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同步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促进了机器制造、冶金、采矿等一系列工业部门的技术革命的是( ) A.电力的广泛应用 B.纺织机器的发明 C.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D.耐用电灯泡的发明 2. 从1801年到1851年,英国制造业的就业人数从140万人增加到320万人。导致这一变化的历史事件是英国( ) A.文艺复兴 B.资产阶级革命 C.工业革命 D.宪章运动 3. 今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关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认识正确的有( ) ①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锐利的思想武器 ②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科学依据 ③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④为如何改善资本主义提供了依据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4. 一百多年来,不同肤色的劳动者用不同的语言,用同样的旋律,唱着《国际歌》,它的诞生与哪次运动有关( ) A.巴黎公社 B.宪章运动 C.十月革命 D.里昂工人起义 5. 美国内战爆发后,林肯说:“我在这场斗争中的最高目标是拯救联邦而不是拯救或摧毁奴隶制。”材料中“拯救联邦”的含义是( ) A.摧毁英国殖民统治 B.建立联邦制共和国 C.维护国家统一 D.解放黑人奴隶 6. 图表比较是学习历史知识、探究历史问题的一种方法。某同学学习了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的内容后,制作了如下表格。对比有误之处是( ) 内容 项目 独立战争 南北战争 开始时间 1775年 1861年 重要文献 《独立宣言》 《宅地法》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领导人 华盛顿 林肯 共同性质 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 A.开始时间 B.重要文献 C.领导人 D.共同性质 7. 据1859年调查,俄罗斯有男性农奴2 300万人,其中约有1 280万人是皇室的农奴,属于国家所有;1 020万人是大地主的农奴。所以所谓农奴解放,至多也不过是解放了农奴的身体束缚,而经济的束缚却比以前更加紧了。材料强调了俄国农奴制改革( ) A.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充足劳动力 B.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C.对农奴有一定的掠夺性和欺骗 D.遇到很大阻力 8. 习近平在天津考察时曾指出:“民生没有终点,只有新起点。”19世纪60年代,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关注的民生问题是( ) A.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B.努力发展近代工业 C.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D.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9. “……当日本在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文中的“社会变革”是指( ) A.武装倒幕 B.明治维新 C.签订《美日亲善条约》 D.迁都东京 10. 日本明治维新对世界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 ) A.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B.促进了社会进步 C.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道路 D.摆脱了民族危机 11. 17世纪的某一天,一位船长进行他们的“三角贸易航程”,请问他从非洲运到美洲的会是什么呢( ) A.烟草 B.黄金 C.武器 D.黑奴 12. 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是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下列图片中的人物是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英勇战将,有关他们的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 ①图一和图二中的人物都是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 ②三者都领导人民完成了民族独立和解放 ③都属于亚非拉美的民族独立运动 ④图三中的人物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13. 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是( ) A.电的发明和应用 B.化学工业的兴起 C.石油工业的兴起 D.钢铁工业的发展 14. 对下图中甲线、乙线及乙线超过甲线原因的分析,都正确的是( ) A.甲线为英国;乙线超过甲线的原因是第一次工业革命 B.乙线为美国;乙线超过甲线的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C.甲线为美国;乙线超过甲线的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D.乙线为英国;乙线超过甲线的原因是第一次工业革命 15. 19世纪中期以后,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化教育,法国和德国最早建立起国家教育体系。从1870年开始,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大众化教育在欧洲开始推广的直接原因是( ) A.殖民扩张的需要 B.欧洲国家争夺霸权的需要 C.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D.资产阶级革命浪潮的推动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历史证明:科技创新是引领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但也会产生消极影响。请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煤的大规模开采和使用,推动了工厂的开办和蒸汽机的运转,但方面人们生活的同时,又释放出大量烟尘。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18世纪,伦敦上空出现烟雾现象,造成植物枯死。晾晒的衣服变黑,即使白天也需要人工照明,甚至还造成许多居民患病或死亡。 请回答: (1)材料一揭示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历史发展间的关系。请各举一典型史实说明结构图中“自然科学”“思想解放”“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具体表现。 (2)材料二中的①提到了哪些成果是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材料二中的②反映的历史现象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这一历史现象的出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三表明英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 (4)根据上述学习和探究,你认为要实施科技创新应注意哪些问题? 17. 纵观中外历史,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社会制度的变更、民生问题的解决等都是国家得以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历史发展的重要主题.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17-19世纪,美国、英国、法国、俄国、日本,这五个国家实现民族解放或变更社会制度的重大历史事件各是什么?上述五国伙同其他国家曾对中国发动了什么战争,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20世纪上半叶,中国人民为了推翻剥削压迫,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进行了诸多实践.其中哪次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19世纪60年代,俄国和日本在改革中对于土地问题分别采取了什么具体措施? (4)20世纪50年代,中国为解放农民土地问题,消灭封建剥削制度,采取了什么措施? (5)我们青少年为了中国的发展应该怎样做?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美国工业革命初期,大部分机器是从英国购买的,但是美国在引进英国先进技术和设备时,不是简单地照搬和模仿,而是加以创造性地改进,从而能迅速研制出更为先进的机器,这成为美国工业革命的一大特点。1790年,美国第一届国会就通过了《专利法案》,1836年制定了《专利法》,成立了专利局,使发明人的利益得到有效保障。此外,美国最先采用和推广了机器零部件的标准化生产方法,使这些机器零件可以通过通用互换,降低了机器的生产成本。 材料二 工业革命初期,德国一方面积极引进英国先进技术,另一方面努力发展教育,以尽快提高国民文化素质,赶超世界科技先进水平。这些改革取得巨大成功,国民科学文化水平普遍提高,还普遍培养出一大批像西门子那样的集企业家、科学家和工程师于一身的优秀……到70年代工业革命结束时,德国不仅在生产技术上消除了与英国的差距,而且在电气、化学等新兴工业方面超过了英国,走在了世界前列。 (1)美国工业革命具有什么特点? (2)德国工业革命走在世界前列的因素有哪些? (3)以上材料反映了当时世界的潮流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CCCAC 6-10DCDBC 11-15DDABC 二、非选择题 16. (1)建立牛顿力学体系。文艺复兴或启蒙运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或美国独立战争后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发表《共产党宣言》或成立巴黎公社。 (2)第一次工业革命:铁路.轮船.钢铁材料等。明治维新时期或1868年以后。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人民素质;有利于日本发展。 (3)环境污染问题。 (4)角度一: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氛围,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解放思想.实行改革开放等。 角度二:避免科技创新带来的消极影响,如避免侵略扩张.避免国际战争.避免国内动荡等。 角度三:注意环境污染,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7. (1)美国独立战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辛亥革命;新中国的成立。 (3)农民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 (4)土地改革。 (5)努力学习,准备着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18. (1)不是简单地照搬和模仿,而是创造性地改进。 (2)引进先进技术、努力发展教育。 (3)科学技术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