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科学教案总序号:?????备课日期:????????上课日期:课题:3.7.1地形和地形图主备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常见的五种地形,能说出各地形的特点;2.知道地图中各地形的表示方法,能初步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方法;3.了解山地中的各地形部位名称,能结合等高线的分布特点来判断地形部位;??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学的方式,仔细读图,认识常见的五种地形;2.通过观察与比较,将等高线地形图与各地形部位联系在一起,相互判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自学地形的特点,树立自学的意识,提高自学的能力;2.?通过读图,培养严谨细致的观察能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能读懂常见的等高线地形图;重点:能结合等高线的分布特点来判断地形部位难点:初步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图片】欣赏各种地形照片二、新课教学,探究新知——板书:地形和地形图(一)地形的类型【提问】你知道地球表面主要有多少种地形?S:高原、盆地、丘陵、平原、山地。??自学:高原、盆地、丘陵、平原、山地各有什么特点?【自学分享】各地形特点1、山地:海拔较高,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T:①什么叫海拔?②什么叫相对高度?答:①海拔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平均海平面的垂直距离;②两个地点的绝对高度之差。Flash:海拔和相对高度的介绍;练一练:海拔和相对高度2、高原:海拔较高,500米以上,顶面较大,相对高度(起伏)较小。3、平原:海拔较低,200米以下,地面宽广、平坦,相对高度小。4、丘陵:有高有低,海拔200-500米,相对高度在1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不大。5、盆地:周围为山脉,四周高,中间低。(图片:盆地)小结:各地形特点。【思考与讨论】你知道你们的家乡是属于哪一种地形呢?这样的地形对当地的经济有何影响?简单讲讲你的理由。(二)等高线地形图【提问】那么不同的地形是如何绘制在地图上呢?【活动】山峰模型【视频】等高线绘制示意图【定义】等高线: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T:如果俯视观察等高线,呈什么形状?——闭合曲线。【介绍】实际上是将不同高度的等高线投影到同一个平面上来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形。T:相邻两条线的高度差相等,等高线越密反映了高度有什么特点呢?S:等高线较密处表示陡坡,等高线较疏处表示缓坡。T:山地的不同部位,等高线的形态也不一样。【读图】在等高线地图上如何表示山顶、鞍部、山脊、山谷、峭壁?【思考】地形与等高线特点上有何对应关系?【习题巩固】?三、课堂小结【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哪些知识呢???上课教师修改:?【板书设计】??【作业布置】1、作业本B本?P31-322、课时特训?P53-54?????【教学反思】:?七年级科学教案总序号:?????备课日期:????上课日期:课题:3.7.2地形和地形图主备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常见的几种外力作用;2.能区分不同外力作用导致的地形结果;3.知道不同的地形都是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共同的结果;??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和视频,了解不同外力的作用形成了不同的地形;2.通过小组合作与讨论,认识到不同的地形都是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共同的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读图,培养严谨细致的观察能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通过学习常见的外力作用,能解释你的家乡某地形的形成原因;重点:能区分不同外力作用导致的地形结果难点:区分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不同结果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引入新课【练习】1、连线:各地形有什么特点?2、判断:依据等高线的分布特点,判断该处属于山地的那个部位?3、练习【提问】各种地形外貌都是如何形成的呢?二、新课教学,探究新知——板书:地形的变化【图片】喜马拉雅山和雅鲁藏大瀑布,你知道它们是怎么形成的吗?【思考与讨论】1、如果你的家乡在平原,它平坦的地形是如何形成的?2、如果你的家乡在山区,山上的沟谷是怎样形成的?小结:地形的形成,既有外力作用,又有内力作用。【思考】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内力的存在?地壳运动(褶皱、断层等)、火山、地震......小结:内力作用的结果——地球的内力作用产生了高山、高原、盆地或低谷,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视频】外力作用对地表的影响【介绍】1、在降水比较丰富的湿润地区,流水对地表形态影响最大:流水的搬运作用、泥沙的沉积作用、流水的冲刷作用、流水的溶蚀作用补:资料卡——三角洲的形成2、风的吹蚀和沙的沉积会形成风蚀城堡和沙漠。3、在高寒地区,在冰川移动的作用下会形成角峰和冰斗谷。【讨论】1、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因素主有有哪些?S: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等。2、在我们家乡,导致地形变化的主要外力因素有哪些?请通过野外考察或查阅资料的方式加以证明。【思考】地球表面的形态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那么哪种力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呢?答:就全球而言,内力的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居主导地位,而在局部地区,外力作用也可能居于主导地位。【总结】地形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力作用主要是削低高山,填平深谷,使地表处于平坦。??内力作用使地面形成高山、深谷、高原。?三、课堂小结【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哪些知识呢???上课教师修改:?【板书设计】??【作业布置】1、作业本A本?P31-322、课时特训?P54-55?????【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7.1 地形和地形图.docx 3.7.2 地形和地形图.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