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改革开放的起步 同步单元练习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改革开放的起步 同步单元练习 (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改革开放的起步
同步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下表为1951年6月至1952年底全国捐献战斗机统计情况。这一情形出现的原因是(  )
群体或个人 捐献战斗机(架)
甘肃玉门石油职工群体 1
四川简阳县农民群体 2
豫剧演员常香玉 1
著名工商业者荣毅仁 7.5
…… ……
全国总计:3 710
A.土地革命 B.抗美援朝战争
C.三大改造 D.人民公社化运动
2. 1950年6月,刘少奇指出:“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据此,中央人民政府决定(  )
A.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发动“大跃进”运动
D.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3.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所取得的成就有 (  )
①鞍山大型轧钢厂建成 ②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开始建设
③南京长江大桥 ④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4. “到1957年为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初的八年是一个大创新、成绩斐然的时代。”下列成就属于这个时代的是(  )
A.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C.组建第二炮兵部队
D.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5. 1954年底,我国手工业合作组织达到4.17万多个,当年产值11.7亿元,相当于1953年产值的2.3倍。到1956年,全国手工业合作社已有10多万个,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合作社。这表明(  )
A.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B.公私合营取得显著成效
C.手工业合作化适应了生产发展
D.“一五”计划进展顺利
6. 如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发展的状况图,指出从③到④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开始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提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C.全面掀起“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7. 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回顾历史,50年前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
A.东方红一号 B.神舟一号
C.神舟五号 D.神舟七号
8. 下面的历史年代尺展示了党带领中国人民近百年的奋斗历程,与1978年、2017年相对应的方框内应该分别填写(  )
A.伟大转折、打开国门 B.高举旗帜、决胜小康
C.打开国门、高举旗帜 D.伟大转折、决胜小康
9. 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个“大胆行动”指的是(  )
A.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
B.设立珠江三角洲开放区
C.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D.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10. 在1979年4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广东省提出利用自身优势,在沿海划出一些地方单独管理,设置类似海外的出口加工区和贸易合作区,以吸引外商前来投资办企业。这一“设想”后来成为现实,所“划出的一些地方”就是后来的(  )
A.特别行政区 B.经济特区
C.民族自治区 D.沿海经济开放区
11.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  )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广西壮族自治区
C.西藏自治区 D.内蒙古自治区
12. 澳门从1999年到2018年,经济总量由518.7亿澳门元增长到4 446.7亿澳门元,经历了开埠以来最为辉煌的时期。澳门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是(  )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一国两制”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3. 20世纪90年代初期,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不包括(  )
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②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③推进和平统一祖国大业 ④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4. 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以其超凡的政治智慧和卓越的外交艺术提出了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有利于推动世界和平的发展。这一基本准则是(  )
A.独立自主原则 B.互不侵犯原则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互惠互利原则
15. 1975年美国总统福特访华时表示,“美国不能在预期和平演变以外的前途的情况下抛弃台湾”。邓小平指出:美国必须同台湾当局断绝“外交关系”……用何种方式解决这一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为此直到1979年中美才正式建交。这说明(  )
A.中美建交的根本目的是要解决台湾问题
B.美国已经断绝和台湾的一切联系
C.中国坚持在国家利益基础上的独立自主外交
D.中美关系的发展始终摩擦不断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很重视民主政治建设,但也走了不少弯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中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形成稳定的关键。
材料二 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
——毛泽东在1954年某次会议上的开幕词
请回答:
(1)材料一论述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的哪一制度?它的建立与哪年的哪次会议的召开有关?
(2)材料二中会议的名称是什么?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主要是因为该会议制定了什么法律文献?这次会议的召开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有何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认识。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初,分到田地的农民欢天喜地,纷纷表示:“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地主的地,现在都成为我们的……分了地,出了气,见了天。”
材料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主要生产资料仍归集体所有,在分配方面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势,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材料三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0年新年致辞中表示,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胜决战之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1)材料一中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材料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早在哪里进行尝试?材料认为该制度的优越性是什么?
(3)材料三中“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容是什么?
18. 一段时间以来,外部势力支持香港反对派反中乱港,香港社会秩序混乱。中央政府全力支持特区政府依法惩治激进暴力犯罪,恢复了香港社会的正常秩序。回顾近代以来,香港走过了曲折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香港被“割占”与哪两次侵华战争相关,这种行径侵犯了中国的哪项主权?
材料二 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就是用什么方式才能解决香港问题……只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和平方式,一种是非和平方式。而采用和平方式解决香港问题,就必须既考虑到香港的实际情况,也考虑到中国的实际情况和英国的实际情况,就是说,我们解决问题的办法要使三方面都能接受。
——引自《邓小平文选》第3卷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方面都能接受”的方案。
材料三 正如侮辱国旗事件发生后,“中国人民都是护旗手”成为网传热帖,全国人民都是香港警队止暴制乱的坚强后盾。中央政府坚决支持特区政府依法施政、香港警方严正执法、司法机构依法惩治暴力犯罪分子、爱国爱港人士捍卫香港法治和社会秩序的行动。相信在中央政府和祖国内地的大力支持下,在特区政府的带领下,香港同胞一定能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
——摘编自人民日报评论《爱国爱港是香港社会主流》
(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怎样才能实现香港持续繁荣稳定的看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ADAC 6-10DADAB 11-15DCCCC
二、非选择题
16. (1)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会议: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2)名称: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法律文献: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作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3)新中国成立是民主政治实现的必要前提;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民主政治建设必须符合本国国情;民主政治建设不是一帆风顺的;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与经济建设相适应。
17. (1)土地改革。
(2)安徽凤阳小岗村。既发挥了集中统一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3)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8. (1)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主权:领土主权。
(2) “一国两制”。
(3)依靠中央政府和全国人民的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施政;爱国爱港人士捍卫香港法治和社会秩序;坚决反对境外势力干涉香港事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