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八单元 19世纪中后期的近代中国 同步单元练习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史学家陈旭麓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 在中国近代史上,外雇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包含“割香港岛给英国”的内容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3. 19世纪60年代初,法国巴特雷上尉写信给雨果说:“这次远征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英法所谓的“荣耀”是( ) A.火烧圆明园 B.旅顺大屠杀 C.镇压义和团 D.南京大屠杀 4. 2011年夏天,失而复得的国宝——圆明园生肖兽首铜像(下图)在全国各地巡回展出。这四件国宝当年流失海外与哪场战争有关( ) ??? ???????????? 猴首??????????????????????? 猪首???????????????????????? ?牛首????????????????? ??虎兽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 太平天国运动中,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的纲领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劝世良言》 D.《海国图志》 6.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副沉痛的挽联,是人们为哀悼一位民族英雄而撰写的。这位民族英雄是( ) A. 戚继光 B. 郑成功 C. 林则徐 D. 邓世昌 7.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导致台湾被割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8. 19世纪末,帝国主义疯狂侵略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为了反抗外国侵略,一场大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首先在哪里兴起?( ) A.北京 B.山东 C.河北 D.天津 9构建历史知识结构示意图是学习历史的一项技能。下面是某同学编制的历史知识结构示意图。对该示意图,解读正确的是( ) A.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 C.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10. 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列强欺凌. 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标志中国近代化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 A.五四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洋务运动 D.鸦片战争 11. 洋务运动时李鸿章说:“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 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下列史实能映证这一思想的是( ) A.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B.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C.创办京师大学堂 D.创办轮船招商局 12. 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最成功. 最有远见的举措是( ) 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B.创办新式学堂 C.创办近代民用企业 D.创办近代海军 13.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书中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本,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认为维新变法,最重要的是( ) A.培养人才 B.开办学校 C.废除科举 D.改变政制 14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和实现现代化而奋斗不息。以下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对应正确的是( ) A.邓世昌——义和团运动 B.谭嗣同——戊戌变法 C.孙中山——五四运动 D.周恩来——秋收起义 15.某学堂因废八股. 设西学而受到当地官员传讯,学堂抗辩道:“此乃当今皇上旨意,何罪之有?”这个“皇上”指的是( ) A.康熙帝 B.道光帝 C.光绪帝 D.慈禧太后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2年8月中英双方代表在英国军舰“康华丽”号上签订条约的情景 材料二 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均战败,显示了洋枪洋炮的厉害和西方科学技术的先进。在联合外国人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清朝统治集团中一些人进一步认识到,要镇压人民起义,抵御外国侵略以维护清朝统治,就必须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 材料三 慈禧对列强保留她的统治地位感激涕零,欣然回电李鸿章:“……所有十二条大纲,立即照允”,并表示要“尽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而清政府则完全置于列强控制之下。 (1)联系所学知识回答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进行的第一次较量,是指哪一场战争? (2)材料一反映了《__________》签定的情景。材料三中让慈禧对列强“感激涕零”并欣然同意签署的条约是《___________》。 (3)材料二中“为维护清朝统治”,统治阶级开展的一场自救运动是什么运动? (4)材料一. 三涉及的两个条约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7. 阅读材料: 李鸿章曾说:中国的文官制度比西方的好,只是军事武器不如他们。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用其人……后来,李鸿章在给别人的信中又说:西方国家国土面积均不过千里或数百里,可是每年国家收入都以百万计,主要是收取煤铁. 五金之矿. 铁路. 电报. 人口等税收。中国如果……以贫对富,以弱对强,没有不失败的。 请回答: (1)材料中李鸿章提出的核心主张是什么?为改变中国“以贫对富,以弱对强”的局面,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采取了什么措施? (2)你认为这些措施能使中国摆脱被侵略的命运吗?为什么? (3)你对洋务派所发起的洋务运动作怎样的评价?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中日两国人民都被惊醒,两国都开始了近代化的历程。 材料二 康有为主张:“我朝变法,但采鉴日本,一切足矣。” 请回答: (1)中日开始近代化历程的事件各是什么?这两件事给两国主要带来什么结果?这两件事的不同结果对中日两国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时隔20多年后,两国的海军进行了一场较量,你知道是哪次战争吗?中国战败后,这场探索的重要人物曾说:“……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虚有其表。”你认为他为什么会这样说?请你结合这次探索对中国历史的贡献,安慰一下这位伤感的老人。 (3)材料二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次变法?这次变法运动的主要领导人是谁?结果怎样?为什么会出现这 种结果?有什么积极作用? (4)我们应怎样看待材料二的这场改革?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5BAABA 6-10DCBCC 11-15DBDBB 二. 非选择题 16. (1)鸦片战争(或第一次鸦片战争)。 (2)《南京条约》;《辛丑条约》。 (3)洋务运动。 (4)鸦片战争(或《南京条 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或《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17. (1)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 措施:创办军事工业,建立近代海军;为求富创办民用工业。兴办新式学堂等。 (2)不能。因为其目的只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王朝统治,背离了历史发展趋势,在内容上只是学习西方经济军事技术,而不改变落后的封建制度。 (3)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18. (1)日本:明治维新; 中国: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日益强大。日本明治维新后,很快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并把侵略矛头对准中国,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主要的敌人。 (2)甲午中日战争。因为他认识到,仅仅强兵还不能使清朝摆脱困境。 贡献: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探索开辟了道路,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抵制作用。 (3)戊戌变法。康有为. 梁启超等。变法失败,除京师大学堂外,其余新政措施全部取消。原因是: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敢依靠和发动群众。 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知识的传播,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事,有利于革除社会弊端。 (4)维新变法旨在变革封建制度,发展中国资本主义,传播西方先进科技和思想,在当时是符合中国历史发展趋势的,有进步意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