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一、机械运动机械运动: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指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是最简单的、最常见的运动形式。物理运动:声音的传播,光的反射、折射,热运动等。化学运动:火柴燃烧、火药爆炸、金属生锈等。生命运动:任何有生命的物体的运动,是最高级、最复杂的运动方式。举例:人坐在公交车上,相对人自己来说,人是静止的,车在运动;对于路人来说,车在运动,车上的人也在运动。原因:参照物的不同。参照物选取原则:任何物体都可以选取为参照物;选定参照物后,该参照物是唯一的,运动都是相对该参照物而言。结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构成物质的微粒处于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运动分类: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了解即可)运动快慢的比较:比较相同时间通过的路程;比较相同路程通过的时间。速度: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v=)(速度=)路程S时间t单位:m/s,米每秒,常见单位km/h,码。换算:1m/s=3.6km/h补充:平均速度(一定时间或一定距离内的平均快慢程度)。通过相同路程的平均速度v=2v1v2/(v1+v2)通过相同时间的平均速度v=(v1+v2)/2匀速直线运动:运动快慢不变的直线运动,即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补充:1、匀速直线运动v与s、t的大小无关,与s、t的比值有关。2、s—t图、v—t图的比较。例1甲以乙为参照物是静止的,甲以丙为参照物是运动的,则乙以丙为参照物应是()A.可能是运动的B.一定是运动的C.可能是静止的D.无法判断例2战斗机水平飞行时,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如图甲所示的“天地分界线”,当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线”如图乙所示时,飞机可能在( )A.斜向上爬升B.斜向下俯冲C.竖直向上爬升D.竖直向下俯冲例3一列匀速行驶的火车,在距峭壁前532.5米处鸣笛,经过3秒钟司机听到回音,已知声音速度为340米/秒,则火车的行驶速度为_______米/秒。二、力力的定义: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物体间的力是相互的:相互作用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不同物体上力的性质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力不可能脱离物体单独存在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同时性: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注意: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有力的作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可能有力的作用。作用力:施力物体的作用。反作用力:受力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效果:1、改变物体运动状态;2、改变物体形状。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力的测量: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越大结构:弹簧、指针、刻度盘、挂钩、外壳。使用方法:1、观察量程和最小刻度,适当选择量程;2、调零,使指针对准零刻度;3、沿弹簧轴线方向用力拉;4、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盘垂直。5、带单位记录数值,用完后放回。补充:1、1N力的大小大约为两个50克鸡蛋的重量。2、如何用弹簧测力计验证力的相互作用。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图示和示意图的区别:前者精确,后者不需要大小。三、几种常见的力:1、重力:物体由于受到地球吸引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不是垂直向下)实际应用:重垂线(竖直于当地水平面)。大小:与质量成正比。公式:G=mg,g=9.8牛/千克意义: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N重心:物体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思考:1、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哪里?2、不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哪里?3、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么?例用量程为0~36N的弹簧测力计在月球上去称质量分别为3kg和4kg的两铁块,则该弹簧测力计()A、能测3kg的铁块,不能测4kg的铁块B、两铁块都能测量两铁块都不能测量D、无法确定2、弹力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产生的条件:两物体发生接触且发生了弹性形变,一般常说到的压力、支持力、拉力、推力都是弹力的一种弹力的大小:在弹性限度内,形变程度越大弹力越大,当形变消失则弹力也消失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恢复原状的方向)弹力有无的判断:物体间是否有接触,若无接触一定没有弹力。只有满足接触且有挤压或拉伸才能产生弹力。弹性和塑性:物体发生形变后撤去力,若能变回原来形状则物体具有弹性。反之具有塑性。每个物体都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塑性,只是有时候我们很难观察到,尤其是硬质物体的弹性。3、摩擦力定义:两个相互接触且接触面粗糙的物体,当他们做相对运动或是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个力就是摩擦力。产生条件:两物体接触面相互挤压且粗糙不平;两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相反分类: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大小影响因素:接触面压力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通常来说静摩擦>滑动摩擦>滚动摩擦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增大摩擦力:增大接触面压力、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减小摩擦力:减小接触面压力、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改变摩擦形式、使物体接触面分离补充:有益摩擦和有害摩擦的概念。例(必考)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甲、乙两图中A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均为FB.甲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0,物体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C.甲、乙两图中B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均为FD.乙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F,物体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四、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静止状态(又叫惯性定律)。如何理解:1、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护;2、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3、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定律由来:依据大量实验和事实,经过合理推理概括得到。惯性:一切物体总具备保持原有的速度和方向的性质;一切物体(固体、液体、气体,运动或静止的)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跟质量有关。补充:1、惯性是性质不是力(没有惯性力),因此描述时绝对不能说是惯性的作用。2、惯性的防止与利用。例1一辆汽车分别以6m/s和4m/s的速度运行时,它的惯性大小()A、速度为4m/s时大B、速度为6m/s时大C、一样大D、无法比较例2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小瓶内装有水,其中有气泡.当瓶子从静止状态突然向右运动时,以及当瓶子从向右匀速运动状态突然停止时,小气泡相对于瓶子的运动方向分别是()A.向左,向右???B.向右,向左?????C.向左,向左???D.向右,向右五、平衡与平衡力1、合力: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时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2、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同向:两个力直接相加反向:做差取绝对值(注意方向)平衡状态和平衡力:平衡状态:静止或是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平衡力:若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状态,我们就把这几个力称为平衡力,即合力为0,他们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而牛顿的第一定律中不受外力就可以理解只为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二力平衡: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只有两个且物体在二力作用下为平衡状态,则这两个力平衡。条件:(1)两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2)两个力大小相等(3)两个力方向相反(4)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例1学校每周都举行升旗仪式,当国旗匀速上升时,下列哪一对力是平衡力( )A、旗对绳的拉力和绳对旗的拉力B、旗受到的重力和绳对旗的拉力C、旗受到的重力和旗对地球的吸引力D、旗对绳额拉力和旗受到的重力例2一竖直悬挂的磁性黑板上吸着一块磁铁,磁铁静止不动,则下列四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A、黑板对磁铁的吸引力与磁铁对黑板的吸引力B、黑板对磁铁的吸引力与黑板对磁铁的摩擦力?C、磁铁对黑板的吸引力与磁铁的重力?D、磁铁的重力与黑板对磁铁的摩擦力练习:1.两列火车如图所示,西子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静止B.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也向东行驶C.若西子号静止,则和谐号可能向西行驶D.若两车都向西行驶,则西子号行驶得较慢2.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分析可知( )A.v甲=0.6m/s,v乙=0.4m/sB.经过6s两小车一定相距6.0mC.经过6s两小车一定相距4.8mD.经过6s两小车可能相距2.4m第2题图第3题图第4题图3.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台面上,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金属小球,O点是弹簧保持原长时小球的位置.开始时通过小球压缩弹簧到A位置(已知AO=OB),释放小球,研究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和运动情况,则( )A.小球从A运动到O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增大B.小球从O运动到B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减小C.小球运动到B点时将停止运动并保持静止D.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弹力的方向保持不变4.我们可以用路程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还可以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出一条线段来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如图,某物体分别沿两条路径从M点运动到N点:第一次先从M到P,再从P到N;第二次直接从M到N.则物体的两次运动( )A.路程相等,位置的变化相同B.路程不等,位置的变化不同C.路程相等,位置的变化不同D.路程不等,位置的变化相同5.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运动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让小车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关于小车通过前半段路程s1、后半段路程s2和全程s的平均速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A.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最大B.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最大C.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大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D.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小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7.图中所示物体A对支持面压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A.B.C.D.8.如图中甲、乙、丙、丁四根弹簧完全相同,甲、乙左端固定在墙上,图中所示的力F均为水平方向,大小相等,丙、丁所受的力均为一条直线上,四根弹簧在力的作用下均处于静止状态,其长度分别是L甲、L乙、L丙、L丁,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L甲<L丙L乙>L丁B.L甲=L丙L乙=L丁C.L甲<L丙L乙=L丁D.L甲=L丙L乙>L丁9.测量一个大约为6N的力时,应选用弹簧测力计的最恰当规格是( )A.量程为0~10N,分度值为0.1NB.量程为0~5N,分度值为0.1NC.量程为0~15N,分度值为0.5ND.以上三个测力计都可以10.弹簧测力计分别受到水平向左的F1和水平向右的F2的拉力作用,F1、F2均为3N,静止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N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NC.F1、F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11.我国已成功进行载人航天.空间站在轨道上正常飞行时处于“失重”状态,在这种环境下,下列哪些现象能像在地面上一样进行( )A.用天平测质量B.用放大镜看物体C.练举重D.用弹簧拉力器测物体重量12.如图所示,第一次甲单独用50N的力推墙,第二次甲推墙的力不变,乙用30N的力向左推甲,前后两次,人均未运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两幅图中,墙壁都受到50N的推力B.乙受到地面30N的摩擦力,方向向左C.第二次推时,甲受到地面20N的摩擦力方向向左D.第二次推时,墙壁受到80N的推力第12题图第13题图13.如图所示,用F=6N水平向右的拉力匀速拉动物块A时,物块B静止不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物块B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为( )A.6N,水平向右B.6N,水平向左C.4N,水平向左D.4N,水平向右14.(多选)如图所示,将一木块放在弹簧上,用手压木块,弹簧被压缩.松开手,木块竖直向上飞起直到最高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手压木块时,手对木块的压力与弹簧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弹簧恢复原状过程中,弹性势能不变C.木块在没有离开弹簧前,所受弹力方向竖直向上D.木块到达最高点时,只受到重力作用.第14题图第15题图第16题图15.伽利略创造的把实验,假设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有力地促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如下实验:小球从左侧斜面上的O点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向下运动,并沿右侧斜面上升.斜面上先后铺垫三种粗糙程度逐渐减低的材料时,小球沿右侧斜面上升到的最高位置依次为1、2、3.根据三次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 )A.如果斜面光滑,小球将上升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B.如果小球不受力,它将一直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C.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D.如果小球受到的力越大,运动的速度将越大16.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放有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小球,随车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当车突然停止运动,则两小球(设车无限长,其它阻力不计)( )A.一定相碰B.一定不相碰C.若m1<m2,则一定相碰D.若m1>m2,则一定不相碰17.小明同学在“研究空气阻力和速度的关系”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将1个小纸杯、4个、9个压紧叠放在一起的相同小纸杯,由不同高度分别自由落下,当落进竖直墙壁的区域内(砖的厚度相同),用频闪摄影的方式确定小纸杯的位置(认为叠放一起纸杯的体积跟一个纸杯的体积相同),如图所示.(1)从图中可以推断杯子在落到竖直墙壁的区域内做____________运动;(2)从图中可以看出,杯子在落到竖直墙壁的区域内时,受到的空气阻力最大的一组是____;(3)由这三个图可知,物体下落时所受空气阻力与运动速度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18、为研究小物块在足够长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小物块每次均从斜面上A点由静止释放,沿斜面向下运动,利用秒表和刻度尺测出其运动时间和通过的路程,记录的数据如下表.从A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012345从A点开始的路程s/cm04.0016.0036.0064.00100.00相应的平均速度v/(cm?s﹣1)/481216 (1)物块5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cm/s.(2)物块做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3)实验前,小萌对物块的运动情况作了以下可能猜想:①物块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②物块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平方成正比;③物块的平均速度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④物块的平均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上述猜想中正确的是 ______ (选填序号),并推测:物块自A点开始计时的6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______ cm.19、端午节举行龙舟大赛。开始阶段甲队落后于乙队。甲队急起直追。从甲队船头追上乙队船尾到甲队船尾超过乙队船头,共历时80秒。已知两队船长均为10米,乙队划船速度保持为7米/秒不变,甲从超越乙队的过程中船速也不变,那么甲队超越乙队时船的速度为______米/秒。20、如图,质量为0.5kg的物体A被夹在两固定竖直的平木板之间,现用大小为10.78N的力恰好可将A从木板竖直向上匀速抽出,那么:(1)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多大?(2)若将A从木板中竖直向下匀速抽出,至少用多大的拉力?(g取9.8N/kg)21.世界上最长悬挑玻璃廊桥﹣重庆云端廊桥于2015年5月1日建成,如图廊桥的地面和护栏全部采用三层钢化夹胶超白玻璃,游客在上面犹如“凌空悬浮”一般.建成仪式时,在廊桥上进行了跳伞表演,如图所示.若跳伞员和降落伞总质量为70kg,加速下降一段距离后,最终以5m/s的速度沿竖直方向匀速下降.(1)求匀速下降时,该跳伞员和降落伞受到的总空气阻力为多大?(2)已知跳伞员身高1.7m,匀速降落时,从他的头顶恰好与某棵树的顶端相平到恰好落回地面共用时3s,求这棵地面上的树多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