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的兴起与资产阶级革命 同步单元练习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1493年,一封发自西班牙的信件中说:“有个叫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的人,航行到了地球另一端,直抵印度附近地区——至少他这么认为。”我们今天知道,他认为的“印度附近”根本不是真正的印度,而是( ) A.美洲 B.大洋洲 C.亚洲 D.非洲 2. 下列这张年表节选自美国历史学家阿迈斯托创作的鸿篇巨著——《世界:一部历史》。它反映出新航路开辟( ) 1492年 哥伦布到达新大陆,开始生物交流过程 16世纪初期 马和牛被引进新大陆 1555年 中国首次玉米种植记录 A.冲破了宗教束缚 B.造成了非洲长期贫穷落后 C.促进了物种交流 D.加快了中国自然经济解体 3. 在殖民扩张的过程中形成了“三角贸易”,下列对“三角贸易”表述正确的是( ) A.它充满了艰巨性和正义性 B.它是以贩卖黑奴为主的贸易 C.法国是主要获利者 D.促进了亚洲的发展 4. 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烟草. 可可. 马铃薯等作物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后来又传到其他地区;麦子. 水稻. 甘蔗. 葡萄等则随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这段材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 A.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交流 B.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C.推动贸易中心转至美洲 D.造成西欧落后于美洲 5. 丘吉尔曾说:“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莎士比亚作品中的精神内涵提升了英国的人文色彩。下列作品中属于莎士比亚的是( ) A.《神曲》 B.《蒙娜丽莎》 C.《安娜·卡列尼娜》 D.《哈姆雷特》 6. 14世纪,意大利艺术家开始以更写实的手法描绘人物形象,诗人们则更关注人的天性。这表明当时文艺作品宣扬的思想是( ) A.神权至上 B.君权神授 C.人文主义 D.君主立宪 7. 有一部长篇诗作,全诗由“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构成。诗中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宣扬人文主义的思想。该诗的作者及篇名是( ) A.但丁——《神曲》 B.彼特拉克——《歌集》 C.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D.达·芬奇——《蒙娜丽莎》 8. 有人说:上帝有三个苹果,一个诱惑了夏娃,一个砸醒了牛顿,一个被乔布斯咬了一口。被苹果 “砸醒”后,牛顿发现了( ) A.地圆说 B.万有引力定律 C.相对论 D.生物进化论 9. 下列观点中,不属于伏尔泰的是:( ) A. 批判封建专制制度 B. 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 C. 主张由开明的君主执政 D. 提出立法权. 司法权. 行政权三权分立的原则 10.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社会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这里“全新的政体”是指( ) A.君主制 B.君主专制 C.君主立宪制 D.总统共和制 11. “国王是军队的传统首脑,士兵们是习惯于服从国王的,议会却拥有较大的资财。国王(查理一世)在1642年8月的一个黑暗和风暴的傍晚,在诺丁汉竖起了他的军旗。接着是一场长期和顽强的内战。”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工业革命 12. 美国国家职权分为行政. 立法. 司法三个部门,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美国的三权分立依据的是( ) A.《十二铜表法》 B.1787年美国宪法 C.《大宪章》 D.《查士丁尼法典》 13. “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 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句话选自( )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拿破仑法典》 D.《独立宣言》 14. 18世纪90年代,欧洲大陆发生了一件震惊欧洲的大事:国王路易十六被以叛国罪送上断头台。这不是宫廷政变,而是一场革命。这场革命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俄国彼得一世改革 15.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对事物进行观察. 分析的观念。对下面年代尺解读最全面. 最准确的是( ) A.欧洲资产阶级革命 B.拿破仑对外战争 C.殖民扩张与反殖民斗争 D.西方国家民主化进程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它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 ——摘编自马世力《世界史纲》 (1)材料一中的“它”指的是哪一事件? 材料二 英国商船从英国的港口出发,将火器. 机械制品和酒等物品运往非洲倾销;在非洲掳获黑奴,运往美洲,卖给当地种植园主;再购进殖民地盛产的蔗糖. 烟草等产品返回英国。 ——摘编自部编《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2)材料二反映的是英国殖民者的哪一贸易活动?根据材料二,请你从世界一体化的角度,说出英国商船活动的积极作用。 材料三 几个世纪以来,共有1 000万非洲奴隶被运送到西半球。其中1720—1820年占一半以上,死在海上的达9%—16%。1 000万奴隶中,40万被运送到今美国境内的各个殖民地。 ——摘编自托马斯·索威尔《美国种族简史》 (3)材料反映了什么史实?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史实对非洲造成的影响。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0---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时间 欧??????洲 时间 中???????????国 10---15世纪 远洋航海技术 宋元明前期 印刷术. 指南针. 火药的划时代发展;远洋航海技术。 16世纪 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 明中期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17世纪 伽利略的天文望眼镜 牛顿力学 笛卡尔的解析几何 哈维的血液循环学说 明后期,清 徐光启《农政全书》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宋应星《天工开物》 18--19世纪中叶 瓦特. 法拉第. 达尔文 清 ? 材料二 恩格斯指出,工业的巨大发展为化学,力学,物理学提供了大量可提供观察的材料. 实验手段和工具,“真正有系统的实验科学,这时候才第一次成为可能”。 ——《自然辩证法》 恩格斯还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材料三 清雍正帝反复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则少一耕稼之人”。 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10----19世纪中叶,与欧洲相比,中国科技水平所处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材料一二和所需知识,指出16---19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的根本性差异。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经济. 政治. 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分析欧洲近代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清代中国科技发展停滞的原因? (4)以上材料和问题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18. 英. 法. 美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走上资本主义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材料二 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 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材料三 人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方面是平等的:自由. 财富. 安全和反抗压迫是天赋而不可剥夺的人权,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对材料一中这一现象产生关键影响的法律文献是什么?之后,英国的权力重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 (2)材料二表述的文献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它是什么文献? (3)概括材料三的主要主张。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个国家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作用。并概括世界近代政治文明演进的趋势。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5ACBCD 6-10CABDC 11-15ABDCD 二. 非选择题 16. (1)新航路开辟。 (2)贸易活动:三角贸易。 积极作用: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3)史实:三角贸易。(或黑奴贸易) 影响:给非洲带来深重的灾难。(或给非洲带来落后. 贫困. 人口锐减) 17. (1)从领先转为落后;欧洲史近代科学,中国是古典科技(技术经验的总结) (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成长刺激了对技术的需求,同时也为可积极的发展提供了工具和手段; 资产阶级革命为科技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创造了前提;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3)政治上专制;自然经济的落后;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阻碍了中外交流;重农抑商的理念和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文化专制和愚昧迷信的观念禁锢了思想,摧残了人才,阻碍了科技。 (4)启示: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是多种因素相互发展制约的结果。历史上先进的经济是科技发展的基础,先进的政治制度是科技的发展的保障,开放的对外政策,先进的思想是科技发展的条件。 18. (1)《权利法案》。英国的权力重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 (2)《独立宣言》。 (3)自由. 平等;主权在民;人们的权利是不可侵犯的(或天赋人权)。 (4)共同作用: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趋势:由专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