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同步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二战后,美苏战时同盟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下图),其开始标志是( ) A.“铁幕”演说发表 B.北约组织建立 C.杜鲁门主义出台 D.华约组织建立 2. 如图是1947年美国人画的一幅漫画。“?”处对应的正确选项是( ) 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 C.两极格局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3.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有张看不见的铁幕阻碍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这个时期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其实只是半球化”。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理由是( ) A.美苏“冷战”对峙局面 B.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C.世界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 D.日本的崛起 4. 2016年3月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古巴时表示,他跨越历史和意识形态的阻隔、伤痛与分离的藩篱来到古巴,意在埋葬美洲大陆最后一丝“冷战残余”。对奥巴马所说的“冷战”认识错误的是( )??????? A.?带有浓厚的大国强权色彩 B.?尽量避免直接的军事对抗 C.?是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纷争 D.?对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5. 下图为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示意图,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 ) A.战后美国经济发展持续增长 B.五六十年代罗斯福实行新政推动经济发展 C.70年代中期增长率最低 D.新经济的出现促进了90年代的经济增长 6. 雨果曾说:“总会有这么一天,到那时,你们法国、俄国、英国,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为“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打下坚实基础的是( ) A.建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成立联合国 C.成立欧盟 D.成立世界贸易组织 7. 下图中,某条折线反映了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变化的趋势,这条折线是( ) 1870~1998年英国、法国、美国、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统计示意图(百万 1990年国际元) A.① B.② C.③ D.④ 8. 赫鲁晓夫改革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的先河。赫鲁晓夫改革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共同之处是( ) A.把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 B.大规模开垦荒地 C.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 D.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9. 20世纪80年代后期,波兰、民主德国、匈牙利等东欧国家因自身积重难返的政治经济困难,在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影响下,相继发生剧变,新政权争先恐后向西方靠拢。东欧剧变最根本的变化是( ) A.执政党的变化 B.国家名称的变化 C.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D.各国放弃了社会主义旗号 10. 某小论文的内容,主要是“宣扬人道的社会主义、放弃一党制、实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可见,该文的主题是( ) A.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B.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C.赫鲁晓夫上台执政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11. “非洲独立年”是指( ) A.1952年 B.1960年 C.1975年 D.1990年 12. 二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如火如荼,各国为争取经济和政治独立进行着不懈的斗争。下列史实标志着非洲国家最终实现政治独立的是( ) A.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B.古巴建立人民政权 C.1960年非洲17个国家独立 D.纳米比亚独立 13. 历史上印度作为英国的殖民地,素有“英王王冠上最明亮的宝石”之称。二战后,印度再次出现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最终使这颗“宝石”脱离英国殖民统治获得独立的领导人是( ) A.玻利瓦尔 B.章西女王 C.尼赫鲁 D.纳赛尔 14. 据统计,中国与亚非国家的贸易额由1950年的3.6亿美元提高到1957年的7.67亿美元。中非贸易额的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 A.万隆会议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合作 B.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中国与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关系密切 D.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15. 小刚同学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独立与振兴”为主题作探究性学习,以下是他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①1959年,古巴人民通过武装斗争,建立革命政权,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②1960年非洲17个国家独立 ③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 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④亚非拉国家独立后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可见的未来,美国政府不能和苏联政权保持政治上的密切关系。在政治舞台上,应继续将苏联视作竞争对手而非伙伴……美国人民应该感谢上帝,他让美国人感受这种无法改变的挑战,从而使美国的安全依赖于他们的团结,以及接受历史希望他们承担的道义和政治领导责任。 ——[美]乔治·凯南《苏联行为的根源》(1947年) 材料二 有美国人这样感叹:“对于美国这样具有多样性的国家,只有外部的各种挑战可以使它团结起来。”“苏联曾是有用的敌人……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受到苏联挑战的美国政府找到了帮助那些受压制者的‘国家安全’的理由。”而这种“两个世界”对抗的格局……在战后40余年间影响了部分国家和部分地区的发展道路。 ——摘编自俞邃《大国关系调整与世界格局的发展》 材料三 美国著名战略问题专家托马斯·巴尼特在《五角大楼的新地图——21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写道:在克林顿政府的第二个任期期间,我在五角大楼办公室的一面墙上发现了这样一则个人广告。招聘敌人启事成熟的北美超级大国寻求有敌意的合作者以进行军备竞赛、第三世界冲突和一般性对抗。候选者必须有足够威胁,以说服国会满足军事需要。具备核战能力者优先;但如果拥有重要生化武器资源,非核候选人也可考虑。请将求职信并舰艇和空军中队照片寄至:美利坚合众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五角大楼,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 ——刘福明《中国梦》 (1)据材料一,指出二战后美国政府对美苏关系作出的调整。 (2)据材料二,概括美苏关系调整带来的影响。 (3)据以上材料、问题及所学知识,概括美国为实现其目的而采取的策略。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共同体的目标应是:通过共同市场的建立和各成员国经济政策的逐步接近,在整个共同体内促进经济活动的和谐发展,不断的和平衡的扩张,日益增长的稳定,生活水平的加速提高以及各成员国之间更紧密的关系。 ——摘自《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1957年3月) 材料二 (1)材料一中的欧洲共同体的成立有什么作用?写出欧盟正式成立的时间。 (2)分析材料二,1950—1970年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是________,欧洲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是________。 (3)在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中,你认为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4)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及原因。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东方的中国,有着与非洲共同的历史遭遇。周恩来说:“非洲人民是勤劳勇敢的,它的落后并不是自己造成的。”“西方的近代文明,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牺牲亚非国家取得的。” 材料二 这一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它们是喀麦隆、多哥、中非、索马里、贝宁、尼日尔、科特迪瓦、布基纳法索、乍得、扎伊尔、马达加斯加、加蓬、塞内加尔、马里、毛里塔尼亚和尼日利亚、刚果(布)。 (1)材料一中的“共同的历史遭遇”主要指什么? (2)材料二中的“这一年”被称为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众多国家获得独立的有利国际因素有哪些。 【史海拾贝 史实论述】 20世纪50年代中期,已有约三十个国家打破了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枷锁取得独立。为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亚非国家普遍感到应增进相互之间的团结与合作。 (3)依据材料指出,亚非国家为“增进相互之间的团结与合作”召开的国际会议是什么?这一时期亚非拉国家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以史为鉴 升华认识】 (4)新的历史时期,你认为亚非国家加强团结合作有什么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CBACD 6-10CBACD 11-15BDCAA 二、非选择题 16. (1)调整为竞争对手。 (2)对美国:有利于美国的团结;促进了美国科技的进步;为美国干涉别国内政创造了条件。对世界:推动两极格局的形成;影响了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注:两个角度答全才能得满分) (3)树敌(塑敌),设立假想敌人。 17. (1)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欧洲经济政治的发展,提升了欧洲在国际上的政治、经济地位,对世界其他地区经济的联合起了示范作用,推动了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时间:1993年11月。 (2)日本 联邦德国 (3)最关键的因素: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平稳而相对快速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和社会生活发生较大变化。 原因:①高科技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形成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模式。 ②二战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程度地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它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增加了政府和企业的经济负担。 18. (1)近代中国与非洲都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与掠夺,都曾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2)“非洲年”。二战加速西方殖民列强的衰落;社会主义阵营的壮大,亚洲和拉美人民反帝斗争的兴起;西方国家内部反帝国主义的民主主义情绪的发展;法西斯的侵略破坏了原有的殖民体系,反法西斯战争促进了殖民地的觉醒。 (3)1955年召开的亚非会议(或万隆会议)。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发展民族经济,保卫和平,反对殖民主义等。 (4)有利于维护地区与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促使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等。(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