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同步单元练习 (2)(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同步单元练习 (2)(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同步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18世纪的英国恰好是煤炭价格低廉而人力成本昂贵的国家。在逐利的工厂主看来,推广机器生产可以利用廉价的煤炭替代昂贵的劳动力,从而产生更大的利润。”据此可知工厂主推广机器生产的原因是(  )
A.煤炭资源缺乏 B.劳动力较丰富 
C.海外市场广阔 D.追逐更大利润 
2. 1841~1846年,英国取消了605种商品的进口税,降低了1035种商品的进口税。导致英国采取这些措施的根本原因是(  )
A.工业革命的完成 B.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C.殖民帝国的形成 D.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3.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这一理论就是(  )
A.人文主义 B.马克思主义 
C.理性主义 D.列宁主义
4. 马克思曾热情地称颂道:“英勇的三月十八日运动是人类从阶级社会中永远解放出来的伟大的社会革命的曙光。”马克思在此强调的是巴黎公社( )
A.成立的历史背景 B.重要的历史地位
C.领导的公仆意识 D.失败的经验教训
5. 1860年,美国政局的变动使南、北两种制度的斗争由土地问题上升为政权问题。这一“变动”是指 (  )
A.废奴运动高涨 B.林肯当选总统
C.南方宣布独立 D.黑奴获得解放
6. “如果这个国家可以分裂为两个,就可以分裂成3个、4个、6个、12个,林肯政府发动战争的理由是,南方违背了国家的统一,违背了宪法和多数人统治的原则。”这段话表明美国南北战争的目的是(  )
A.废除黑人奴隶制 B.维护宪法权威
C.建立世界霸权 D.维护国家统一
7. 下列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明显不同于其他三国的是(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俄国
8. 1861年一个俄国官员评价农民的变化时说:“人们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与以上评论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
C.美国独立战争 D.中国洋务运动
9.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为顺应时代潮流,世界上许多国家不约而同地进行了改革或革命。某班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并得出结论,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俄国废除农奴制 彻底消除了封建残余
B 中国洋务运动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 日本明治维新 是一次资产阶级改革
D 美国南北战争 实现了美国的独立
10. 《全球通史》中写道:“(明治维新的领导者)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文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西方文明指( )
①天皇制度 ②科学技术 ③生活方式 ④学校教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 下列四副示意图中,反应“三角贸易”的是( )

A B

C D
12. “他有一颗坚强的心、不获胜利不罢休的意志。他在革命中解放了奴隶,团结群众发挥了聪明才智,打垮西班牙殖民者,解放了南美北部的六个国家。他还为拉美国家间的团结、社会的发展竭尽了自己的心血。他为拉丁美洲立下了丰功伟绩,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后世的敬仰。”“他”是(  )
A.华盛顿 B.圣马丁 C.章西女王 D.玻利瓦尔
13. “这项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更明亮的‘眼睛’,而不再害怕大自然的黑暗。”最适合这项发明的一个标题是(  )
A.信息时代的到来 B.蒸汽时代的到来
C.电气时代的到来 D.理性时代的到来
14. 诺贝尔凭借自己的发明,获得了巨大的财富,他逝世后,根据遗嘱,他的大部分财产用来奖励“为人类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其在军事、工程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的发明是(  )
A.飞机 B.炸药 C.汽车 D.电动机
15. 18世纪70年代,英国城乡人口比例为1∶2,19世纪初这一比例上升为2∶3,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圈地运动使农民涌入城市 B.工业革命使城市化进程加快
C.“日不落”殖民帝国建立 D.城市大量吸收外来移民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统计,1788年,在英国142个棉纺织厂中,有女工3.1万人、童工2.5万人。1835年,英国棉纺织业雇佣童工9.5万人,占全部工人的43.3%,雇佣女工11.9万人,占全部工人的54.3%。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回答: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棉纺织工厂雇佣工人具有什么特点?
材料二 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1832年,英国对选举制度进行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参加政权的机会。但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妇女被排斥在选民之外。此后,英国工人阶级和劳动妇女通过斗争不断争取自己的政治权利。1836年开始的宪章运动,其核心内容是工人阶级要求获得普选权。1867年,部分城市工人获得了选举权。1886年,全国60%的成年男子获得了选举权,但是妇女无选举权。在妇女争取与男子相同权利的女权运动推动下, 1918年,国会通过《全民代表法案》,英国妇女开始有条件获得选举权。后来,又制定了男女平等选举法,降低了女性选民的年龄门槛等,实现了两性政治权利基本平等。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世纪初期至20世纪初期,促进英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妇女选举权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17. 不断深化改革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然选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颁布变法令规定:废除土地国有制,全面实行土地私有制,土地可以自由买卖.这样就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白寿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农民赎买份地的赎金,比当时的地价还高.原来农民取得的份地,按当时的市价,总值约6.5亿卢布,而他们后来实际付出的却不少于20亿卢布。
——《世界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 经济方面,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原有土地政策,许可土地买卖,…社会文化方面,提倡“文明开化”,提倡学习西方社会文化及习惯,翻译西方著作。
材料四:中国农村改革的结果完全是个奇迹.粮食生产的年增长率从1957﹣1978年间的2.1%提高到了1979﹣1984年间的4.9%.农民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人民币134元提高到1983年的310元和1987年的4633元。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2)材料二、三反映的是那两次社会改革?这两次改革对两国产生的相同积极作用是什么?
(3)材料四中我国的“农村改革”指什么?根据材料概括其历史作用.
1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的面貌。
材料二 在这次革命的推动下,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工业生产取得了巨大飞跃。1870-1900年间,世界工业总产值增长了2倍多,交通运输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是指什么?这次“变革”最重要的发明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革命”是指什么? “交通运输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是从哪两种交通运输工具的发明开始的?
(3)以上两次革命分别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4)两则材料说明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DABAB 6-10DDBCC 11-15DDCBB
二、非选择题
16.(1)工厂大量雇佣女工和童工。
(2)工人阶级和广大妇女权利意识的增强;工人阶级和广大妇女不断斗争的结果;英国宪章运动和女权运动的推动;就业提高了妇女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资产阶级维护统治的需要等。
17. (1)实行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2)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或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相同积极作用:使两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大意正确即可酌情给分)
(3)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作用: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迅速增加。
18. (1)工业革命,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发明。
(2)第二次工业革命,汽车和飞机问世。
(3)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确立对世界的统治,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形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重视科学技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