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科学观察与科学测量1、做完实验后,对于用过的废酸,你认为正确的处理方法是(C)A.拿出实验室B.留在实验台上,准备下次实验用C.倒入废液缸中D.放回原试剂瓶2、下列化学仪器,相信你已多次使用过,请按下列要求把仪器填在横线上:a.量筒,b.玻璃棒,c.药匙,d.托盘天平,e.胶头滴管,f.试管(填序号)(1)称量固体药品的是______d_______;(2)取用固体药品的是_______c________;(3)量取液体体积的是________a_______;(4)可用于搅拌液体的是_______b________;(5)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____e_________;(6)少量溶液相互反应时,需要用_______f______。用心观察1、科学发现往往源于用心的观察与研究。只有具有准备的头脑,科学发现才有可能降临。简单描述伦琴射线的发现过程,支持“科学发现源于用心的观察与研究”的说法。1895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偶尔发现放在阴极射线管附近用黑纸包裹得很严实的照相底片发生了严重的感光现象,于是想到可能有种神秘的光穿过了黑纸。通过进一步仔细的观察和研究,他发现了伦琴射线(X射线)。其实,早在伦琴发现X射线的17年前,法国的克鲁克斯就注意到,照相底片放在放电管旁边会变模糊。他以为是底片没有包好而漏了光,把这个现象放过去了。美国的古兹皮德也曾看到,使用放电管后照相底片会发黑,他也没有理会这个现象。后来,德国的勒纳德观察到在放电管附近出现了冷光,但是他也懒得去理它。他们都错过了发现X射线的机会。提问:为什么这么多人都发现了生活中异常的现象,而只有伦琴才发现了X光线?(因为只有伦琴重视到了他发现的问题,并深入研究下去,所以科学的发现还需要有一颗好奇的心)学生可能问:阴极射线管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个大电子管。老式的电脑显示器和电视机就是靠它显示图像的。阴极射线管尾部有个电子枪,通电后它就会发射电子。电子经过聚焦、加速以后打到屏幕后面的荧光粉上,打到哪里,哪里就发光。我们看到的图像都是经过精确的控制电子束打到荧光粉上发出来的。指纹识别系统通过上述活动我们不难猜想,指纹识别系统正是前人发现指纹的独一无二性,才用来身份鉴定。研究历史。1684年,英国植物形态学家Grew发表了第一篇研究指纹的科学论文。1809年Bewick把自己的指纹作为商标。1823年解剖学家Purkije将指纹分为九类。1880年,Faulds在《自然》杂志提倡将指纹用于识别罪犯。1891年Galton提出著名的高尔顿分类系统。之后,英国、美国、德国等的警察部门先后采用指纹鉴别法作为身份鉴定的主要方法。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FBI和法国巴黎警察局于六十年代开始研究开发指纹自动识别系统(AFIS)用于刑事案件侦破。指纹自动识别系统。20世纪90年代,用于个人身份鉴定的自动指纹识别系统得到开发和应用。2、借助仪器和工具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在很多情况下,观察会受到环境和心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学生可能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错觉?想要知道错觉是如何产生的,我们必须先了解知觉是什么,心理学中将知觉定义为是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大脑中的反映,也就是对一个物体感觉的结合。通过感觉和知觉是可以认识事物的表面,却不能认识事物的内在本质。错觉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对于客观事物,形成的歪曲的知觉。外界物体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受到物体本身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加上人们生理以及心理的作用,对其形成了错误的物像,就会与现实和实际产生不符合判断性的知觉误差。可以引起错觉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外界客观刺激不清晰、感知的环境不良、情绪变化的影响、个体的想象和暗示,以及生理和心理原因等,都可能引起错觉的产生。个体在病理的状态下,也会出现错觉的现象。3、更多情况下、科学观察是通过精密计划或研究后进行的。海王星的预言,哈雷彗星的发现。1845年,剑桥大学的学生亚当斯和法国科学家勒威耶通过对太阳系中天王星轨道的数学计算,预言了天王星外有一颗新行星存在。1846年,人们果然在它们预言的位置发现了新的行星,并将它命名为海王星。因此,海王星又被称为“笔尖上发现的行星”。拓展观察力自然界中,仅靠我们感官观察的范围有很多局限。我们的肉眼看不到很远的物体和微小的物体,也看不清运动极快的物体。为了扩大我们观察的内容和范围,科学家研究和发明了很多方法,借助观测仪器帮助我们拓展观察能力。观察结果的记录与整理观察记录的方法:常见的有文字描述、表格记录和图形记录等方法。例如:在前面观察指纹的活动中,我们采用的是描述性记录法:在使用酒精灯的活动中,我们用的是表格记录法。读图下表是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一些观测数据,比较这些数据你可得出什么结论?表1-3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观测数据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R(设地球为1)绕太阳转一周的时间T(天)水星0.38787.969金星0.723224.71地球1.000365.256火星1.524686.980木星5.2054332.589土星9.57610759.2天王星19.1830685.4海王星30.1360189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为1.496108千米。结论:①八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的顺序是。②八大行星中,围绕太阳转得最快的是最慢的是。③海王星绕太阳1周的时间为地球上的年老师可以再提几个问题作为补充观察与实验科学研究中,人们在观察到一些现象后,往往不满足于停留在只进行观察上,而更想知道这些现象是否会反复出现,以及其中的道理。为此,人们需要进行反复观察和精确测量,并进一步设计各种实验,从中总结出普遍的规律。活动很多科学实验中,两种溶液混合后会发生有趣的变化。1、有A、B、C、D4钟溶液,如图1-39甲,各取30滴溶液分别滴入4支试管中,并在试管上标注相应的溶液的字母A、B、C、D,如图1-39乙。观察这4种溶液的颜色,并将结果填在下表中。表1-4记录表溶液ABCD颜色2、混合溶液:用滴管再取10滴B溶液滴入A试管中,如图1-39丙,振荡试管,观察试管中溶液的变化,并将观察的结果记录在下表中。3、用上述相同的方法,将4种溶液相互混合,观察其变化,并将观察的结果记录在下表中。表1-5记录表溶液混合颜色是否有沉淀是否有气泡清澈或浑浊A+B科学实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许多有趣的现象。例如,化学反应中会产生变色、爆炸、气泡、沉淀等现象。活动1、如图1-40所示,将生鸡蛋放在盛有清水的烧杯里,观察鸡蛋的沉浮情况。2、在烧杯里先加入少量食盐,不断搅拌并使食盐溶解在水中,观察鸡蛋的沉浮情况。继续在烧杯里加入食盐,直到鸡蛋浮在水面为止。表1-6记录表盐(勺)04678鸡蛋沉浮情况在实验时,我们要逐步学会正确使用各种仪器,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正确记录、整理和分析实验数据,在对实验现象认真的分析和判断的基础上,得出科学结论。科学测量长度的测量要测量物体的长度,首先要规定长度的标准----长度单位。长度的常用单位是米(m)。1千米(km)=1000米(m)1米(m)=100厘米(cm)=1000毫米(mm)1毫米(mm)=1000微米(um)1微米=1000纳米(nm)纳米是很小的长度单位,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直径的六万分之一。思考与讨论在测量图1-41中的物体时,应该用什么长度单位?直尺、卷尺等是生活中最常见的长度测量工具。我们可以用它们来测量各种物体的长度。活动1、你如何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时应注意什么问题?铅笔长毫米。2、用刻度尺测量一下,《科学》教科书的长是25.8-25.9cm,宽是18.4cm。如果《科学》教科书的宽度在18.3厘米和18.4厘米之间,你应该怎样读数?估读有时,物体的长度不一定是毫米的整数,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往往是在毫米以下估读一位,如科学教科书的宽度是183.6毫米。其他一些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潜水艇用声呐来测量潜水艇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雷达用电磁波反射的原理飞机与雷达之间的距离,激光测距仪用激光侧物体间的距离,等等。这些都是利用波的发送与接收之间的时间长短来测量测距仪与被侧对象之间的距离的。思考与讨论1、你能用普通的刻度测量《科学》教科书中的一张纸的厚度吗?2、你能用自行车当里程表测量你家到学校的路程吗?说说具体方法。把直接难以用常规仪器直接测量的微小量累积起来,将小量变大量的测量方法,不仅使测量过程变得很容易,而且能提高测量的精度。这种方法叫累计法。阅读长期以来,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的计量单位,例如我国曾用市尺作为长度单位,英、美等国英尺做为长度单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交往日趋频繁,人们都要求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作为计量单位。1960年,国际计量大会通过了一套单位制,称为国际单位制(SI),推荐给世界各国使用。我国现行计量单位的国家标准就是以国际单位制为基础的。一切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单位都是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体积的测量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1立方米(m3)=1000升(L);1升(L)=1000毫升(mL)1毫升(mL)=1000立方厘米(cm3)对形状规则的物体,如长方体,只要用米尺测量出它的长、宽、高,把具体的数据代入相应的公式便可计算出它的体积。测量液体的体积,我们一般用量筒或量杯。先询问学生,通过图片,你觉得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怎么操作,要注意什么?简单跟学生叙述测量液体体积的注意事项,并让学生简单概括。使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首先要看清它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测量前,量筒必须放在水平桌面上。多数液体在静止时,液面在量筒内呈凹形,这使得从侧面看,液面并非呈一条细线,而是一定厚度的表面层。读数时,应当使量筒壁上的刻度正对自己,视线要与量筒壁垂直,与液面相齐,并以液面层的下沿为准,读取读数,如图1-47。如果遇到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如何简便、准确地测量它的体积呢?如图1-48中,把不溶于水,也不吸水的小石块浸没在水中,水位上升了。你知道量筒读数的变化与该石块的体积有什么关系吗?测量物体的长度和体积目标1、学会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学会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选择刻度尺。2、初步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初步学会用量筒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器材带有毫米刻度尺的直尺、卷尺、三角尺、量筒、烧杯和水,细线、小石块(大小能放入量筒)过程1、观察各种刻度尺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填入下表。表1-7记录表刻度尺测量范围最小刻度米尺1m1cm学生用直尺20cm1mm45°三角尺10-20cm1mm60°三角尺10-20cm1mm卷尺1m左右1mm2、测量物体的长度。(1)估计待测物体的长度,填入下表。(2)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的刻度尺,填入下表。(3)正确读数,填入下表中。表1-8记录表测量内容估计长度(厘米)测量工具测量结果(厘米)橡皮的长度、宽度和厚度课桌长度3、观察量筒、量杯的测量范围和刻度,填入下表。表1-9记录表仪器测量范围最小刻度量筒量杯4、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1)用烧杯将适量的水(估计能浸没石块)倒入量筒中,读出水的体积V1,填入下表。(2)将小石块用细线拴住,缓缓放入量筒内的水中。当石块沉到筒底,并被水完全浸没时,读出此时水面所示的刻度值V2。填入下表。(想一想,此时测得的V2是什么?)(3)计算待测石块的体积,填入下表。表1-10记录表V1(毫升)V2(毫升)小石块体积(立方厘米)(4)取出小石块放回原处,把量筒内的水倒回烧杯中,整理好仪器。5、观察图1-49所示的实验。实验中测出的塑料盒体积是6ml。这种测量方法对你的启示是。6、试测算图1-50中树叶的面积。你的测算步骤:①勾勒出叶子的大致轮廓;②在纸上画出被叶子所覆盖的格子;③数格子(超过半格算一格,不到半格忽略不计)。温度的测量物体的冷热程度称为温度。阅读课本P23-24内容。回答下列问题①图1-51中的水温感觉你猜测是怎样的?为什么?②温度计是运用什么原理制成的?③摄氏温度是怎样规定的?图1-52中温度计的温度是多少摄氏度?④对照图1-55,想一想为什么一定要这样操作?阅读课本P25,回答下列问题①动物体温变化用色带温度计②卫星能遥感测出海水0.1摄氏度的温度变化;③恒星的温度能用普通温度计来测量吗?如果不能,那他用什么方法测量?不能,用光谱分析的方法思考:测量室内气温时,温度计应该怎样放置才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室内的气温?1、科学发现往往源于用心的观察与研究。只有具有准备的头脑,科学发现才有可能降临。2、自然界中,我们感官观察的范围有很多局限。所以我们可以借助观测仪器来拓展观察能力。3、观察记录的方法:文字描述、表格记录、图形记录等。4、化学反应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变色、爆炸、气泡、沉淀等现象。5、长度的测量单位:米(m)测量工具:直尺、卷尺等1千米(km)=1000米(m)1米(m)=100厘米(cm)=1000毫米(mm)1毫米(mm)=1000微米(um)1微米=1000纳米(nm)特殊场合的测量原理海底声呐、天空中雷达用电磁波反射、激光测距仪用激光反射。6、体积的测量体积的定义: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单位:立方米(m3)1立方米(m3)=1000升(L);1升(L)=1000毫升(mL)1毫升(mL)=1000立方厘米(cm3)液体体积测量:量筒或量杯形状规则固体:测出长度、宽度、高度、直径等,代入数学公式性状不规则的固体(不溶于水,不吸水):排水法。7、温度的测量定义:物体的冷热程度。常用的温度单位:摄氏度(℃)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1、填上合适的单位:小丽同学的升高为156cm;北京到杭州的空中距离为1100km;一个楼层的高度一般为3m;小明爸爸义务献血400ml;一瓶饮料有250ml。2、.图1-59所示测量长方体长度的方法中,哪一种是正确的?为什么?3、用图1-60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这把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0.1cm,所测物体的长度时3.50厘米。4、0.5立方米=500升;5立方米=5000000毫升。5、你能测出一个性状不规则的墨水瓶的容积吗?试试写出测量的过程。先把墨水瓶装满水,在把里面的水倒入量筒中,读出水的体积就是墨水瓶的体积。6、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水银、酒精等液体热胀冷缩的特性制成的。7、图1-61中温度计甲和乙所示的温度为:甲读作零下八摄氏度;乙读作十二摄氏度。8、观察法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要全面、客观、细致地观察B.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C.观察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进行D.观察时要认真思考,并如实做好记录1、我国1元硬币的直径大约是(C)A.2.5mB.2.5dmC.2.5cmD.2.5?mm2、中学实验的结果常要得到一些具体的数据,下列工具中不能对物体进行测量的是(A)A.放大镜?B.天平?C.刻度尺?D.量筒1、量筒中盛有一定量的液体。如果将量筒举过头顶读数,则读取的体积读数与液体实际体积相比(A)A.偏小B.偏大C.没有影响D.与人的身高有关2、将下列仪器及测量的对象用直线连接起来???刻度尺???????????时间???停表?????????????质量???天平?????????????电流???电流表???????????长度3、下列关于使用温度计的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列为(C)①观察温度计读数并记录②取出温度计③选取适当温度计④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⑤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数分钟A.①②③④⑤B.④⑤③②①C.④③⑤①②D.③④①②⑤4、有两支温度计,玻璃泡一样大,但玻璃管的内径不同。将它们插入同一杯热水中它们的水银柱上升高度和温度示数情况为(B)A.内径细的升得高,它的温度示数大B.内径细的升得高,但它们的温度示数一样大C.内径粗的升得高,但它们的温度示数一样大D.上升高度相同,温度示数也相同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D)?A.将鼻孔凑到集气瓶口闻气体气味?B.用剩的药品倒回试剂瓶?C.用手拿砝码?D.酒精灯火焰用灯帽盖灭2、常用的长度单位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D)A.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米B.厘米、分米、毫米、微米、米C.微米、毫米、厘米、分米、米D.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课后练习1.(9分)使用放大镜时,应先将放大镜靠近被观察的物体,然后来回移动放大镜,直到找到一个清晰的像为止。放大镜成的是____(填“正立”或“倒立”)、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像。【答案】正立;放大2.(15分)做“观察鸡蛋的沉浮”实验时:(1)所用的实验器材除了鸡蛋、食盐、清水、药匙、烧杯外,还要用到______。【答案】玻璃棒(2)为了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应使用______搅拌,在搅拌过程中尽量避免与烧杯碰撞。【答案】玻璃棒(3)将新鲜的生鸡蛋放在清水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填“下沉”或“上浮”)。在烧杯中溶解较多的食盐后,生鸡蛋就会____(填“下沉”或“上浮”)。【答案】下沉;上浮3.(5分)七年级的小优同学在百米赛跑中取得了优异成绩,打破了校运会的纪录。为了准确地记录运动员的成绩,裁判员应该选用的仪器是(?)。A.B.C.D.【答案】A4.(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科学研究中,观察和实验是两回事,它们互不相干B.观察就是用眼睛看,不能用其他仪器C.电流表是测电流的,电压表是测电压的D.在熄灭酒精灯时,可以用嘴吹【答案】C5.(5分)不借助仪器,仅凭肉眼观察,有一定的局限性。下列有关观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显微镜可扩大观察范围B.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天体能获得更准确的数据C.用放大镜观察指纹更清晰D.使用工具后的观察结果肯定正确【答案】D6.(5分)下列测量中,属于借助仪器帮助我们作出准确判断的是(?)。A.用手摸发烧病人的额头B.用手掂量铅球的轻重C.用酒精灯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D.用手表了解时间【答案】D7.(6分)下表列举了小宇同学研究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的含量对照数据,则他采用的记录方法是(?)。A.文字描述法B.表格记录法C.图形记录法D.以上都不对【答案】B提高练习(总分50分,共5题)8.(10分)某同学的下列观察结果不确切的是(?)。A.绿色植物不一定生长在土壤中B.将一根筷子倾斜地放在一个装有水的玻璃茶杯中,从上往下看,筷子弯折了C.澄清的水是白色的D.食盐加入水中会慢慢地消失【答案】C9.(10分)金鱼缸中的小金鱼口中吐出小气泡,小气泡在升至水面的过程中将会(?)。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C.保持不变D.无法确定【答案】A10.(10分)小精在做“液体的混合”实验中,把A、B、C、D四种溶液中两种溶液相互混合后,得出了不同实验现象。在做B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C溶液(稀盐酸)混合时,发现有气泡产生。与他同组的兴趣小组成员查阅资料后,发现它们之间的反应不应该出现气泡。下列是小精同学的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A.请教老师,咨询原因B.重新实验,深入探究C.放弃实验,修改实验结果D.分析试剂,查找原因【答案】C11.(10分)当你肚子疼到医院看病时,医生通常会问你哪里疼、有无“拉肚子”、是否感觉疲劳,在用手触摸、听筒听诊等方法进行检查后,叫你去化验血液、大便等。医生采取这些行动的直接目的是为了(?)。A.提出问题B.建立假设C.设计实验方案D.收集事实证据【答案】D12.(10分)为比较蔬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小明同学根据维生素C可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设计了如下实验:在四只同样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毫升相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然后用滴管分别向其中滴加黄瓜、青椒、芹菜、白菜的汁液,边滴边振荡,直到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为止。实验结果如下。据表可知,维生素C含量最多的蔬菜是(?)。A.黄瓜B.青椒C.芹菜D.白菜【答案】B科学观察与科学测量1、做完实验后,对于用过的废酸,你认为正确的处理方法是()A.拿出实验室B.留在实验台上,准备下次实验用C.倒入废液缸中D.放回原试剂瓶2、下列化学仪器,相信你已多次使用过,请按下列要求把仪器填在横线上:a.量筒,b.玻璃棒,c.药匙,d.托盘天平,e.胶头滴管,f.试管(填序号)(1)称量固体药品的是_____________;(2)取用固体药品的是______________;(3)量取液体体积的是_______________;(4)可用于搅拌液体的是_______________;(5)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___________;(6)少量溶液相互反应时,需要用____________。用心观察1、科学发现往往源于用心的观察与研究。只有具有准备的头脑,科学发现才有可能降临。1895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偶尔发现放在阴极射线管附近用黑纸包裹得很严实的照相底片发生了严重的感光现象,于是想到可能有种神秘的光穿过了黑纸。通过进一步仔细的观察和研究,他发现了伦琴射线(X射线)。其实,早在伦琴发现X射线的17年前,法国的克鲁克斯就注意到,照相底片放在放电管旁边会变模糊。他以为是底片没有包好而漏了光,把这个现象放过去了。美国的古兹皮德也曾看到,使用放电管后照相底片会发黑,他也没有理会这个现象。后来,德国的勒纳德观察到在放电管附近出现了冷光,但是他也懒得去理它。他们都错过了发现X射线的机会。指纹识别系统1684年,英国植物形态学家Grew发表了第一篇研究指纹的科学论文。1809年Bewick把自己的指纹作为商标。1823年解剖学家Purkije将指纹分为九类。1880年,Faulds在《自然》杂志提倡将指纹用于识别罪犯。1891年Galton提出著名的高尔顿分类系统。之后,英国、美国、德国等的警察部门先后采用指纹鉴别法作为身份鉴定的主要方法。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FBI和法国巴黎警察局于六十年代开始研究开发指纹自动识别系统(AFIS)用于刑事案件侦破。指纹自动识别系统。20世纪90年代,用于个人身份鉴定的自动指纹识别系统得到开发和应用。2、借助仪器和工具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在很多情况下,观察会受到环境和心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3、更多情况下、科学观察是通过精密计划或研究后进行的。海王星的预言,哈雷彗星的发现。1845年,剑桥大学的学生亚当斯和法国科学家勒威耶通过对太阳系中天王星轨道的数学计算,预言了天王星外有一颗新行星存在。1846年,人们果然在它们预言的位置发现了新的行星,并将它命名为海王星。因此,海王星又被称为“笔尖上发现的行星”。拓展观察力自然界中,仅靠我们感官观察的范围有很多局限。我们的肉眼看不到很远的物体和微小的物体,也看不清运动极快的物体。为了扩大我们观察的内容和范围,科学家研究和发明了很多方法,借助观测仪器帮助我们拓展观察能力。观察结果的记录与整理观察记录的方法:常见的有文字描述、表格记录和图形记录等方法。例如:在前面观察指纹的活动中,我们采用的是描述性记录法:在使用酒精灯的活动中,我们用的是表格记录法。读图下表是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一些观测数据,比较这些数据你可得出什么结论?表1-3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观测数据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R(设地球为1)绕太阳转一周的时间T(天)水星0.38787.969金星0.723224.71地球1.000365.256火星1.524686.980木星5.2054332.589土星9.57610759.2天王星19.1830685.4海王星30.1360189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为1.496108千米。结论:①八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的顺序是。②八大行星中,围绕太阳转得最快的是最慢的是。③海王星绕太阳1周的时间为地球上的年观察与实验科学研究中,人们在观察到一些现象后,往往不满足于停留在只进行观察上,而更想知道这些现象是否会反复出现,以及其中的道理。为此,人们需要进行反复观察和精确测量,并进一步设计各种实验,从中总结出普遍的规律。活动很多科学实验中,两种溶液混合后会发生有趣的变化。1、有A、B、C、D4钟溶液,如图1-39甲,各取30滴溶液分别滴入4支试管中,并在试管上标注相应的溶液的字母A、B、C、D,如图1-39乙。观察这4种溶液的颜色,并将结果填在下表中。表1-4记录表溶液ABCD颜色2、混合溶液:用滴管再取10滴B溶液滴入A试管中,如图1-39丙,振荡试管,观察试管中溶液的变化,并将观察的结果记录在下表中。3、用上述相同的方法,将4种溶液相互混合,观察其变化,并将观察的结果记录在下表中。表1-5记录表溶液混合颜色是否有沉淀是否有气泡清澈或浑浊A+B科学实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许多有趣的现象。例如,化学反应中会产生变色、爆炸、气泡、沉淀等现象。活动1、如图1-40所示,将生鸡蛋放在盛有清水的烧杯里,观察鸡蛋的沉浮情况。2、在烧杯里先加入少量食盐,不断搅拌并使食盐溶解在水中,观察鸡蛋的沉浮情况。继续在烧杯里加入食盐,直到鸡蛋浮在水面为止。表1-6记录表盐(勺)04678鸡蛋沉浮情况在实验时,我们要逐步学会正确使用各种仪器,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正确记录、整理和分析实验数据,在对实验现象认真的分析和判断的基础上,得出科学结论。科学测量长度的测量要测量物体的长度,首先要规定长度的标准----长度单位。长度的常用单位是米(m)。1千米(km)=1000米(m)1米(m)=100厘米(cm)=1000毫米(mm)1毫米(mm)=1000微米(um)1微米=1000纳米(nm)纳米是很小的长度单位,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直径的六万分之一。思考与讨论在测量图1-41中的物体时,应该用什么长度单位?直尺、卷尺等是生活中最常见的长度测量工具。我们可以用它们来测量各种物体的长度。活动1、你如何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时应注意什么问题?铅笔长毫米。2、用刻度尺测量一下,《科学》教科书的长是,宽是。如果《科学》教科书的宽度在18.3厘米和18.4厘米之间,你应该怎样读数?估读有时,物体的长度不一定是毫米的整数,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往往是在毫米以下估读一位,如科学教科书的宽度是183.6毫米。其他一些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潜水艇用声呐来测量潜水艇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雷达用电磁波反射的原理飞机与雷达之间的距离,激光测距仪用激光侧物体间的距离,等等。这些都是利用波的发送与接收之间的时间长短来测量测距仪与被侧对象之间的距离的。思考与讨论1、你能用普通的刻度测量《科学》教科书中的一张纸的厚度吗?2、你能用自行车当里程表测量你家到学校的路程吗?说说具体方法。把直接难以用常规仪器直接测量的微小量累积起来,将小量变大量的测量方法,不仅使测量过程变得很容易,而且能提高测量的精度。这种方法叫累计法。阅读长期以来,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的计量单位,例如我国曾用市尺作为长度单位,英、美等国英尺做为长度单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交往日趋频繁,人们都要求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作为计量单位。1960年,国际计量大会通过了一套单位制,称为国际单位制(SI),推荐给世界各国使用。我国现行计量单位的国家标准就是以国际单位制为基础的。一切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单位都是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体积的测量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1立方米(m3)=1000升(L);1升(L)=1000毫升(mL)1毫升(mL)=1000立方厘米(cm3)对形状规则的物体,如长方体,只要用米尺测量出它的长、宽、高,把具体的数据代入相应的公式便可计算出它的体积。测量液体的体积,我们一般用量筒或量杯。使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首先要看清它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测量前,量筒必须放在水平桌面上。多数液体在静止时,液面在量筒内呈凹形,这使得从侧面看,液面并非呈一条细线,而是一定厚度的表面层。读数时,应当使量筒壁上的刻度正对自己,视线要与量筒壁垂直,与液面相齐,并以液面层的下沿为准,读取读数,如图1-47。如果遇到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如何简便、准确地测量它的体积呢?如图1-48中,把不溶于水,也不吸水的小石块浸没在水中,水位上升了。你知道量筒读数的变化与该石块的体积有什么关系吗?测量物体的长度和体积目标1、学会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学会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选择刻度尺。2、初步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初步学会用量筒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器材带有毫米刻度尺的直尺、卷尺、三角尺、量筒、烧杯和水,细线、小石块(大小能放入量筒)过程1、观察各种刻度尺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填入下表。表1-7记录表刻度尺测量范围最小刻度米尺学生用直尺45°三角尺60°三角尺卷尺2、测量物体的长度。(1)估计待测物体的长度,填入下表。(2)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的刻度尺,填入下表。(3)正确读数,填入下表中。表1-8记录表测量内容估计长度(厘米)测量工具测量结果(厘米)橡皮的长度、宽度和厚度课桌长度3、观察量筒、量杯的测量范围和刻度,填入下表。表1-9记录表仪器测量范围最小刻度量筒量杯4、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1)用烧杯将适量的水(估计能浸没石块)倒入量筒中,读出水的体积V1,填入下表。(2)将小石块用细线拴住,缓缓放入量筒内的水中。当石块沉到筒底,并被水完全浸没时,读出此时水面所示的刻度值V2。填入下表。(想一想,此时测得的V2是什么?)(3)计算待测石块的体积,填入下表。表1-10记录表V1(毫升)V2(毫升)小石块体积(立方厘米)(4)取出小石块放回原处,把量筒内的水倒回烧杯中,整理好仪器。5、观察图1-49所示的实验。实验中测出的塑料盒体积是。这种测量方法对你的启示是。6、试测算图1-50中树叶的面积。你的测算步骤:①;②;③。温度的测量物体的冷热程度称为温度。阅读课本P23-24内容。回答下列问题①图1-51中的水温感觉你猜测是怎样的?为什么?②温度计是运用什么原理制成的?③摄氏温度是怎样规定的?图1-52中温度计的温度是多少摄氏度?④对照图1-55,想一想为什么一定要这样操作?阅读课本P25,回答下列问题①动物体温变化用温度计②卫星能遥感测出海水摄氏度的温度变化;③恒星的温度能用普通温度计来测量吗?如果不能,那他用什么方法测量?不能,用光谱分析的方法思考:测量室内气温时,温度计应该怎样放置才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室内的气温?1、科学发现往往源于用心的观察与研究。只有具有准备的头脑,科学发现才有可能降临。2、自然界中,我们感官观察的范围有很多局限。所以我们可以借助观测仪器来拓展观察能力。3、观察记录的方法:文字描述、表格记录、图形记录等。4、化学反应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变色、爆炸、气泡、沉淀等现象。5、长度的测量单位:米(m)测量工具:直尺、卷尺等1千米(km)=1000米(m)1米(m)=100厘米(cm)=1000毫米(mm)1毫米(mm)=1000微米(um)1微米=1000纳米(nm)特殊场合的测量原理海底声呐、天空中雷达用电磁波反射、激光测距仪用激光反射。6、体积的测量体积的定义: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单位:立方米(m3)1立方米(m3)=1000升(L);1升(L)=1000毫升(mL)1毫升(mL)=1000立方厘米(cm3)液体体积测量:量筒或量杯形状规则固体:测出长度、宽度、高度、直径等,代入数学公式性状不规则的固体(不溶于水,不吸水):排水法。7、温度的测量定义:物体的冷热程度。常用的温度单位:摄氏度(℃)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1、填上合适的单位:小丽同学的升高为156;北京到杭州的空中距离为1100;一个楼层的高度一般为3;小明爸爸义务献血400;一瓶饮料有250。2、.图1-59所示测量长方体长度的方法中,哪一种是正确的?为什么?3、用图1-60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这把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所测物体的长度时厘米。4、0.5立方米=升;5立方米=毫升。5、你能测出一个性状不规则的墨水瓶的容积吗?试试写出测量的过程。6、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水银、酒精等液体的特性制成的。7、图1-61中温度计甲和乙所示的温度为:甲读作;乙读作。8、观察法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要全面、客观、细致地观察B.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C.观察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进行D.观察时要认真思考,并如实做好记录1、我国1元硬币的直径大约是()A.2.5mB.2.5dmC.2.5cmD.2.5mm2、中学实验的结果常要得到一些具体的数据,下列工具中不能对物体进行测量的是()A.放大镜B.天平?C.刻度尺D.量筒1、量筒中盛有一定量的液体。如果将量筒举过头顶读数,则读取的体积读数与液体实际体积相比()A.偏小B.偏大C.没有影响D.与人的身高有关2、将下列仪器及测量的对象用直线连接起来???刻度尺???????????时间???停表?????????????质量???天平?????????????电流???电流表???????????长度3、下列关于使用温度计的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列为()①观察温度计读数并记录②取出温度计③选取适当温度计④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⑤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数分钟A.①②③④⑤B.④⑤③②①C.④③⑤①②D.③④①②⑤4、有两支温度计,玻璃泡一样大,但玻璃管的内径不同。将它们插入同一杯热水中它们的水银柱上升高度和温度示数情况为()A.内径细的升得高,它的温度示数大B.内径细的升得高,但它们的温度示数一样大C.内径粗的升得高,但它们的温度示数一样大D.上升高度相同,温度示数也相同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将鼻孔凑到集气瓶口闻气体气味?B.用剩的药品倒回试剂瓶?C.用手拿砝码?D.酒精灯火焰用灯帽盖灭2、常用的长度单位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A.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米B.厘米、分米、毫米、微米、米C.微米、毫米、厘米、分米、米D.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课后练习1.(9分)使用放大镜时,应先将放大镜靠近被观察的物体,然后来回移动放大镜,直到找到一个清晰的像为止。放大镜成的是____(填“正立”或“倒立”)、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像。2.(15分)做“观察鸡蛋的沉浮”实验时:(1)所用的实验器材除了鸡蛋、食盐、清水、药匙、烧杯外,还要用到______。(2)为了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应使用______搅拌,在搅拌过程中尽量避免与烧杯碰撞。(3)将新鲜的生鸡蛋放在清水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填“下沉”或“上浮”)。在烧杯中溶解较多的食盐后,生鸡蛋就会____(填“下沉”或“上浮”)。3.(5分)七年级的小优同学在百米赛跑中取得了优异成绩,打破了校运会的纪录。为了准确地记录运动员的成绩,裁判员应该选用的仪器是(?)。A.B.C.D.4.(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科学研究中,观察和实验是两回事,它们互不相干B.观察就是用眼睛看,不能用其他仪器C.电流表是测电流的,电压表是测电压的D.在熄灭酒精灯时,可以用嘴吹5.(5分)不借助仪器,仅凭肉眼观察,有一定的局限性。下列有关观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显微镜可扩大观察范围B.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天体能获得更准确的数据C.用放大镜观察指纹更清晰D.使用工具后的观察结果肯定正确6.(5分)下列测量中,属于借助仪器帮助我们作出准确判断的是(?)。A.用手摸发烧病人的额头B.用手掂量铅球的轻重C.用酒精灯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D.用手表了解时间7.(6分)下表列举了小宇同学研究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的含量对照数据,则他采用的记录方法是(?)。A.文字描述法B.表格记录法C.图形记录法D.以上都不对提高练习(总分50分,共5题)8.(10分)某同学的下列观察结果不确切的是(?)。A.绿色植物不一定生长在土壤中B.将一根筷子倾斜地放在一个装有水的玻璃茶杯中,从上往下看,筷子弯折了C.澄清的水是白色的D.食盐加入水中会慢慢地消失9.(10分)金鱼缸中的小金鱼口中吐出小气泡,小气泡在升至水面的过程中将会(?)。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C.保持不变D.无法确定10.(10分)小精在做“液体的混合”实验中,把A、B、C、D四种溶液中两种溶液相互混合后,得出了不同实验现象。在做B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C溶液(稀盐酸)混合时,发现有气泡产生。与他同组的兴趣小组成员查阅资料后,发现它们之间的反应不应该出现气泡。下列是小精同学的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A.请教老师,咨询原因B.重新实验,深入探究C.放弃实验,修改实验结果D.分析试剂,查找原因11.(10分)当你肚子疼到医院看病时,医生通常会问你哪里疼、有无“拉肚子”、是否感觉疲劳,在用手触摸、听筒听诊等方法进行检查后,叫你去化验血液、大便等。医生采取这些行动的直接目的是为了(?)。12.(10分)为比较蔬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小明同学根据维生素C可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设计了如下实验:在四只同样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毫升相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然后用滴管分别向其中滴加黄瓜、青椒、芹菜、白菜的汁液,边滴边振荡,直到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为止。实验结果如下。据表可知,维生素C含量最多的蔬菜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2篇 科学观察与科学测量 学生版.docx 第2篇 科学观察与科学测量 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