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250950010172700课题1 空气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 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重点难点 了解空气的组成及空气污染与防治。 三、教学过程 【引入】大家用手捏住鼻子,什么感觉?为什么?对,感觉憋,因为我们每时每刻都要呼吸,吸入的就是空气。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与空气有关的知识。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提问】1.空气就在你周围,你能描述它有哪些物理性质吗? 2.空气是一种单一物质吗?它主要由哪些成分组成呢? 研究空气组成科学家:法国化学家拉瓦锡。 实验过程;1.把少量汞放在密闭的容器里连续加热12天。 实验现象;一部分的液态汞变成了红色粉末。同时容器里空气的体积差不多减少了1/5。 实验过程;2. 把汞表面上所生成的红色粉末收集起来,放在另一个较小的容器里再加强热。 实验现象;红色粉末又生成了银白色物质和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实验结论: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1/5的结论。 二.验证实验 实验原理:利用红磷燃烧消耗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进入容器,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 。 点燃 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实验装置:①仪器:集气瓶、橡胶塞、燃烧匙、导气管、 乳胶管、弹簧夹、烧杯、酒精灯及火柴 ②药品:红磷、水 实验步骤:①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在集气瓶内装入少量的水,再把剩余的容积分成五等份,并用橡皮筋做上记号; ③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④燃烧结束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有大量白烟生成,放出热量; ②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 内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总体积的1/5。 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思考与讨论:结果偏小的原因有哪些?偏大的原因又有哪些? 偏小的原因:1 红磷量不足;2 未等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3 装置气密性不佳;4 实验前,导管中未充满水。 偏大的原因:1 点燃红磷插入集气瓶速度太慢;2 止水夹未夹紧。 三,空气组成 成分 氮气N2 氧气O2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CO2 其他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 78% 21% 0.94% 0.03% 0.03% 四,纯净物与混合物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作混合物。 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作纯净物。 【小结】 ①空气不是单一成分的物质; ②空气中有1/5体积的氧气,剩余气体不支持燃烧; ③空气的组成(强调体积分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