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同步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旅行者号’机车拖着30多节小车厢正式试车……铁路两旁人山人海,许多人兴奋地跟着机车跑,还有一些人骑马与机车并驾齐驱。”这样生动的历史情景曾出现在( ) A.18世纪早期 B.18世纪晚期 C.19世纪早期 D.19世纪晚期 2. 导致下图中各职业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殖民扩张 C.资产阶级革命 D.工业革命 3. 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评价马克思时说,他“并未将自己限制在理论上和写作上。在他的一生中,为组织和鼓动工人们,他将知识活动同各种尝试结合起来。”与材料意思相符的马克思活动有( ) ①指导了英国宪章运动 ②在法国和英国参加工人团体活动 ③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共产党宣言》④与恩格斯共同创立马克思主义理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 下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实践的示意图。图中的空白处应该是(? ) A.?英国宪章运动????????????????B.?法国大革命???????????????? C.?巴黎公社成立????????????????D.?《共产党宣言》发表 5. 独立战争后,美洲土著的实际地位更加恶化,他们被屠杀,驱赶,并被限制在遥远、荒凉的保留地。这说明当时的美国( ) A.启蒙思想影响有限 B.种族歧视十分严重 C.法律意识有待加强 D.美利坚民族尚未形成 6. 对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进行比较,下面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引起战争的经济原因都与英国有关 ②前者的斗争对象是英国,是为了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 ③后者以维护国家统一为旗帜,斗争对象是南北双方,主要是为了废除黑人奴隶制 ④都是由当时的美国总统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都是通过战争方式来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都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7. 如果请你给亚历山大二世画像,可以选择的历史场景是( ) A.他率领议会军击溃查理一世王军 B.他领导了宪章运动 C.他颁布了《法典》 D.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8. 下列对彼得一世改革作用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俄国经济、军事实力增强,成为欧洲军事强国 B.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C.自此俄国成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D.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9. 一位历史学家说:“推翻德川幕府的人一旦掌握政权,他们认为驱逐西方的唯一方法就是学习西方的技术和管理秘诀……为了保卫国家,他们显然要认真地改造国家。”材料中“改造国家”的事件是( ) A.大化改新 B.彼得一世改革 C.明治维新 D.俄国农奴制改革 10. 明治维新初期,日本政府颁布了《学制》。从此,日本的小学、中学、大学等近代教育系统逐渐取代了寺子屋和私塾等传统教育组织形式。这表明明治维新( ) A.在教育方面实行全面西化 B.促进了日本教育的近代化 C.为封建幕府统治培养人才 D.推动了日本对外侵略扩张 11. 19世纪初,印度是英国统治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手工业者破产失业,一些封建主的利益也受到影响。印度各阶层与英国殖民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民族起义在秘密酝酿之中。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 A.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原因 B.印度民族大起义的经过 C.印度民族大起义的结果 D.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影响 12. 如图,下列历史人物中,如果给他们一个共同评价,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 A.民主先驱 B.军事专家 C.民族英雄 D.开国元勋 13.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某战地记者每天向自己的通讯社(报社)发回战场消息,不可能有的信息传递方式是( ) A.使用移动电话 B.使用有线电话 C.拍发有线电报 D.拍发无线电报 14. 《全球通史》中有这样的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他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作者要强调的是( ) A.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科学与工业生产的结合 B.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都是在阁楼上完成的 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诞生了许多科学家 D.工业革命时期真正的科学家尚未产生 15. 欧洲人口在1750年时有1.4亿,到1800年时达到1.88亿,至1850年更是达到2.66亿。迅速增长的人口无法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为此欧洲国家开始( ) A.普及大众教育 B.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C.建立福利国家 D.加强国家间的联合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议会大厦 材料二 请回答: (1)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法律文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文献的颁布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不彻底的,请你列举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3)材料二是谁改良的?_________________,它使人类进入什么时代?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工业革命对社会面貌产生的重大影响。 材料三 “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出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还要多……” (4)根据材料三,说说这场“变革”证明了什么道理?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制定了一部以普鲁士德国的宪法为蓝本的宪法,对法制进行了改革。教育也有很大发展。历法和穿着也都改变了。一种现代银行体制逐渐形成。从英国皇家海军请来的专家为日本建立一支现代海军出谋划策,尽管本国已建立起军火工业,但仍从国外购买现代化武器。政府鼓励建立铁路网、电报和航运线;它还与日本新出现的企业家们一起发展重工业和钢铁、造船业,并使纺织业生产现代化。 ——摘编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1)根据材料一,概括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 材料二 洋务运动活动范围局限于火器、船舰、机器和轻工业,而没有开展任何仿效西方制度和文化的尝试。自强的努力仅仅触及了现代化的表皮,而没有获得工业化的突破。洋务派竭力地巩固而非取代现存的秩序,而且全然没有经济发展、工业革命和现代变革的概念。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2)根据材料二,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一首流行于英国十九世纪初期的歌曲:“当你走进一家破落的织布店,两三部织布机映入眼帘,如同废物一般被冷落在角落。你问这般光景是何原因?店里的老母亲说得可怜:女儿们因为织布机不方便,离家到工厂去赚钱。” 材料二 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计算;……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三 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迅速运用于生产领域,形成了……革命浪潮。它也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请回答: (1)材料一的歌曲中这家织布店的没落是受到了什么革命的冲击?有人认为这家织布店的没落是社会的倒退,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2)材料二的交通工具是谁发明的?举出与之同时期的另一项重大的交通运输方面的发明? (3)材料三反映的革命使人类跨入了什么时代?举出在这次革命中交通运输方面的一项重大发明。 (4)上述材料反映的革命有什么共同影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CDDCB 6-10DDCCB 11-15ACAAA 二、非选择题 16. (1)《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 (2)史实: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②1688年宫廷政变政变是资产阶级与贵族相互妥协的产物; ③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君主立宪制,保留了国王。 (3)瓦特;蒸汽时代 ;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4)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是第一生产力。 17. (1)内容:进行政治(法制)改革;发展教育;改变社会生活;建立现代银行体制;建立现代化军队;发展交通业和现代工业。(答出四点即可) (2)原因:洋务派不改变封建统治;观念保守,思想落后;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没有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和文化。 (3)转变落后观念;改革落后制度(布新也要除旧);学习优秀文明成果(意思相近或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18. (1)工业革命;不对;看社会进步与否主要是看生产力是否得到发展。 (2)史蒂芬孙;轮船。 (3)电气时代;汽车。(或飞机)。 (4)都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或都引起生产关系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