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上科学预习第二阶段测试选择题(每一小题2分,30题,共60分)1、鲫鱼、虾、蟹、蚌都生活在水中,若将它们分成两类,其依据是()A.是否用肺呼吸B.有无脊柱C.体温是否恒定D.是否胎生2、爬行动物覆盖着鳞片或甲,其作用是()A.有利于运动B.保护皮肤C.有利于防御敌害D.防止体内水分蒸发以及保护作用3、渔民在海中捕到了一条“美人鱼”,发现它有脊柱,腹部有乳头,是胎生、哺乳的。船上有人认为它是国家保护动物儒艮,便把它放了。“美人鱼”是()A.鱼类B.鸟类C.哺乳类D.爬行类4、有人说:“鸟的全身都是为飞行设计的“,下列与这句话无关的选项是()A.流线型体型B.卵生C.双重呼吸D.胸肌发达5、下列各种无脊椎动物中,身体由一个细胞组成的是()A.涡虫B.变形虫C.水母D.蛲虫6、在生殖过程中,不会向体外散布孢子的植物是()A.裸子植物B.蕨类植物C.苔藓植物D.藻类植物7、秋游时,发现山上有一种植物,这种植物植株高大,结有种子,但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这种植物属于()A.苔藓植物B.蕨类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8、在七个生物分类等级中,比“目”高一级和低一级的单位分别是()A.纲、属B.科、门C.纲、科D.科、纲9、下列不属于我国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而采取的措施是()A.建立濒危动物繁殖中心B.建立自然保护区C.颁布相关法律法规D.盲目引进外来物种10、下列固体不属于晶体的是()A.食盐B.硫代硫酸钠C.玻璃D.冰11、把正在熔化的冰放在0℃室内()A.冰继续熔化B.水结成冰C.冰不熔化,水不结冰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12、对于公式ρ=m/v的物理意义,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物质的密度与其质量成正比,质量越大密度越大B.物质的密度与其体积成反比,体积越大密度越小C.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密度是确定的,与其质量多少或体积大小无关D.以上说法都不对13、如图所示的三支温度计,其中一支刻度不准确,甲放空气中,乙插入密闭酒精中,丙插入敞开烧杯中,10分钟后,三支温度计读数均为20℃,那么不准确的是()A.甲B.乙C.丙D.都不正确14、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当甲物体温度升高10℃,乙物体温度升高20℃时,甲物体吸收的热量是乙物体吸收热量的2倍,则甲的比热是乙的比热的()A.1/2倍B.4倍C.1倍D.1/4倍15、下列有关比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释放相同热量的条件下,比热小的物体温度降低得多B.水和冰是同一种物质构成,因此比热相同C.将一物体分成两半,其比热也必减半D.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16、关于水的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0℃的水一定沸腾B.1个标准大气压下,100℃的水一定沸腾C.120℃的水一定沸腾D.90℃的水也可能沸腾17、生活中常有“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说法。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沸腾的汤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着的木柴。应用热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只能暂时止沸B.“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能彻底止沸C.“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却能彻底止沸D.“扬汤止沸”能彻底止沸,“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同一种物质制成的物体,当体积增大到原来的2倍,密度就成为原来的l/2B.同一种物质制成的物体,当质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密度就成为原来的2倍C.同一种物质制成的物体,当质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体积也增大到原来的2倍D.同一种物质制成的物体.当质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体积和密度增加到原来的2倍19、下面所列的变化过程,会放出热量的是()A.湿衣服逐渐被晾干B.樟脑丸放在箱子里逐渐变小C.铁块被熔成铁水D.冬天早上“落霜”20、只有量筒,要取出21克汽油(汽油的密度为0.7103千克/米3),下面几个论述中正确的是()A.在量筒中量出体积7厘米3,的汽油B.在量筒中量出体积21厘米3的汽油C.在量筒中量出体积30厘米3的汽油D.单用量筒是做不到的,必须有天平21、在下列事例中,不属于分子运动的是()A.室内扫地时,在阳光的照射下,看见灰尘飞扬B、水蒸发为水蒸气C.用食盐将青菜腌制成咸菜D、走进厨房,闻到饭菜香味22、如图是研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过程,这个探究方案中正确的是()①图a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大小关系的②图b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温度高低关系的③图c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附近气流快慢关系的④整个过程中是利用“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进行探究的A.只有①②B、只有③④C、只有①②③D、①②③④均正确23、把一块0℃的冰投入到0℃的水中,周围气温是0℃,过了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密度不变,体积增大B.密度变小,体积增大C.质量不变,体积不变D.密度不变,体积变小24、已知铁的密度比铜的密度小,现用铁和铜各做一个实心球,则下列陈述中不可能的是()A.铁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铜球大B.铁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铜球小C.铁球的体积比铜球大,铁球的质量比铜球小D.铁球的体积比铜球小.铁球的质量比铜球大25、有甲、乙两金属,甲的密度与乙的密度之比为2:5,甲的质量与乙的质量之比为l:2,那么甲的体积是乙的体积的()A.0.2倍B.5倍C.0.8倍D.1.25倍26、下列事实中,最能说明物质吸收的热量跟物质种类有关的是()A.体积相同的两杯水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B.质量相等的两块钢温度分别升高5℃和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C.体积相等的水和煤油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D.质量相等的水和铜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27、下雪天一般比融雪天感觉暖和是因为()A.下雪天的气温比融雪天气温高B.雪是一种传热本领较小的物体C.形成雪时要放热,融雪时要吸热D.雪的温度比水的温度高28、牙科医生在检查牙齿时,常用一个带把的小镜子,在放入病人口腔之前,总要将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烧一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防止细菌感染B.防止水蒸气在镜面上液化C.烧热的小镜子能起到治疗牙病的作用D.烧热的小镜子能促使牙齿上的水分汽化29、美国有一家工厂要制造一种特殊用途的钢铝罐,在钢罐内表面要压接一层0.25毫米厚的铝片。焊接专家、锻压专家都束手无策。后来圣迪亚实验室的科学家解决了这一难题。他们先把薄薄的铝片装到钢罐内与内表面相贴,再往钢罐内灌满水,水中插入冰冻管,使水结冰,冷冻后铝膜就与钢罐接牢了。使铝片与钢罐接牢的原因是()A.水结冰时放热使它们焊牢了B.水结冰把它们冻牢了C.水结冰时体积膨胀产生较大压力使它们压牢了D.水结冰时放热使它们粘牢了30、如图所示,甲容器内装有水,乙试管内也装有水,并通过甲容器密封盖上的孔插入甲容器的水中,且乙试管与密封盖紧密接触.现给甲容器加热,经过一段时间后,对可能出现的现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容器中的水沸腾,乙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B.甲容器中的水先沸腾C.乙试管中的水先沸腾D.甲容器中的水不会沸腾,乙试管中的水沸腾请把选择题答案填入下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二、填空题(每一小题10分,共20分)31、为确定某种未知液体的“身份”,物理老师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小明的实验小组,他们利用天平和量筒进行了多次测量。某次的操作如下:(1)用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大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称得烧杯和液体的质量m为g.(2)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液体的体积V为mL.尽管体积测量方法正确,但大家在对实验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估时,发现液体的体积测量值比它的实际值要(选填“偏大”或“偏小”).(3)他们对测量方法进行修正后,测出了几组实验数据,并根据测量结果作出了“m?V”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该液体的密度为g/cm3;通过查表对照知该液体.一些物质的密度物质硫酸水煤油酒精密度(kg?m?3)1.8×1031.0×1030.8×1030.8×10332、某同学做如图所示的实验,他在A、B两个盛水烧杯中逐渐加入蔗糖,得到如下的实验结果:实验次数12345加入蔗糖的质量(克)2030405060杯中剩余蔗糖的质量(克)A杯00515XB杯0005Y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表中X=,Y=(2)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到的结论有:①。②。三、计算题(每一小题10分,共20分)33、工厂浇铸铁工件,先用木模造型,已知木模质量是5.6kg,木料密度是0.7×103kg/m3,问浇铸成的铸铁工件有多少千克?(ρ铁=7.9x103kg/m3)34、有时候我们可看到这样一个现象:用高压锅煮食物,熄火后立即用冷水将锅冷却,拿去限压阀后打开锅盖,可看到锅内的水仍在沸腾。这是什么原因?请解释这种现象。七上科学预习第二阶段测试答案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2345678910BDCBBACCDC11121314151617181920CDCBDDCCDC21222324252627282930ADCDDDCBCA二、填空题(每题10分,共20分)31、(1)49(2)30偏小(3)0.8煤油或酒精32、(1)1525(2)①蔗糖溶液溶解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再继续溶解了②温度越高,蔗糖能够被溶解就越多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33、63.2kg34、打开前由于高压锅的气压高于一标准大气压,所以水的沸点高于100℃,打开后,气压减小,水的沸点也降低,但实际水的温度还是高于沸点,所以又沸腾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七上科学预习第二阶段测试.docx 七上科学预习第二阶段测试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