同步单元练习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朱元璋杀胡惟庸之后下诏书说:“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不闻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中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事皆朝廷总之。以后嗣君,勿得议置丞相,臣下此请者,置之重典(重刑)。”这段材料表明( ) A.朱元璋设置了特务机构 B.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 C.朱元璋设立了廷杖制度 D.朱元璋大兴文字狱 2.明朝中后期时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 ) A.宦官专权严重 B.政治日益腐败 C.皇帝疏于政事 D.大臣结党营私 3.下列各项历史活动中,与努尔哈赤无关的是( ) A.建立后金政权 B.实行八旗制度 C.迁都沈阳 D.改女真为满洲 4.他出身将门,武艺高强,17岁继承父职,后又考中武举,负责山东的防倭事务。他曾赋诗明志:“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他”是( ) A. 郑和 B. 郑成功 C. 戚继光 D. 林则徐 5.下面表格内容反映的是清朝( ) 时间 事件 作用 1684年 设置台湾府 巩固了东南海防 1727年 设置驻藏大臣 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乾隆时期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稳定了西北部边疆地区 A. 巩固皇权的军事手段 B.加强边疆管理的措施 C.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 D.主动对外交流的表现 6.归纳整理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边内容是一位同学整理的笔记片段,该片段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B.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D.外来侵略与中华民族的抗争 7.适合作为下图名称的是( ) A.丝绸之路示意图 B.唐对外交通路线图 C.佛教传播路线图 D.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8.明代,农民越来越深的被卷入市场网络之中,种植较广的经济作物,首推棉花和桑树,江南和华北都形成了大面积植棉区,蚕桑业则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福建广东等地则利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大力发展甘蔗、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材料说明( ) A.明朝农业以专门化生产为主 B.明朝农业的经营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 C.明朝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D.明朝农作物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9.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曾多次出现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盛世局面,如唐朝时期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等,清朝前期出现了(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康乾盛世” D.“同光中兴” 10.明朝的一部药物学巨著,被达尔文称为“1596年的百科全书”,这部“巨著”是( ) A.《伤寒杂病论》 B.《天工开物》 C.《本草纲目》 D.《农政全书》 11.“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北京王麻子剪刀的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该书是( ) A.《齐民要术》 B.《农政全书》 C.《徐霞客游记》 D.《天工开物》 12.小军同学准备办一份介绍明朝文学的主题手抄报,选取了如下内容,有误的是( ) A.《红楼梦》的爱情悲剧 B.《西游记》的取经故事 C.《牡丹亭》的爱情故事 D.《三国演义》的人物描写 13.下表是一位同学整理的关于明朝加强专制统治措施的学习笔记。请你从下列选项中帮他再补充一项( ) 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 1 废丞相,权分六部 2 设内阁大学士 3 A.完善三省六部制 B.建立行省制度 C.设立军机处 D.设厂卫特务机构 14.清朝雍正年间,朝廷设立军机处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军机大臣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这一做法的终极目的是( ) A.适应军务需要 B.保证决策机密 C.提高办事效率 D.强化君主专制 15.清朝前期,闭关锁国政策严格地限制海外贸易。外国人来华贸易的唯一合法口岸是( ) A.天津 B.广州 C.北京 D.厦门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会礼部尚书、江夏郡王(李)道宗珠婚。持节送公主入蕃。弄赞率其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 松赞干布文成公主 材料二 元朝,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省”,派遣官吏,征收赋税,进行有效的统治,西藏等边陲地区都处在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材料三 清朝,西藏地区与中央政府的联系更加紧密,西藏喇嘛教首领五世达赖于清初到北京,受到皇帝接见,被正式赐予“达赖喇嘛”封号。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史实发生在哪个朝代?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清朝初期受到册封的除了材料三中提到的达赖,册封他的是哪个皇帝?还有哪一个喇嘛教首领,他是谁?册封他的皇帝是谁? (3)为有效管辖西藏事务,清朝还设置了什么机构? 1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醒世恒言》叙述:明朝浙江淳安县的一个小地主,依靠仆人贩售油漆等物品,致富数千金,于是购置田产,居为大地主。又有苏州王宪,出身于大地主家庭,经营了一个玉器店铺,更富裕了。 材料二 《清代全史》叙述:杭州人张翰的祖先在成祖末年(明朝)购织机一张,从事纺织,忻织泞布精良,“每下一机,人争鬻之”,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 材料三 清朝乾隆时“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明清时期什么社会经济现象? (3)材料一、二中提及的人物从事的经济活动有哪几种? (3)材料三说明当时还存在什么现象?为什么?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朝前期中俄边界示意图 材料二 清朝前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祖国版图基本奠定。 材料三 乾隆给英王的信中曾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材料一中的中俄边界是通过什么条约确定的?当时在位的清朝皇帝是谁? (2)清军打败沙俄侵略军和签订边界条约的地点分别在哪里? (3)清朝前期在民族政策方面采取了哪些恩威并施的措施? (4)材料三反映的是清朝统治者在对外贸易上的态度,为此制定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根据以上史实,以古为鉴,谈一谈你对清朝统治措施的认识。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5BBDCB 6-10CDCCC 11-15DADDB 二. 非选择题 16. (1)唐朝;文成公主入藏(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强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2)顺治;班禅;康熙皇帝。 (3)驻藏大臣。 17. (1)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2)经营商业活动、兴办手工工场。 (3)投资田产是当时经济活动的主流。因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18. (1)《尼布楚条约》;康熙帝。 (2)雅克萨;尼布楚。 (3)恩:①顺治帝、康熙帝先后册封西藏佛教首领。②土尔扈特回归祖国受到清政府的妥善安置。 威:平安大小和卓的叛乱。 (4)闭关锁国政策。 影响:它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当时的西方国家正先后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跨入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新时代。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5)认识: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而闭关锁国导致了清朝的落后,要学习别国的长处发展自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