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同步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对立的营垒。杜鲁门把世界分为“两个对立的营垒”的标准是( ) A.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B.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 C.是否推行霸权政策 D.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2.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施“冷战”政策。“冷战”政策的内容不包括( ) A.封锁与遏制 B.稳定资本主义 C.遏制共产主义 D.发动战争 3. 如图漫画反映的主要史实是( ) A.马歇尔计划 B.美苏争霸 C.德国的分裂 D.冷战的开始 4. 下图中的“共同点”处错误的是( ) A.都只针对欧洲地区 B.都是在大国主导下建立的 C.都形成于大战后 D.初期都稳定了世界局势 5. 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对表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20世纪5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 国家 联邦德国 意大利 法国 英国 美国 日本 增长率(%) 6.7 5.6 5.3 2.9 3.5 9.6 A.美国丧失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B.英美经济发展相对缓慢 C.日本经济发展速度居各国之首 D.联邦德国是西欧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 6.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后……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为此,欧洲国家( ) A.加强军事合作 B.与苏联展开对抗 C.逐渐走向联合 D.寻求美国的援助 7. “日本战败后被炸为废墟,但是呢,它还是留下了明治维新以来百年发展的底子,像科学技术人才,还有一些学习西方的、搞工业化的东西。”这段话表明二战后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是( ) A.美国实施全方位的扶植政策 B.根据本国实际,适时调整政策 C.本身的经济发展基础比较好 D.制定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加入国际竞争体系 8. “赫鲁晓夫迈着笨拙的步子急急忙忙地去追赶美国,结果以出丑告终。”赫鲁晓夫改革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以出丑告终”的根本原因是( ) A.个人崇拜风气依然盛行 B.改变了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C.改革重点放在重工业上 D.没有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 9.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东欧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先后进行了改革。其中改革成就较为突出的国家是( ) A.匈牙利 B.联邦德国 C.苏联 D.日本 10. 下列属于1991年苏联解体原因的是( ) ①马克思主义已经不适应苏联的发展 ②斯大林模式造成苏联社会矛盾尖锐 ③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 ④以美国为首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结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1. 如图所示,框内的一系列事件反映的主题是( ) A.?亚洲独立与振兴??????????????B.?欧洲复兴之路????????????????? C.?非洲独立浪潮?????????????????D.?拉美独立运动 12.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通过贩卖黑人奴隶、掠夺资源,给非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二战后,非洲人民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的标志是( ) A.?印度独立?????????????????????????B.?埃及独立????????????????????????? C.?纳米比亚独立????????????????D.?古巴独立 13. 联合国大会通过巴勒斯坦地区“分治”的决议是在(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C.第一次中东战争后 D.第二次中东战争后 14. 英国议会通过《印度独立法案》,宣布……在印度境内成立两个独立的自治领:印度和巴基斯坦。印度独立于( ) A.1859年 B.1947年 C.1960年 D.1990年 15. 张明同学以“二战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独立与振兴”为题作探究性学习,以下是他得出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①二战后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诞生了大批独立国家 ②印度独立后大力发展科技,成绩卓著 ③巴拿马为收回运河主权,和美国进行了长期的斗争 ④非洲国家独立后纷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电影《我们热爱的家园》是美国1950年拍摄的一部宣传名作。影片描述了一个法国小镇的战后生活。最初,在二战中被摧毁的小镇难以摆脱战争的痛苦。直到获得美国的财政援助,儿童才回到了学校,工厂才恢复了生产,小镇居民才可以正常地购买食物。 材料二 漫画一《美国最新式战车》 (1)上述材料均涉及了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一、二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认识有何不同? 材料三 漫画二《黄鼠狼给鸡拜年》 (注:“黄鼠狼”指美国;“鸡”指西欧各国) 材料四 马歇尔计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计划于1947年7月正式启动,并整整持续了4个财政年度之久。在这段时期内,受援国总共接受了美国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多种形式的援助合计130多亿美元。 (2)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漫画二的合理与不合理之处。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赫鲁晓夫在1957年提出三四年内苏联的人均肉类、牛奶、黄油产量赶上美国的目标,为此不顾苏联的气候条件,要求各地都来扩种玉米以增加饲料。结果很多地方因气候条件恶劣造成玉米歉收,其他粮食作物也由于播种面积减少而减产。 材料二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由于军备竞赛和改革停滞,生产效率和经营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较大的提高。 材料三 1985年,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认为苏联必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和改造,提出了“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并开始进行经济改革。1986—1988年,苏联经济不但没有加速发展,相反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仅为2.8%,低于1980—1985年的3.2%。戈尔巴乔夫认为,现行政治体制是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1)从三则材料可以看出,苏联三位领导人当时改革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 (2)从三则材料可以看出,他们各自的经济改革有哪些缺点?共同的不足是什么? (3) 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哪些?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采矿业和种植园农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人们最初企图奴役美洲的印第安人,但他们一般难以管理。这个问题在16世纪时由于非洲黑人的输入而得到解决。 ——摘自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我们恢复了我们原有的尊严,维护了我们的权利;我们宣誓:永远不把我们的权利委弃络任何强国。 ——《海地独立宣言》 材料三 一些工业发展的城市和工矿区人口密集、物流量大,煤的燃烧量急剧增加,大气污染的环境问题不断发生。如1873、1880、1882、1891、1892年,英国伦敦多次发生可怕的有毒烟雾事件。 ——刘少康编著《环境与环境保护导论》 (1)材料一反映了奴隶贸易兴起的原因是什么?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奴隶贸易对非洲和欧洲的影响。 (2)材料二反映的事件发生在什么时候?其历史意义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英国伦敦出现了怎样的问题?依据材料,分析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DAAA 6-10CCDAD 11-15CCBBA 二、非选择题 16.(1)马歇尔计划。 材料一:马歇尔计划有利于欧洲经济的恢复,促进了欧洲的发展; 材料二:马歇尔计划使得欧洲受到了美国的控制。 (2)漫画是对美国马歇尔计划的讽刺。 不合理之处:马歇尔计划由美国一家主导,西欧国家总体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对计划几乎无发言权,是美国遏制苏联、发动冷战的经济工具。 合理之处:马歇尔计划是二战后美国对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有利于欧洲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7.(1)赫鲁晓夫:农业;勃列日涅夫:重工业; 戈尔巴乔夫: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2)各自缺点:赫鲁晓夫提出的目标不切实际,不顾自然条件的差异推行种植玉米,使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勃列日涅夫与美国争夺霸权,进行军备竞赛,导致经济停滞不前,人民不满情绪高涨。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没有实现“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经济增长率下降。共同的不足:没有真正解决因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僵化而导致的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和人民生活水平下降问题。 (3)①历史原因: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和一些政策上的失误。 ②现实原因(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政治体制改革。 ③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等。 18. (1)印第安人的反抗和被屠杀,无法为美洲殖民地采矿业、种植园主提供足够劳动力。对非洲:黑奴贸易使非洲丧失近亿精壮劳动力,极大制约了非洲发展,造成了非洲的长期贫困与落后。对欧洲:黑奴贸易是血腥的资本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1804年;鼓舞了拉美人民的反殖民斗争,揭开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序幕。 (3)环境污染问题;工业发展,工厂大量出现,煤炭的使用,城市化等;(或工业化带来大量的工业污染,城市化带来的人、物的集聚带来了环境污染等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