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学校名称执教教师课程名称信息技术必修一教学内容1.1我们身边的数据授课学时1-2课时教学对象高一学生一、课堂教学目标了解数据与信息的特征;理解数据、信息和知识的相互关系;能从恰当的来源获取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体验数字化学习过程,感受利用数字化工具和资源的优势。二、学习环境的设计1.学习资源的设计:课件;搜索引擎;问卷星平台2.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数据与信息的特征;能从恰当的来源获取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难点:理解数据、信息和知识的相互关系;体验数字化学习过程,感受利用数字化工具和资源的优势。三、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堂导入以军训为话题展开,指出气象生活指数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气象生活指数是气象部门根据对气象预测数据的分析得出的居民生活出行参考数据。如紫外线指数、雨伞指数、感冒指数、穿衣指数等,也有很多新奇的指数,如放风筝指数、啤酒指数等。高一学生刚刚经历军训,对于军训的话题是感兴趣的,且与本节课的项目相契合。讲授新知任务一:获取当地气象生活指数活动1:获取气象生活指数使用搜索引擎检索,将今日当地的气象生活指数等级及生活建议填入表1.1.1小组合作,使用搜索引擎完成任务,结果需要综合多个平台的数据。锻炼学生使用网络工具获取信息的能力。活动2:计算今日感冒指数感冒指数=24小时降温幅度贡献值+气温日较差贡献值+相对湿度贡献值+气压贡献值24小时降温幅度=|前一天最低气温-当前最低气温|;气温日较差=当日气温最高值-最低值请上网查找本市的天气数据,根据上述方法求出今日的感冒指数等级,并将结果填写在横线上。引导完成活动的同学思考问题:将求得的感冒指数等级与表1.1.1的相应结果比较。如果不同,原因是什么?通过查找本市的天气数据,根据公示计算今日感冒指数,小组之间相互分享学习。各种生活指数是气象部门通过专业的公示计算得出的,如何计算出呢?通过活动2为学生解疑答惑。在学生查找和计算的过程中,经历了数据、信息和知识的过程,接下来具体学习什么是数据、信息以及知识。一、数据、信息和知识——数据教师:数字是数据,文字呢?图片呢?数据有固定不变的,如圆周率;有不断变化的,如气温、股票;有随机出现的,如抛硬币的结果判断下列内容是数据吗?(分别对应条形码、图片、音乐、视频)结论:数据可以是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数据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一、数据、信息和知识——信息单纯的数据不能表达具体的含义,如我们并不能知道28和90%这样的数值在生活中的具体意义。在对数据进行处理或赋予其具体的情境后,这些数据就变成了有意义的信息。28和90%可以分别用于表达今日的最高气温28℃,相对湿度90%。数据是信息的符号表示;信息是数据的内涵,是对数据的语义解释。一般而言,不管什么数据通常具有载体依附性、价值型、时效性和共享性。请同学们尝试分析以下海报上的信息体现了哪些信息的特性。一、数据、信息和知识——知识知识是信息加工后的抽象产物;表述事物运动的状态和状态变化的规律;知识是高级的、抽象的、具备普遍适应性;知识是人类求知活动的结晶;知识是认识世界的结果,是改造世界的依据。教师举出一两个例子: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等二、数据、信息和知识——相互关系数据是对事物属性的客观记录;信息是经过组织的有结构的数据;知识是经过思维整理的信息、数据、形象、价值标准及社会的其他符号化产物。通过对项目的体验,进行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任务二:分析气象生活指数的参考价值活动1:调查本班同学的感冒和穿衣情况小组讨论:制定“穿衣指数是否有参考价值”的标准,如“有50%以上的人穿衣情况符合穿衣指数,指数就是有参考价值的。参考样例参考课本第7页,设计1份3-5题的问卷,并用问卷星发布。要求:问卷有针对性;问卷格式符合设计规范。教师演示利用问卷星设计问卷,学生模仿操作。小组讨论学习,设计问卷提供问卷星平台,让学生体验设计问卷的过程,感受收集数据的方法和过程。为后续学习数据分析提供基础。三、数据的来源和获取数据的来源直接数据:统计调查或科学实验间接数据:查阅资料数据的收集方法: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实验法等;查阅文献资料、关注媒体资源、浏览权威网站、利用搜索引擎检索、相关数据公司购买活动2:分析气象生活指数的参考价值填写问卷,并下载调查数据,依据制定的标准说明你的结论。并填写下表:四、数据分析数据分析: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收集来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提取有用信息,并形成结果的过程。针对调查问卷收集的数据,我们可以分析问卷中不同指标的分布、所占比例等情况,也可以进一步对问卷指标进行交叉分析。交叉分析法通常指将两个有一定联系的变量及其值交叉排列在一张表格内,使各变量值成为不同变量的交叉点,形成交叉表,从而分析交叉表中的变量之间的关系。通过数据分析,你能得出哪些结论?课堂小结本节课学习了数据、信息和知识,探讨了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问卷星平台设计了调查本班同学的感冒和穿衣情况的问卷,学习了数据的来源和收集方法,并体验了数据分析;这些课用到了搜索引擎和问卷星数字化学习工具,你们还知道哪些数字化学习工具呢?例如:概念图、思维导图、RSS阅读器等,学习者可以借助这些数字化学习工具随时随地地学习乃至进行终身学习。小结复习,及时巩固。PAGE(共16张PPT)第1单元初识数据与计算1.1我们身边的数据1了解数据与信息的特征2理解数据、信息和知识的相互关系3能从恰当的来源获取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4体验数字化学习过程,感受利用数字化工具和资源的优势学习目标气象生活指数是气象部门根据对气象预测数据的分析得出的居民生活出行参考数据。如紫外线指数、雨伞指数、感冒指数、穿衣指数等也有很多新奇的指数,如放风筝指数、啤酒指数等任务一:获取当地气象生活指数活动1:获取气象生活指数使用搜索引擎检索,将今日当地的气象生活指数等级及生活建议填入表1.1.1感冒指数=24小时降温幅度贡献值+气温日较差贡献值+相对湿度贡献值+气压贡献值24小时降温幅度=|前一天最低气温-当前最低气温|;气温日较差=当日气温最高值-最低值请上网查找本市的天气数据,根据上述方法求出今日的感冒指数等级,并将结果填写在横线上。活动2:计算今日感冒指数将求得的感冒指数等级与表1.1.1的相应结果比较。如果不同,原因是什么?1002003004005006007000123456789一、数据、信息和知识——数据谷雨喜欢下雨天喜欢固定不变:圆周率不断变化:气温、股票随机出现:抛硬币判断下列内容是数据吗?一、数据、信息和知识——数据结论:数据可以是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数据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2890%对数据进行处理或加上具体情境今日最高气温28°C今日相对湿度90%一、数据、信息和知识——信息信息的符号表示数据:特征:载体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共享性数据的内涵,对数据的语义解释信息:知识是信息加工后的抽象产物表述事物运动的状态和状态变化的规律知识是高级的、抽象的、具备普遍适应性知识是人类求知活动的结晶知识是认识世界的结果,是改造世界的依据一、数据、信息和知识——知识数据信息知识数据是对事物属性的客观记录信息是经过组织的有结构的数据知识是经过思维整理的信息、数据、形象、价值标准及社会的其他符号化产物二、数据、信息和知识——相互关系小组讨论:制定“穿衣指数是否有参考价值”的标准,如“有50%以上的人穿衣情况符合穿衣指数,指数就是有参考价值的。参考样例参考课本第7页,设计1份3-5题的问卷,并用问卷星发布。要求:(1)问卷有针对性(2)问卷格式符合设计规范。任务二:分析气象生活指数的参考价值活动1:调查本班同学的感冒和穿衣情况数据的来源直接数据:统计调查或科学实验间接数据:查阅资料数据的收集方法: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实验法等查阅文献资料、关注媒体资源、浏览权威网站、利用搜索引擎检索、相关数据公司购买三、数据的来源和获取活动2:分析气象生活指数的参考价值填写问卷,并下载调查数据,依据制定的标准说明你的结论。并填写下表:数据数据来源数据收集方法感冒指数调查问卷网上查阅气象指数557085406080针对调查问卷收集的数据,我们可以分析问卷中不同指标的分布、所占比例等情况,也可以进一步对问卷指标进行交叉分析。交叉分析法通常指将两个有一定联系的变量及其值交叉排列在一张表格内,使各变量值成为不同变量的交叉点,形成交叉表,从而分析交叉表中的变量之间的关系。通过数据分析,你能得出哪些结论?数据分析: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收集来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提取有用信息,并形成结果的过程。四、数据分析020306010504数据、信息和知识数据的来源和收集数据分析数字化学习工具你还知道哪些数字化学习工具?未完待续……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全国新教材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1.1 我们身边的数据《气象生活指数的参考价值研究》项目 教案.doc 全国新教材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1.1 我们身边的数据《气象生活指数的参考价值研究》项目 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