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同步单元练习(1)(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同步单元练习(1)(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同步单元练习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一个人的名字与一个时代相连,注定这个名字是伟大的。与蒸汽时代紧密相连的名字是(  )
A.瓦特 B.达尔文  C.莱特兄弟 D.亨利?福特
2. 下图是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变化数据表。这反映出工业革命加快了英国(  )
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
——[英]迪恩和科尔:《英国经济的增长》
A.农业的发展 B.城市化进程   
C.战胜封建主义 D.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3. 马克思进入大学后,对哲学. 历史. 文学. 外语都感兴趣,尤其专心于对哲学. 历史的学习和研究。他在毕业论文中写道:“不畏神威,不畏闪电,也不怕天空的惊雷……”字里行间充满了战斗的热情。可见,马克思能够成为伟大思想家的因素是(  )
①广泛的爱好和渊博的知识 ②远大的理想和信念 
③不懈的斗争精神 ④有志同道合的战友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4. 这部著作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作为庄严的结语,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该著作是 ( )
A.《人权宣言》 B.《共产党宣言》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联合国家宣言》
5. 19世纪中期,美国北部需要大量自由劳动力及棉花等廉价工业原料,而南部奴隶主却把几百万黑奴禁锢在种植园内,并把棉花等产品大量输往英国等欧洲国家。这反映出当时美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劳动力与生产资料严重匮乏
B.英国殖民统治仍然阻碍着经济发展
C.工业生产落后,缺乏国际竞争力
D.南北两种经济制度之间存在着矛盾
6. 下图这组群雕完成于1941年,代表了美国此前的建国150年历史中最伟大的四位总统:从左至右分别是美国国父华盛顿. 《独立宣言》起草人杰弗逊. 和平使者西奥多·罗斯福. 黑人之父林肯。林肯被称为“黑人之父”是由于(  )
A.他领导北美人民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赢得独立
B.在他的组织下颁布了1787年宪法
C.他领导了南北战争,在战争中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D.面对大危机他实施“新政”,使美国渡过了危机
7. 亚历山大二世的塑像上写着:“谨向这位勇敢改革者致敬,正是他义无反顾的行动,引领俄罗斯挥别过去,走向未来。”这是肯定了他(  )
①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②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③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 ④加强了中央集权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8. “这次改革的影响之大,被人称为法国大革命后最伟大的社会运动。因此亚历山大二世获得了‘解放者’的名号”,“这项改革”是指( )
A.法国大革命 B.拿破仑帝国建立
C.美国独立战争 D.俄国废除农奴制
9. 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亚洲强国,改革内容中最具有前瞻性和战略眼光的措施是( )
A.创办近代企业 B.加强中央集权
C.努力发展教育 D.允许土地买卖
10. 有人认为,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为蓝图,在中国推行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同等许多特点,而是机械地照搬日本的经验,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真正要义”是(  )
A.全面学习西方,全盘西化
B.进行广泛的思想宣传和动员
C.政府的重视和参与
D.推翻旧的幕府统治,建立新的天皇政权
11. 2007年3月25日,英国首相布莱尔发表讲话,纪念英国正式废除黑奴贸易200周年。在历史上被称为“三角贸易”的黑奴贸易中,英国殖民者从海外运回欧洲的主要是(  )
A. 黑人奴隶 B. 工业产品
C. 黄金. 工业原料 D. 机器设备
12. “玻利瓦尔解放南美洲”“章西女王抗英斗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等历史事件,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血腥的资本积累 B.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C.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D.二战后亚非拉的奋起
13. 下表为两次工业革命重要成果表。据表格分析,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有(  )
①美国和德国成果突出 ②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一国的范围
③涉及的领域更加广泛 ④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 如表反映了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的情况。产生变化的原因是(  )
表:美国钢铁业统计表
年份 1870 1900
企业总数(个) 808 669
产量(百万吨) 3.2 295
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B.一战的爆发
C.力学体系的建立 D.罗斯福新政
15. 1867年,英国2%最富有的人所聚敛的财富占国民总收入的40%,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体力劳动者的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39%。这反映工业革命( )
A.造成贫富差距大 B.创造巨大生产力
C.改变工农业的经济比重 D.促进资产阶级的产生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19世纪中叶,英国成为当时的世界头号强国,它的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地号称“日不落帝国”。英国由一个小岛国能一度称雄世界原因是多方面的。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列举15世纪到17世纪为英国发展做出贡献的文化. 政治领域中的杰出历史人物各一位并写出其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
(2)19世纪中叶随着经济领域技术变革的完成,英国成为当时世界头号强国。“经济领域技术变革”对应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英国首先开始技术变革的整治前提是什么?
(3)据上述问题概括英国成为世界强国的原因。
17.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材料一 克里米亚战争的惨败沉重打击了沙皇俄国的嚣张气焰,充分暴露了俄国经济. 政治和军事等方面的腐败和落后状况,成为俄国从强势地位走向衰败的重要标志。战争中,俄国军队在武器装备. 训练水平. 指挥能力等方面都明显落后于英法联军。由于缺少铁路,俄国调动军队和给养花费的时间要远远超过英法。而工业发展的滞后导致俄国海军只能以木帆船与英法军队的铁甲舰对抗。
材料二 1921年的粮食播种面积只有9 030万公顷,……粮食和原材料的短缺使俄国多数工厂无法开工。1920年的工业产值为14亿卢布,只为战前的13.8%。同年煤和铁的产量分别是870万吨和12万吨,为1917年的28%和4%。
材料三 当今中国经济工业已经占绝对主导地位,农民的历史地位不可避免地要下降。农民. 小农知识分子不愿意面对这样的现实,不接受这样的历史变化。
中国工业化被小农思想阻滞,甚至异化。工业化思想,社会化大生产在中国受排挤。最为典型的就是中国工业也被迫小农化,“责任田化”,小块化。
中国一些改革将现代企业改革为按照小农思想的要求,搞“责任田”,划小,分到个人,实现承包单干。工业经济完全不同于传统农业经济,非要把中国工业经济变成小农式的“责任田”,割裂现代工业经济的社会性. 联系性,这种做法错误,最终会导致经济失败。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阻碍不同时期中俄两国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概括两国解决上述问题的举措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和俄国为推动工业发展采取的相同做法。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分别写出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所示发明的发明人是谁。
材料二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
材料三 (美国)仅1865年至1900年,被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了64万多种……为促进科学和实用技艺的普及,对作家和发明家的著作和发明,在一定期限内给予专利权的保障……美国人第一次把专利权写进了宪法,用国家的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
——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2) 根据材料二,比较1870年与1913年英美两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说明美国经济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结合材料三,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 科技方面,英国工业界满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坐享其成的思想日益严重……在新技术成果应用方面英国日趋落后。政府在科技投入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经费少,实验设备不足,管理混乱,科技人员地位低和待遇差成为普遍现象。
——《世界通史》
(3)根据材料四,从科技层面概括导致英国经济地位衰落的原因。
(4)从美英两国经济地位兴衰的对比中,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5ABABD 6-10CDDCD 11-15CBAAA
二. 非选择题
16. (1)莎士比亚,文艺复兴。克伦威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2)工业革命,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3)思想的解放,文化的进步,先进社会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推动。
17. (1)俄国:农奴制;长期战争的破坏;农业发展水平落后。
中国:小农思想。
影响: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了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推动了中国工业发展,有利于综合国力提升。
(2)实施改革,发展经济。
18. (1)斯蒂芬森;爱迪生。
(2美国经济发展迅速,成为世界工业强国。美国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
(3)英国工业界满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坐享其成的思想日益严重;不注重新技术成果的应用;政府在科技投入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家要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