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改革开放的起步 同步单元练习 (2)(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改革开放的起步 同步单元练习 (2)(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改革开放的起步
同步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2020年9月,第七批在韩烈士遗骸被接回沈阳烈士陵园隆重安葬。这些英烈牺牲于(  )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抗美援朝战争 D.抗日战争
2. 1950年冬,湖南省动工建水塘9.8万多个,修堤坝2.2万多座,修沟渠4 000多千米,受益田地750万亩。辽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1 000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种上花生和棉花。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26.9%。这说明(  )
A.土地改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
C.新中国成立使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
D.改革开放使农村经济日渐活跃
3. 2017年12月24日,我国首款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在广东珠海成功首飞,这是我国工业领域的又一重大成果。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工业成就是(  )
A.大庆油田建成投产
B.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4. 下列对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B.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C.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这部宪法充分表达了人民的意志
5. 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说:“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一方面自然离不开民族独立和中国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是他真正把中国的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进入到国家活动中去,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6. 中共八大以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这次会议(  )
A.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B.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决定要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D.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7. 在“文化大革命”的10年中,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核技术、人造卫星、运载火箭等尖端科学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这是广大干部群众抵制错误艰辛努力的结果
B.“文化大革命”极大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C.“文化大革命”没有影响到科学技术的发展
D.没有“文化大革命”就没有科学技术的发展
8. 右图一文发表于1978年5月11日的《光明日报》,文章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而引发了广泛而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实现中国共产党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这一“伟大转折”是指(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9. 1979年6月,北京前门大栅栏街道办事处干部尹盛喜,在政策支持下辞职,创办了北京大碗茶青年茶社。这一史实最有助于研究我国的(  )
A.社会生活变迁 B.家庭联产承包 
C.现代企业制度 D.经济体制改革
10. 1992年,呼和浩特市成为对外开放城市。这件事属于下面对外开放进程图中的(  )
A.有重点开放阶段 B.由点到线阶段 
C.点线面结合阶段 D.全方位开放阶段
11. “壮族三月三”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西将“壮族三月三”确定为假期,自治区内全体公民放假2天。这些做法(  )
①提高了壮族在其他民族中的地位 
②体现了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 
③实现了少数民族地区协调发展 
④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12. 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对“一国两制”这一历史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
A.一国就是一个独立的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B.一国就是一个统一的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C.两制就是两种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
D.两制就是两种制度,即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3. 赵老师在讲授“祖国统一”这一专题时,设计了如下思维导图,其中,方框中的内容应是(  )
A.一国两制  B.国共合作
C.和平共处  D.统一战线
14. 20世纪50年代初,周恩来说:“解决中缅边界问题应该加快步伐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当然不扩张,但人家不信,所以要用实际行动使他们慢慢相信。”为此中国政府(  )
A.加强中苏友好,捍卫社会主义阵营
B.重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
C.倡导多边外交,建立新型区域合作组织
D.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加强同亚非各国联系
15. 下图是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的新闻照片。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乔副部长开心大笑是因为(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日恢复邦交正常化
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香港回归祖国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材料 朝鲜战争大事记(1950年部分)
时间 主要内容
6月25日 朝鲜内战爆发
6月27日 美国政府发表声明,公开宣布武装入侵朝鲜,干涉朝鲜内政,并命令其海军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任何对台湾的进攻
8月27日 美国F-51型军用飞机2架,侵入安东市(今辽宁丹东市,中国东北鸭绿江畔城市)浪头机场上空,扫射2分钟,打死机场工人3名,打伤19名,击毁卡车2辆
8月29日 美军飞机4架沿宽甸拉古哨、长甸河口、古楼子(均系鸭绿江中国一侧地区)一线扫射,打死渔民4人,打伤7人
9月15日 “联合国军”在朝鲜半岛西海岸仁川港登陆,开始大举北犯
9月22日 美国B?29型轰炸机1架,侵入宽甸拉古哨上空侦察,继而飞抵安东市区上空,在振安路一带投炸弹12枚,炸死居民2人,炸毁房屋28间,震坏800余间的屋瓦和玻璃,炸毁菜田3 330平方米
10月1日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致中国政府求援信函:我们不得不请求……给予我们以特别的援助,即在敌人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的情况下,极盼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援助我军作战
10月7日 美军大举越过三八线,向平壤推进
(1)根据以上大事记,概括中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决策的主要背景。
(2)请列举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国内、国际意义各一点。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17.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材料一 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听说深圳治安比过去好了,跑到香港去的人开始回来,原因之一是就业多,收入增加了,物质条件也好多了,可见精神文明说到底是从物质文明来的嘛!
材料二 1984年,国家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1985年,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初,中央又决定将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全部对外开放,同已经开放的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等连成一片,形成环渤海开放区。同一年,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也建立起来。1992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长江沿岸的芜湖、九江、岳阳、武汉和重庆5个城市。
(1)我国设立经济特区开始于哪一年?最早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哪些?分布在哪两个省份?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现如今我国已形成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对外开放历程的特点。
18.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几千年来,各民族生生不息,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统一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统一更是国家振兴的重要前提。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百年沧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祖国统一大业稳步推进,中华民族逐步实现了伟大复兴。
(1)西藏和新疆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哪个朝代,西藏和新疆正式成为了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清朝时,统治者在西藏和新疆分别设置了什么机构进行管理?
(2)近代中国的腐败无能,导致香港一点点被殖民者侵占。香港从哪一条约开始被哪国殖民者侵占?
(3)历史上台湾两次回归祖国,第一次在古代,第二次在近代。明清时期,台湾因为谁重回祖国的怀抱?近代史上台湾在哪一历史事件后重回祖国的怀抱?
(4)造成祖国大陆与台湾再次分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现在,我国处理海峡两岸关系的原则是什么?
(5)综上所述,关于“统一”你有哪些认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CABBB 6-10AACDD 11-15BBABA
二、非选择题
16.(1)美国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干涉中国内政;新中国领土主权遭受侵犯;新生的人民政权受到威胁;美国侵犯了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朝鲜政府请求援助。
(2)国内:保卫了国家独立;为我国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国际:打乱了帝国主义扩大势力范围的战略部署;捍卫了亚洲与世界的和平。
(3)战争的正义性;中朝军队的精诚团结、浴血奋战;军事指挥得当;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等。
17.(1)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广东、福建两省。
(2)反映的问题:对外开放的区域在不断扩大。开放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3)从沿海的经济特区开始,逐步向内地推进。
18. (1)西藏:元朝时;新疆:西汉时;西藏:设置驻藏大臣;新疆:设置伊犁将军。
(2)《南京条约》;英国殖民者。
(3)郑成功;抗日战争的胜利。
(4)原因: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退守台湾,造成台湾至今与祖国大陆分离;原则:“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5)统一是中华民族发展的主流,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统一是发展的前提;国家强盛是国家统一的保障等。(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