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19世纪中后期的近代中国 同步单元练习(1)(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八单元 19世纪中后期的近代中国 同步单元练习(1)(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八单元
19世纪中后期的近代中国
同步单元练习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他受命钦差大臣,后赴广东禁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他爱国情怀的真实写照。他是(  )
A.林则徐 B.邓世昌 C.海龄 D.关天培
2. 观察表格,导致表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变化表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棉纱 13.38 5.56
斜纹布 14.92 5.56
A.通商口岸的开放 B.小农经济的破产
C.纺织工业的发展 D.协定关税的影响
3. 2018年4月11日,英国坎特伯雷拍卖行将一件疑似中国圆明园流失的珍贵文物“青铜虎蓥”(见下图)进行拍卖,并将当年参与________联军“火烧圆明园”. 劫走该文物的一名英国海军上校的家信公之于众。材料中的“参与________联军”中的空格处应该填写(  )
A.德意 B.俄奥  C.英法 D.美日 
4. 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中英《南京条约》 B. 中俄《瑷珲条约》
C. 中俄《北京条约》 D. 中日《马关条约》
5. 太平天国运动中,太平军英勇抗击“洋枪队”的进攻,在慈溪的一次战斗中击毙了“洋枪队”统领:(  )
A. 戈登 B. 贝尔 C. 华尔 D. 道尔
6. “邓世昌毅然下令. 开足马力,直冲敌舰,决心与敌人同归于尽。”有此场景的史实是( )
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黄海大战 D.义和团运动
7. 读下表,与这些报道直接相关的事件是(  )
某年7月日本《朝日新闻》报道题目统计表
时间 题目 时间 题目
11日 《清国商人归国》 28日 《清国公使馆员回国》
21日 《袁世凯归国》 29日 《支那人归国》
27日 《有七十一名支那人回国》 31日 《清国公使馆和领事家族归国》
A.中英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第二次世界大战
8. 反抗外来侵略历来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主题之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反抗外来侵略的史实中,表达了中华民族凛然气节的事件是(  )
A.戚继光抗倭
B.太平军打击洋枪队
C.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D.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
9. 下图是某一条约签订的情景,该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 主权丧失最严重. 精神屈辱最深沉的不平等条约。它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0. 某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中,搜集了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史实是( )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制造的军舰 汉阳铁厂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11.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中间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中国近代首先实践“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2. 如图所示企业的创办(  )
A.推动了近代工业发展
B.掀起了实业救国浪潮
C.宣告了工业体系形成
D.实现了独立发展目标
13. 列强的侵略,使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之路。下列事件中,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对中国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4.初二某班同学举办以“近代化探索”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下列选项与此相符的是 (  )
①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 ②邓世昌血染黄海
③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 ④康有为组织公车上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 1898年6月,光绪皇帝在诏书中说:“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与创办京师大学堂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从1840年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间,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五次侵华战争,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1)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进行的第一次较量是指哪一次战争?
(2)中国近代史不仅仅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一部英勇的中国人民的抗争史。你对其中哪一次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或对哪一位爱国志士印象最深?从中受到了哪些教育?
(3)从这部屈辱史中,作为一名爱国者,你看到了清政府的本质是怎样的?
(4)面对列强步步侵略,清政府的统治日益腐败,假如你是当时的一名学生,为改变中国当时的命运,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国初期历年新注册厂数(不包括矿山,单位:家)
年份 1912 1913 1914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工厂数 17 37 37 50 33 34 29 23
材料二 1915年,荣氏兄弟集资30万银元在上海创办申新纺织公司,建立申新纺织第一厂,荣氏兄弟占股60%,由荣宗敬任总经理。后来公司不断发展,从1家厂逐步扩大到9家厂,但随后遭受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政府的双重压榨,濒临瘫痪。新中国成立后,该厂曾成立过股份公司,1955年实行公私合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当时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概括出荣氏家族企业的发展轨迹。并依据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艰难曲折的主要原因。
(3)通过上述材料及问题,谈谈你对“实业救国”道路的看法。
1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在中国近代,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 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
材料二
材料三 在民族危机日趋深重和康有为屡次上书警世之下,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史称戊戌变法。
材料四 2008年5月26日,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抵达南京,27日上午拜谒了中山陵,缅怀孙中山先生。
材料五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思想;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1)材料二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什么重大事件?此事件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三中所提的戊戌变法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3)材料四中提到的孙中山先生,为什么说他是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
(4)根据材料五回答,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什么?
(5)中国的近代化探索艰难起步,曲折推进,这对你有何启示?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5ADCBC 6-10CCCDA 11-15AABCB
二. 非选择题
16. (1)中英鸦片战争。
(2)斗争如;太平军抗击洋枪队;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林则徐的虎门销烟;甲午中日战争的黄海战役。爱国志士如:林则徐. 关天培. 左宗棠. 邓世昌. 徐骧等。主要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得失,敢于同封建统治者. 外国侵略者作坚决斗争等精神教育。
(3)政治腐败,经济军事落后,对外妥协对内残酷镇压。
(4)首先应努力学习各种文化知识,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然后宣传革命思想,痛斥清政府的卖国行径和帝国主义的侵略罪状,组织起最广大的中国人民发动革命斗争,推翻清朝的统治,赶走帝国主义。
17. (1)发展情况:民族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原因: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辛亥革命的促进作用;有识之士的倡导;“实业救国”成为社会思潮。
(2)轨迹:创办—发展—衰落—再发展。
主要原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内受封建主义. 外受帝国主义的压迫。
(3)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本主义没有发展前途,民族工业受到外来资本主义的压制举步维艰,“实业救国”的道路行不通。(言之有理即可)
18. (1)洋务运动,自强和求富或维护清朝统治
(2)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
(3)成立了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以三民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是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4)民主与科学
(5)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解救中国;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斗争精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