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3 制取氧气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动手制取氧气。 (3)知道氧气的工业制法。 2.过程与方法 ⑴学习反应原理决定实验装置,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方法和验满方法。 ⑵学会边实验、边讨论的方法,在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在兴趣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⑶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从而提高对实验进行分析、思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保持对化学实验的浓厚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⑵逐步认知用实验去验证化学理论,从而知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学化学离不开动手实验。 二、教学重点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三、教学难点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 四、教学过程 【引入】你能说出氧气有哪些用途吗?(展示氧气的用途)既然氧气有那么重要的用途,那我们怎样才能制取氧气呢? 【讲述】氧气的工业制法 【提问】在实验室里,常采用什么方法制取氧气? 【讲述】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过渡】下面我们来学习一种氧气的制取方法: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学生交流、分析】加热固体的仪器装置 【小结并板书】1.气体发生装置(固体加热型) 【补充】由于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容易随着氧气的气流一起进入导气管,最终导致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因此我们在试管口塞一小团疏松的棉花来防止这个问题。 【提问】产生的氧气该如何收集呢?我们应该考虑氧气的哪些重要性质呢? 【板书】2.气体的收集方法 【介绍】排水集气法和排空气法的适用范围和各自的优点 【学生交流、分析】氧气可以用排水集气法或者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过渡】接下来请大家观看老师示范一遍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完整实验过程,操作步骤中的先后顺序以及一些细节都需要大家细心观察并记录下来。 【示范实验】教师示范制取实验的完整过程,并以PPT展示操作步骤,边进行操作边讲解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提醒学生注意。 【课件展示】3.操作步骤 ①、查: 首先组装好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装:将固体药品装入大试管(KMnO4应在试管口塞一团疏松的棉花,以防止固体粉末逸出时堵塞导管或扩散到集气瓶,影响收集的氧气的纯度) ③、定:将装好药品的大试管固定在铁架台的铁夹上(铁夹夹在试管中上部便于加热)。 ④、点: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内的药品先预热,然后对准药品所在的部位加热。 ⑤、收:待气体均匀连续放出时,开始收集。 ⑥、移:收集完毕,将导管移出水槽。 ⑦、灭:熄灭酒精灯 【提问】如何证明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呢? 学生回答检验方法 【板书】4.检验方法——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复燃 【示范实验】刚才我们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了一瓶氧气并进行了检验,其实氧气还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请看老师的实验操作。 【提问】利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要怎么做才能知道什么时候收集满呢? 学生分析并回答验满方法 【板书】5.验满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一段时间后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复燃 25400084455 【小结本课内容并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三、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操作 1.气体发生装置: 选择原则:①反应物的状态;②反应条件 2.气体收集方法: 选择原则:①气体的水溶性;②气体的密度 3.操作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 4. 检验方法——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复燃 5. 验满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一段时间后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复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