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8张PPT)《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这首诗是毛泽东同志在1949年4月23日渡江战役后写的,诗中“钟山”“追穷寇”指的是什么?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20-30%90%占有土地比例农村人口比例10%70-80%地主农民土地占有情况不均衡农民生活条件恶劣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1、土地改革的背景2、土地政策:由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3、措施(依据)《中国土地法大纲》土地改革总路线1947年颁布,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4、结果: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冀南、冀东、渤海地区,经过土地改革运动,贫雇农均获得了大量土地财产。至1949年6月,解放区约有1亿农民分得3.75亿亩土地。批斗地主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使农村的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5、意义:时间:指挥者:部队:意义:刘伯承、邓小平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1947年夏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1.背景挺进大别山事件:毛泽东对这一次战略部署作出的生动比喻:蒋介石把他的主要兵力集中于陕北、山东,搞“重点进攻”,好比两个拳头一张,胸膛就露出来了。这样的兵力部署很像一个哑铃,两头粗,中间细。两头力量强,还有攻势;中间力量弱,处于防御。我们就攻其薄弱部分,从中间突破,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①国民党力量薄弱;②大别山地处武汉和南京中间,占领大别山可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战略位置很重要。经过连续作战,人民解放军先后歼灭国民党军队精锐200多万,迫使国民党军队主力退守沈阳、北平、徐州等孤城,被动防御作战。敌我双方势力发生了变化,国民党主力退守大城市,被动防御作战;国民党士气低落,共产党士气高涨;国统区矛盾尖锐,解放区革命热情高涨。战略决战时机已经成熟国统区的饥民战役名称时间指挥者参战部队地点歼敌人数解放区域历史意义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中原、华东人民解放军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55万以徐州为中心1948、11——1949、1林彪罗荣桓聂荣臻东北、华北人民解放军华北全境52万张家口、天津、北平1948、11——1949、1林彪罗荣桓东北人民解放军东北全境47万锦州长春沈阳1948、9—11140天歼灭和改编154万(和平解放、傅作义)锦州2.三大战役兵力对比敌军态势我军态势战局延伸解放军兵力超过国民党军队孤立分散,补给困难,是撤是守犹豫不决后方巩固人力、物力充足。提供稳固的后方,推进华北战局进程东北是全国唯一一个人民解放军军力超过国民党军队的地区,是中国重工业最发达的地区和最大的产粮区;国民党军队被分割压缩保卫在沈阳、长春、锦州三个互不相连的地区内。交通已被切断,补给全靠空运,物资供应匮乏。斯大林说:“奇迹!奇迹!60万打败80万,这真是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民工543万人担架30.5万副大小车88万辆牲畜76.7万头船只8500只筹粮9.6亿斤挑子20.6万副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表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与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分不开的。结合统计表与图片说说“奇迹”的原因?解放区农民踊跃支前(1)和平民主是当时的大势所趋,民心所向。(2)可避免不必要的伤亡,保障了北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了古迹和文物。结果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时间1949年4月经过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3.解放南京渡江战役示意图材料三淮海战役采取“中间突破、分段歼敌”的方针,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平津战役采取分割包围歼灭的方针,实现了“瓮中捉鳖”的战略。材料四1948年5月,为配合即将开始的辽沈战役和华北战场杨罗耿兵团东进,董存瑞带领爆破组的战友们一鼓作气炸掉了敌人的四个炮楼和个碉堡,顺利地完成了扫除隆化中学外围工事的任务。正确的战略战术解放军作战勇敢,不怕牺牲材料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材料二陈毅元帅说:“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人民群众的支持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探究:共产党为什么在短短三年内打败国民党?有何启示?意义意义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时间土地改革三大战役渡江战役措施淮海战役时间影响平津战役课堂小结1947年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制定土地改革总路线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为解放战争提供了……辽沈战役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1949年4月结果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课堂小练1.中国共产党一贯非常重视农村政策的调整。与如图有关的农村政策是( )A.创立民国,平均地权B.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C.有田同耕,有饭同食D.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2.解放战争时期,一位国民党高级将领在某次战役被俘后说:“锦州好比一条扁担,头挑着东北,一头挑着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这位国民党将领描述的战役是( )A.平津战役B.淮海战役C.辽沈战役D.渡江战役DC3.发生在1949年4月的“胜利渡长江”入选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的原因是( )A.使东北全境基本解放B.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C.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D.解放南京,结束了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统治4.这是一首流行于解放战争期间的民谣:“最后一碗米饭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制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民谣最能说明( )A.解放战争爆发的原因B.解放战争的进程C.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D.解放战争的影响D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渡江战役片段.mp4 第24课.pptx 诗朗诵.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