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科学并不神秘与走进科学实验室一、科学并不神秘生活中,许多奇妙的现象可以用相关的科学原理进行解释。人们在探索科学的同时,享受着科学带来的成果和乐趣。阅读课本P2-3的图1-1至图1-8。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学习科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解释和预测各种事物、现象及其变化。4、人类社会的进步与科学发展密切相关。科学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极大的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根据你的所见所闻,说说随着科学发展而出现的高科技项目或产品。5、科学研究是从疑问开始的。一个小小的疑问都有可能都有可能引发科学发现。奥斯特是在整理器材时偶然发现电流使磁针发生偏转的现象,牛顿、瓦特的故事等。6、当一只乒乓球略有凹陷时,有办法使它恢复球形吗?①将稍微有点凹陷的乒乓球放入一只杯子中。②将热水倒入杯中,热水中乒乓球会。你能解释这个现象吗?7、在长期的科学探索中,人们已经找到了自然界中许多问题的答案,但还有许多问题不能合理的解释或解答。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会出现新的问题。因此,科学是无止境的,我们要不断的去探索和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推进科学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二、科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1、科学的发展改变着人们对自然界各种事物的认识,使人类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逐渐提高。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了工业化时代;电磁学的创立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计算机技术的发明是人类跨入了发达的信息时代;现在航天技术使人类能够探索宇宙的奥秘,遨游变幻莫测的太空;科学家发现了DNA,为人类打开了遗传科学的大门……2、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它使我们的生活更方便、舒适,使各行各业的效率更高、更安全可靠。3、科学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人们学会了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并能从表面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或内在规律。4、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是,如果使用不当,也会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我们周围的各种自然现象都蕴含着科学道理。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成果。因此,学好科学,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对我们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要学会科学的思考方法,正确运用知识和科学方法,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阅读科学学习的内容科学的研究领域很广,初中阶段的科学主要学习科学探究,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和宇宙,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等。随着学习的深入,研究的学科会越分越细。例如:到高中,物质科学可分成物理学和化学。到大学,物理学又可分为力学、电学、光学、热血和原子物理学,原子物理学又可分为些许多学科;化学有课分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等,而无机化学又可分为许多学科。1、在3只相同的啤酒瓶中分别加入1/4、1/2、3/4的水,用铅笔或筷子分别敲打3只瓶子,听听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1、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的学问。?2、好奇玉苹果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好奇与水的沸腾顶起壶盖而发明了蒸汽机。只要留心观察,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我们都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3、学习科学知识,学会科学探究的本领,对我们今后的发展都至关重要。我们要多、多,多,运用和,推动社会的进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著名科学家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出发,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他的发现最初来源于()A.调查B.实验C.观察D.阅读?2、下列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A.伊拉克大沙漠B.伊拉克战争C.伊拉克气温高降水少D.伊拉克石油蕴藏量丰富?3、科学家之所以有许多发明和创造,首要工作是()A.关注现象,提出问题B.搜集资料,考察验证C.记录结果,分析论证D.写论文报告,资源共享4、在植物园中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春天来了,枫树、柳树长出了绿叶,夏季各种树木都生长得十分茂盛,随着秋季的降临,有的树木叶子开始变黄,枫树的叶子却变红,而松柏却四季常青,植物园显得绚丽多彩。对自然界中的这些平常现象,你发现了什么问题,请提出你感兴趣的两个问题:?(1);?(2)。?二、走进科学实验室科学研究是以实验为基础的。我们在科学研究中提出的假设一般都要设计实验来验证。我们学习科学也需要经常在实验室做各种各样的实验。实验室内有大量可供我们做实验时使用的仪器和试剂。实验仪器和试剂的存放点必须符合环境要求(如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情况等)。它们被存放于实验仪器柜子内,并按不同的用途有序摆放,特殊的具有危险性的试剂或器材还必须按其规定存放于规定位置。以下是实验室里常见的器材,你知道它们的用途吗?实验室的安全实验时,有时会用到电源、明火、各种化学试剂和刀具等物体或工具,如果我们没有按实验规则进行操作或操作不当,就可能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因此,我们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守则,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下面是某中学实验室的安全守则。实验室内有一些危险品存放于特别指定的地点。危险品的容器外有相应的警告标志。我们必须在是使用这些物品前看清物品上的警告标志,采取相应的防备措施。如果在实验室发生了意外伤害事故,如皮肤烫伤、被化学试剂灼伤、失火等,应立即报告老师,并保持镇定,也可参考图1-22中的方法进行处理。如果意外伤害较严重,则应在老师指导下及时去医务室或医院;如果实验室发生严重火灾,必须有序撤离并拨打火警打电话119。大家来找茬常见实验操作胶头滴管的使用:胶头滴管用于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滴瓶用于盛放液体药品。1、胶头滴管握持方法是用中指和无名指夹住玻璃管部分以保持稳定,用拇指和食指挤压胶头以控制试剂的吸入或滴加量。2、胶头滴管加液时,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3、不能倒置,也不能平放于桌面上。应插入干净的瓶中或试管内。4、用完之后,立即用水洗净。严禁未清洗就吸取另一试剂。5、胶帽与玻璃滴管要结合紧密不漏气,若胶帽老化,要及时更换。1、使用前应检查灯芯,灯芯顶端要平齐,其下端一定要浸润在酒精中。2、检查灯壶中酒精的量是否合适,酒精量应在、灯壶容积的1/4到2/3之间。3、向灯壶内添加酒精时要使用漏斗,绝不能向、燃着的灯内添加酒精而失火。5、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的外焰。6、熄灭酒精灯时应用灯帽盖灭,决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7、实验时酒精灯应放稳,不要碰翻。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盖住或撒砂土扑灭。8、酒精灯不用时应及时熄灭,盖好灯帽,以免酒精挥发。实验室安全守则(1)不能用接插实验室电源,不能用等物品插入电源插孔,以免发生触电事故。?(2)取用药品遵守“三不”原则:不能用手,不要,不要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气味(应用招气入鼻法)。(3)打翻化学试剂或器皿时需要,并及时向老师或实验室管理员汇报。?(4)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实验室剩余药品既不,也,更不能带出实验室,要放入。?(5)实验中必须保持肃静,不准,不得。?(6)在使用酒精灯时,绝对禁止添加酒精,也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以免失火。向灯内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7)使用等强腐蚀性的药品时,必须特别小心,防止皮肤或衣物等被腐蚀。意外事故的处理:(1)酒精及有机物燃烧,小面积着火,应迅速用盖灭。?(2)若不慎烫伤,用药棉浸75%的酒精轻涂伤处。?(3)若被化学物质灼伤,用1、科学研究是以?为基础的。我们在科学研究中提出的假设一般都要设计来验证。2、进入实验室,要遵守实验室安全守则,比如,不能用??接触实验室电源,不能将小刀、螺丝刀等物品插入?插孔,以免发生触电事故。不得?任何化学试剂;不能将固体垃圾或有害溶剂直接倒入,以免造成管道堵塞或环境污染。实验完毕后,将你的实验区域清理,并清洗双手。?3、如果在实验室发生了意外伤害事故,如皮肤烫伤时,可用?冲洗受伤处;被化学试剂灼伤时,可用冲洗1分钟以上。4、进实验室做实验,首先应明确的是()?A.实验操作步骤??????B.实验目的????C.实验仪器????D.实验观察和记录??5、科学实验的结果常要用到一些具体的数据,下列工具中不能对物体进行测量的是()A.烧杯????B.天平??????C.秒表????D.电压表?6、实验中既能做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是()A.烧杯????????B.试管??????????C.量筒????????D.集气瓶?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为了节省药品,实验结束后将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B.为了节省火柴,用一盏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C.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不超过酒精灯容量的2/3???????D.用嘴熄灭酒精灯?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科学研究中,实验就不能考虑安全,要有大无畏精神????B.实验室里很危险的,能不去就千万不去C.电流表可以用来测电压?D.不小心被烫伤时,用大量冷水冲洗受伤处?9、请判断下列几种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的对错。?(1)小浩在点燃酒精灯时不小心被酒精灯烫了一下,他气愤地扔掉酒精灯。()(2)小晓手指接触了一下食盐,他感觉被化学物质灼伤,要求去医院就诊。()?(3)小伟的手上蘸上一些高锰酸钾溶液,他询问老师后用水冲洗。()?(4)小雨取用少量易燃物白磷时,不小心将白磷掉在地上,他立即用手去拿。()1、实验室内有各种试验室设备以外,实验室内有大量可供我们做实验时使用的。实验室仪器和试剂的存放点必须符合环境要求(如、、与通风情况等)它们被存放于内,并按不同的用途有序摆放,特殊的具有危险性的试剂或器材还必须按其规定存放于。1、请把下列相关内容用短线连接起来A.刚加热后的试管直接放在实验台上??????????????????a.在火焰上来回移动?B.加热时玻璃容器外壁有水??????????????????????????b.液体喷出伤人?C.加热时玻璃容器离灯芯太远????????????????????????c.移动酒精灯?D.给不固定的试管加热??????????????????????????????d.玻璃容器破裂?E.给已固定的试管加热?????????????????????????????e.烫坏实验台?F.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对着自己或别人??????????????f.影响加热效果?2、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滴加液体??????C.加热液体??????????D.读取液体体积?3、下列仪器中,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内物质不需要用到的是()????A???????????????B????????????????C??????????????????D1、下列对科学研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要仔细观察,善于提出问题B.要认真做实验,收集相关资料?C.要善于进行分析和归纳,找出问题答案D.是科学家的事,我们无法研究?2、科学家对自然界事物的存在、发展和变化的研究方法是()A.科学家就在实验室里研究自然界的现象,得出科学结论?B.科学家不断提出新问题,搜集信息,把考察或实验的结果记录下来,经过分析、论证,得出结论C.科学家就在野外考察得出科学结论?D.科学家就在图书馆里查阅资料得出科学结论?3、科学研究的前提是发现和提出新问题,下列属于科学发现的是()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B.小明发现了西湖十大美景?C.小王发现了蚯蚓有触角D.小东发现自己说得很好?4、某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海洋存亡,匹夫有责”,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海洋。保护海洋资源,大家应共同努力,献计献策。下列对海洋的保护措施,你认为不切合实际的是()A.禁止向海洋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垃圾B.禁止乱捕滥捞?C.禁止人们靠近海洋,完全实行封闭保护D.大力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5、在一个气球里装20g沙子,吹足气后用橡皮筋扎住口,放在水里,气球水面上。改变气球中气体的体积,当体积时,气球可以沉到水底。联想到鱼的沉浮,可知鱼的体内有一个充满气体的,鱼在水中的沉浮除了与鳍的活动有关外,还与有关。?附录:万有引力与苹果的故事人类的发展史上,苹果宛如一位天外来客。每当故事变得枯燥时,她冷不丁光顾一次,让整个情节又更加生动有趣了。在《圣经》里,她是亚当夏娃偷吃的禁果(书中没有名言,多数人认为是苹果,也有人认为是葡萄等等);在童话里,她把白雪公主药得沉睡不醒;在现代,她又是变身手机,成为家喻户晓的iPhone。在牛顿那个年代,苹果不经意地光顾了牛顿的脑袋,从而创造新的宇宙定律。长久以来,人类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地球上的力和天上的力是否一样。牛顿完成了力学三定律之后,这个问题也被提上了牛顿的思考日程。话说有天他在苹果树下思考,突然间,一个苹果掉了下来,不偏不倚的砸在牛顿的脑袋上。就是这个苹果引发了物理学史上最有名的故事,没有之一。但这个故事却有很多版本。版本一:这是我的小学老师讲述的。牛顿被苹果砸中了脑袋之后,知道这是重力之故,他就类推假如苹果树长到了月球上,会不会还砸中了自己的脑袋呢?显然只会落到月球上,于是,他发现了万有引力。那时候自然不会对故事的逻辑性产生质疑,只是隐隐的担心,苹果树长到月球上,吴刚忍得住不砍么?版本二:牛顿确实在姐姐家的苹果树下思考,不过苹果并没有砸到牛顿的脑袋上,而是落在地上。牛顿知道这是因为重力缘故。他想绕地球的运动会不会也是同样的力?第二天早晨,他看到他的外甥女拿个绳子拴住小球,当绳子转动时,小球开始绕着手转动起来。这和月亮绕地球极为相似,这样看来,地球对月亮的作用力和苹果落下是一种力,所以当时他称引力为“重力”。版本三:这也是故事最初的来源,出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之口。据说是牛顿的外甥女亲口告诉他的,苹果落地确实给了牛顿灵感,不过没有砸在头上,也没有看到外甥玩什么小球玩具。其他版本:根本就没有什么苹果,也没有砸中脑袋,这只不过是善意的人们想让“万有引力”更生动,或者不怀善意的教会把这个苹果安排成上帝的旨意,在人类将要解开谜团的时候,让上帝他老人家依然保持一种神秘的调调。人们都按照自己的目的编织精彩的故事。不管怎样,如果这个故事是真的,我宁愿相信第三个版本,因为第一个版本里,把苹果树摞到上月亮没有意义,原本就要弄清天上力与地上力的区别,现在又把地上力想象成天上力,纯属折腾了;第二个版本有个硬伤,牛顿怎么会不知道向心力呢?像开普勒、笛卡尔等曾那些玩转正圆椭圆的人怎么会对向心力置之罔闻?假设第三个版本是真实的,还原一下现场,看看牛顿是怎么想的。苹果落地是受到地球的“重力”。而此时牛顿早已经知道,离地球越近,重力越大,重力加速度也越大;那时候,人类已经测算月亮到地球的距离大约是地球半径的60倍。月球受到地球的力如果也是重力的话,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那么月球的重力加速度应该是地面上的1/3600(即1/60×60),果不其然,和实际计算相符。这就说明了地球的“重力”对月亮都有效,同样道理,太阳的“重力”,对地球也有效。延续几千年的问题在这一刻有了答案,牛顿用他的大脑告诉人类:天上力和地上力的区别是——没有区别。于是牛顿就这样统一了“天上人间”,再次证明了,如果真是上帝创造万物,那么他肯定不会厚此薄彼。个人觉得牛顿之所以被认为最伟大的物理学家,是因为他迈向了寻找“万有理论”的第一步。然而牛顿还有很多步要走,他还没有弄清楚引力与质量之间符合怎样的数学关系。只从开普勒第三定律大致得出引力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而且这种比例关系只符合圆形轨道,要知道开普勒已经计算出地球绕太阳转动的轨道是椭圆。终于,祸乱岁凶的日子结束了,1667年牛顿回到了母校,并在第二年获得了硕士学位。他的才华很快得到赏识,连他的老师巴罗为了提携这位后生,决定提前辞去卢卡斯数学教授的职位,以便牛顿能尽快上岗。最终牛顿获得该荣誉职位,而后人都为获得此职位感到无比自豪,比如《时间简史》的作者霍金。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见长安花。1671年,牛顿发明的反射式望眼镜,引起了英国皇家学会的注意。牛顿也在此时向皇家学会递交了第一份论文《光和颜色的论文》,其理论就是在乡下避乱时关于光的色散问题。且不说他主张的什么“微粒论”(认为光是微粒性质),单说白色光由其他光组成就足以让世人受不了了,因为当时的人们单纯的认为只有白光才是最纯洁的。就好比一个弱柳扶风的清纯女孩,你突然告诉我她是一个心机婊,我也受不了。同样,不能接受白姑娘是心机婊的还有时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的罗伯特·胡克。罗伯特·胡克(RobertHooke,1635-1703),英国非常伟大的科学家,要不然他就坐不了皇家学会的会长。我们了解胡克基本上都是因为弹簧的弹性定律(即胡克定律),实际上,他也是一位发明创造家,曾发明改进显微镜,同时他对光也有很深的研究,坚持光的“波动说”(认为光是一种波),同时他从肥皂泡泡上的颜色认为光的颜色是由频率不一样造成的。但是据说胡克心胸也不是很大,为了某项发明权和惠更斯争论了很久。所以于公于私,胡克都不会赞成牛顿的关于光的观点。当胡克接到牛顿的论文时,他是这样回答的:“牛顿先生有关折射与颜色的文章我已经读过了,他研究中优点与体现的好奇心深深的打动了我,从他处理颜色现象问题的假设看,我还没有看到任何一条不可推翻的论证能向我证明这个理论是闹不可破的”,然后用“毫无意义”给这个论文打了分。这是官方语言,换成不客气的语言就是:“年轻人,有想法是好的,但是千万不可为了标新而立异。镀金的夜壶泡的茶,谁敢喝呢?”面对领导的批评,牛顿怒不可遏地回答道:“难道我生下来就是为了讨好你的么?你认为我反对你还不够资格?那么等你能说出‘我的水平已经不能评价你的文章’的时候再说吧。”再换成不客气的话就是:“别卖老摆谱,秦始皇的夜壶也是盛尿的。你把你当颗葱,谁拿你蘸酱?”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居然对领导这样说话,在同时期的中国(康熙十年),问成十个大不敬之罪是绰绰有余的了。然而骂完领导的牛顿居然还生气了,他表示在一切尘埃落定前不会发表任何论文,也不想成为别人提问的机器。和避乱时候一样,他把自己锁在剑桥大学的一个小屋子里,而把灵魂留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宛如一个隐士。直到哈雷的拜访打破了他隐居的生活,然而这已经是12年后的事情了。在这12年间,外面发生了很多事,比如惠更斯、胡克、哈雷(EdmondHalley,1656-1742)等人都认为天体引力与距离平方成反比,但是无法用数学方法从这个假设计算出行星的轨道(只能推导出圆形轨道,而不是椭圆),所以1679年,胡克写信给牛顿,请求帮助。牛顿没有回复。要不然就不会有1684年的故事了。1684年,天文学家哈雷突然来访,问了牛顿一个问题:“要是引力和距离平方成反比的话,那么行星的轨道是什么样的?”“椭圆”牛顿回答道。哈雷大吃一惊,问:“你怎么知道的”?“我算过”。哈雷便向牛顿索要手稿。牛顿说:“太乱找不到了,我再算给你看看吧。”于是牛顿重新计算了一遍给哈雷看。哈雷喜出望外,并用这个方法精确测算了一个彗星——哈雷彗星。在此后的2年,牛顿用微积分(流数术),计算出引力和物体质量、距离之间的关系—万有引力公式:在哈雷的鼓励下,牛顿将毕生所学均发表在《自然哲学科学原理》(以后简称原理)一书中,时间是1687年。同时在《原理》一书中,牛顿还写了关于时间、空间的思考,这也是恒久远、永流传的话题。牛顿认为时间就是时间,不与任何物体产生关系,换言之,不管测量不测量、有没有人类、甚至有没有地球,时间照样存在,而且一成不变的走下去。可是俗话说:当你有两块表时,你就不知道时间了,改怎么解释呢?牛顿认为那只能怪衡量时间(钟、表)的仪器不准确了。同样,空间也是如此,时间空间也没有任何联系,它们都是绝对的,所以称为牛顿绝对时空观。牛顿的成功意味着亚里士多德体系最终被取代,但不代表上帝也被赶出了物理学。虽然牛顿将宇宙的“第一动力”归于万有引力,但是最终又回到上帝身上,有人说这是因为牛顿是一位虔诚的教徒,也有人说牛顿的性格决定的,要知道他的晚年都在炼金、为皇家挣钱和寻找上帝中度过的,精神错乱也未可知。而我则认为这是一种必然,因为还有更深层面的东西没有解决。最后说说那个歪脖子苹果树的结局,据说这颗苹果树在1820年被风吹倒了,被人分成了好几段,保存在皇家学会等地。现在牛顿的母校有一个年龄不太古老的苹果树,据说是从牛顿家乡引的种,现在已经成为了游人右手或者左手或者双手比V拍照的景点。课后练习1.(10分)科学研究是以____为基础的。实验室的仪器和试剂的存放必须符合环境要求,如____、____、____、____情况等。2.(10分)图中是实验室常用的一些仪器,请在对应横线上写出它们的名称。A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F____3.(10分)4.(10分)使用滴管时要注意:①胶头在__,管口在__;②滴管口不能____受滴容器;③滴管用后应立即____,未经洗涤的滴管严禁吸取其他试剂。5.(10分)如果在实验时发生了意外事故,应及时用正确的方法处理。若被烧伤或烫伤,应立即______________受伤处;若被化学试剂灼伤,应立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10分)如图所示,请指出这些实验室操作行为中的错误之处。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7.(20分)酒精灯的火焰可分为____、____和____三层。小木条按图1-4所示的方法在酒精灯火焰上烧约3秒,烧焦的部位如图所示。这说明火焰的____部分温度最高,所以,用酒精灯加热物体时,物体放在____处,温度升高得最快。8.(10分)在用放大镜观察一些较小的物体时,适当地将放大镜____物体,可以获得大而清晰的图像。9.(10分)下列关于指纹的说法,正确的是()。A.左、右手食指的指纹是相同的B.放大镜离手指距离不同,指纹图像的大小也不同C.放大镜离手指越近,指纹图像越大D.用放大镜看到的指纹方向与实际的相反科学并不神秘与走进科学实验室一、科学并不神秘生活中,许多奇妙的现象可以用相关的科学原理进行解释。人们在探索科学的同时,享受着科学带来的成果和乐趣。让学生阅读课本P2-3的图1-1至图1-8.询问学生简单解释这些现象相关的科学知识。例如:问:你知道为什么自然界存在火山爆发这一自然现象吗?你觉得火山爆发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并简单解释火山爆发的发生与地壳有关,观看视频后再次询问火山爆发给学生的印象。秘鲁火山爆发(关键词),俄罗斯颗粒无收,史上五大最猛烈火山喷发。高清在线观看百度视频http://baishi.baidu.com/watch/5433091103641505723.html?page=videoMultiNeed小鸟破壳而出(关键词)瞬间太美妙-旅游视频-搜狐视频http://my.tv.sohu.com/pl/9425085/96127195.shtml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学习科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解释和预测各种事物、现象及其变化。4、人类社会的进步与科学发展密切相关。科学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极大的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询问课本哪几幅图可以说明这一点。(图1-7、1-8)根据你的所见所闻,说说随着科学发展而出现的高科技项目或产品。(例:手机智能机)5、科学研究是从疑问开始的。一个小小的疑问都有可能都有可能引发科学发现。奥斯特是在整理器材时偶然发现电流使磁针发生偏转的现象,牛顿、瓦特的故事等。6、当一只乒乓球略有凹陷时,有办法使它恢复球形吗?①将稍微有点凹陷的乒乓球放入一只杯子中。②将热水倒入杯中,热水中乒乓球会膨胀。你能解释这个现象吗?利用了物体的热胀冷缩7、在长期的科学探索中,人们已经找到了自然界中许多问题的答案,但还有许多问题不能合理的解释或解答。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会出现新的问题。因此,科学是无止境的,我们要不断的去探索和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推进科学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二、科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1、科学的发展改变着人们对自然界各种事物的认识,使人类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逐渐提高。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了工业化时代;电磁学的创立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计算机技术的发明是人类跨入了发达的信息时代;现在航天技术使人类能够探索宇宙的奥秘,遨游变幻莫测的太空;科学家发现了DNA,为人类打开了遗传科学的大门……2、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它使我们的生活更方便、舒适,使各行各业的效率更高、更安全可靠。3、科学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人们学会了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并能从表面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或内在规律。4、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是,如果使用不当,也会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我们周围的各种自然现象都蕴含着科学道理。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成果。因此,学好科学,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对我们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要学会科学的思考方法,正确运用知识和科学方法,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阅读科学学习的内容科学的研究领域很广,初中阶段的科学主要学习科学探究,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和宇宙,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等。随着学习的深入,研究的学科会越分越细。例如:到高中,物质科学可分成物理学和化学。到大学,物理学又可分为力学、电学、光学、热血和原子物理学,原子物理学又可分为些许多学科;化学有课分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等,而无机化学又可分为许多学科。1、在3只相同的啤酒瓶中分别加入1/4、1/2、3/4的水,用铅笔或筷子分别敲打3只瓶子,听听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向学生简单解释不同声音的原因跟频率有关,并观看如下视频国外牛人啤酒瓶演奏音乐http://haokan.baidu.com/v?pd=wisenatural&vid=14606426402588927404)1、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学问。?2、牛顿好奇玉苹果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好奇与水的沸腾顶起壶盖而发明了蒸汽机。只要留心观察,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我们都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3、学习科学知识,学会科学探究的本领,对我们今后的发展都至关重要。我们要多观察、多思考,多做实验,运用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推动社会的进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著名科学家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出发,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他的发现最初来源于(C)A.调查B.实验C.观察D.阅读?2、下列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B)A.伊拉克大沙漠B.伊拉克战争C.伊拉克气温高降水少D.伊拉克石油蕴藏量丰富?3、科学家之所以有许多发明和创造,首要工作是(A)A.关注现象,提出问题B.搜集资料,考察验证C.记录结果,分析论证D.写论文报告,资源共享4、在植物园中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春天来了,枫树、柳树长出了绿叶,夏季各种树木都生长得十分茂盛,随着秋季的降临,有的树木叶子开始变黄,枫树的叶子却变红,而松柏却四季常青,植物园显得绚丽多彩。对自然界中的这些平常现象,你发现了什么问题,请提出你感兴趣的两个问题:?(1)为什么秋季来临,叶子开始变黄?;?(2)为什么枫叶的叶子却变红?。?二、走进科学实验室科学研究是以实验为基础的。我们在科学研究中提出的假设一般都要设计实验来验证。我们学习科学也需要经常在实验室做各种各样的实验。实验室内有大量可供我们做实验时使用的仪器和试剂。实验仪器和试剂的存放点必须符合环境要求(如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情况等)。它们被存放于实验仪器柜子内,并按不同的用途有序摆放,特殊的具有危险性的试剂或器材还必须按其规定存放于规定位置。以下是实验室里常见的器材,你知道它们的用途吗?(询问学生并简单解释)简单给学生介绍上述器材的作用实验室的安全实验时,有时会用到电源、明火、各种化学试剂和刀具等物体或工具,如果我们没有按实验规则进行操作或操作不当,就可能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因此,我们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守则,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下面是某中学实验室的安全守则。实验室内有一些危险品存放于特别指定的地点。危险品的容器外有相应的警告标志。我们必须在是使用这些物品前看清物品上的警告标志,采取相应的防备措施。如果在实验室发生了意外伤害事故,如皮肤烫伤、被化学试剂灼伤、失火等,应立即报告老师,并保持镇定,也可参考图1-22中的方法进行处理。如果意外伤害较严重,则应在老师指导下及时去医务室或医院;如果实验室发生严重火灾,必须有序撤离并拨打火警打电话119。大家来找茬常见实验操作胶头滴管的使用:胶头滴管用于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滴瓶用于盛放液体药品。1、胶头滴管握持方法是用中指和无名指夹住玻璃管部分以保持稳定,用拇指和食指挤压胶头以控制试剂的吸入或滴加量。2、胶头滴管加液时,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3、不能倒置,也不能平放于桌面上。应插入干净的瓶中或试管内。4、用完之后,立即用水洗净。严禁未清洗就吸取另一试剂。5、胶帽与玻璃滴管要结合紧密不漏气,若胶帽老化,要及时更换。1、使用前应检查灯芯,灯芯顶端要平齐,其下端一定要浸润在酒精中。2、检查灯壶中酒精的量是否合适,酒精量应在、灯壶容积的1/4到2/3之间。3、向灯壶内添加酒精时要使用漏斗,绝不能向、燃着的灯内添加酒精而失火。5、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的外焰。6、熄灭酒精灯时应用灯帽盖灭,决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7、实验时酒精灯应放稳,不要碰翻。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盖住或撒砂土扑灭。8、酒精灯不用时应及时熄灭,盖好灯帽,以免酒精挥发。切勿模仿!盘点那些令人大跌眼镜的火焰实验,涨姿势了。高清在线观看_百度视频http://baishi.baidu.com/watch/7084427652717586820.html?frm=FuzzySearch&page=videoMultiNeed实验室安全守则(1)不能用湿手接插实验室电源,不能用小刀、螺丝刀(铁质物品)等物品插入电源插孔,以免发生触电事故。?(2)取用药品遵守“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瓶,不要品尝药品,不要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气味(应用招气入鼻法)。(3)打翻化学试剂或器皿时需要立即处理,并及时向老师或实验室管理员汇报。?(4)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实验室剩余药品既不放回药品,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5)实验中必须保持肃静,不准大声喧哗,不得到处乱走。?(6)在使用酒精灯时,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也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以免失火。向灯内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三分之二。?(7)使用浓酸、浓碱等强腐蚀性的药品时,必须特别小心,防止皮肤或衣物等被腐蚀。意外事故的处理:(1)酒精及有机物燃烧,小面积着火,应迅速用湿抹布盖灭。?(2)若不慎烫伤,用药棉浸75%的酒精轻涂伤处。?(3)若被化学物质灼伤,用缓缓流水冲洗1分钟以上1、科学研究是以?????实验???为基础的。我们在科学研究中提出的假设一般都要设计???实验???来验证。2、进入实验室,要遵守实验室安全守则,比如,不能用????湿手???接触实验室电源,不能将小刀、螺丝刀等物品插入???电源????插孔,以免发生触电事故。不得?????试嗅或直接接触?????????任何化学试剂;不能将固体垃圾或有害溶剂直接倒入????水槽??????,以免造成管道堵塞或环境污染。实验完毕后,将你的实验区域清理???干净?????,并清洗双手。?3、如果在实验室发生了意外伤害事故,如皮肤烫伤时,可用????大量冷水?????冲洗受伤处;被化学试剂灼伤时,可用????缓缓流水??????冲洗1分钟以上。4、进实验室做实验,首先应明确的是(B)?A.实验操作步骤??????B.实验目的????C.实验仪器????D.实验观察和记录??5、科学实验的结果常要用到一些具体的数据,下列工具中不能对物体进行测量的是(A)A.烧杯????B.天平??????C.秒表????D.电压表?6、实验中既能做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是(B)A.烧杯????????B.试管??????????C.量筒????????D.集气瓶?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C)A.为了节省药品,实验结束后将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B.为了节省火柴,用一盏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C.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不超过酒精灯容量的2/3???????D.用嘴熄灭酒精灯?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在科学研究中,实验就不能考虑安全,要有大无畏精神????B.实验室里很危险的,能不去就千万不去C.电流表可以用来测电压?D.不小心被烫伤时,用大量冷水冲洗受伤处?9、请判断下列几种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的对错。?(1)小浩在点燃酒精灯时不小心被酒精灯烫了一下,他气愤地扔掉酒精灯。(??×??)?(2)小晓手指接触了一下食盐,他感觉被化学物质灼伤,要求去医院就诊。(??×??)?(3)小伟的手上蘸上一些高锰酸钾溶液,他询问老师后用水冲洗。(?√????)?(4)小雨取用少量易燃物白磷时,不小心将白磷掉在地上,他立即用手去拿。(??×???)1、实验室内有各种试验室设备以外,实验室内有大量可供我们做实验时使用的仪器和试剂。实验室仪器和试剂的存放点必须符合环境要求(如温度、湿度、光照与通风情况等)它们被存放于实验仪器柜子内,并按不同的用途有序摆放,特殊的具有危险性的试剂或器材还必须按其规定存放于规定位置。1、请把下列相关内容用短线连接起来A.刚加热后的试管直接放在实验台上??????????????????a.在火焰上来回移动?B.加热时玻璃容器外壁有水??????????????????????????b.液体喷出伤人?C.加热时玻璃容器离灯芯太远????????????????????????c.移动酒精灯?D.给不固定的试管加热??????????????????????????????d.玻璃容器破裂?E.给已固定的试管加热?????????????????????????????e.烫坏实验台?F.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对着自己或别人??????????????f.影响加热效果?2、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D)???????A.点燃酒精灯???B.滴加液体??????C.加热液体??????????D.读取液体体积?3、下列仪器中,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内物质不需要用到的是(C)????A???????????????B????????????????C??????????????????D1、下列对科学研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A.要仔细观察,善于提出问题B.要认真做实验,收集相关资料?C.要善于进行分析和归纳,找出问题答案D.是科学家的事,我们无法研究?2、科学家对自然界事物的存在、发展和变化的研究方法是(B)A.科学家就在实验室里研究自然界的现象,得出科学结论?B.科学家不断提出新问题,搜集信息,把考察或实验的结果记录下来,经过分析、论证,得出结论C.科学家就在野外考察得出科学结论?D.科学家就在图书馆里查阅资料得出科学结论?3、科学研究的前提是发现和提出新问题,下列属于科学发现的是(A)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B.小明发现了西湖十大美景?C.小王发现了蚯蚓有触角D.小东发现自己说得很好?4、某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海洋存亡,匹夫有责”,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海洋。保护海洋资源,大家应共同努力,献计献策。下列对海洋的保护措施,你认为不切合实际的是(C)A.禁止向海洋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垃圾B.禁止乱捕滥捞?C.禁止人们靠近海洋,完全实行封闭保护D.大力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5、在一个气球里装20g沙子,吹足气后用橡皮筋扎住口,放在水里,气球漂浮水面上。改变气球中气体的体积,当体积很小时,气球可以沉到水底。联想到鱼的沉浮,可知鱼的体内有一个充满气体的囊,鱼在水中的沉浮除了与鳍的活动有关外,还与鳃有关。?附录:万有引力与苹果的故事人类的发展史上,苹果宛如一位天外来客。每当故事变得枯燥时,她冷不丁光顾一次,让整个情节又更加生动有趣了。在《圣经》里,她是亚当夏娃偷吃的禁果(书中没有名言,多数人认为是苹果,也有人认为是葡萄等等);在童话里,她把白雪公主药得沉睡不醒;在现代,她又是变身手机,成为家喻户晓的iPhone。在牛顿那个年代,苹果不经意地光顾了牛顿的脑袋,从而创造新的宇宙定律。长久以来,人类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地球上的力和天上的力是否一样。牛顿完成了力学三定律之后,这个问题也被提上了牛顿的思考日程。话说有天他在苹果树下思考,突然间,一个苹果掉了下来,不偏不倚的砸在牛顿的脑袋上。就是这个苹果引发了物理学史上最有名的故事,没有之一。但这个故事却有很多版本。版本一:这是我的小学老师讲述的。牛顿被苹果砸中了脑袋之后,知道这是重力之故,他就类推假如苹果树长到了月球上,会不会还砸中了自己的脑袋呢?显然只会落到月球上,于是,他发现了万有引力。那时候自然不会对故事的逻辑性产生质疑,只是隐隐的担心,苹果树长到月球上,吴刚忍得住不砍么?版本二:牛顿确实在姐姐家的苹果树下思考,不过苹果并没有砸到牛顿的脑袋上,而是落在地上。牛顿知道这是因为重力缘故。他想绕地球的运动会不会也是同样的力?第二天早晨,他看到他的外甥女拿个绳子拴住小球,当绳子转动时,小球开始绕着手转动起来。这和月亮绕地球极为相似,这样看来,地球对月亮的作用力和苹果落下是一种力,所以当时他称引力为“重力”。版本三:这也是故事最初的来源,出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之口。据说是牛顿的外甥女亲口告诉他的,苹果落地确实给了牛顿灵感,不过没有砸在头上,也没有看到外甥玩什么小球玩具。其他版本:根本就没有什么苹果,也没有砸中脑袋,这只不过是善意的人们想让“万有引力”更生动,或者不怀善意的教会把这个苹果安排成上帝的旨意,在人类将要解开谜团的时候,让上帝他老人家依然保持一种神秘的调调。人们都按照自己的目的编织精彩的故事。不管怎样,如果这个故事是真的,我宁愿相信第三个版本,因为第一个版本里,把苹果树摞到上月亮没有意义,原本就要弄清天上力与地上力的区别,现在又把地上力想象成天上力,纯属折腾了;第二个版本有个硬伤,牛顿怎么会不知道向心力呢?像开普勒、笛卡尔等曾那些玩转正圆椭圆的人怎么会对向心力置之罔闻?假设第三个版本是真实的,还原一下现场,看看牛顿是怎么想的。苹果落地是受到地球的“重力”。而此时牛顿早已经知道,离地球越近,重力越大,重力加速度也越大;那时候,人类已经测算月亮到地球的距离大约是地球半径的60倍。月球受到地球的力如果也是重力的话,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那么月球的重力加速度应该是地面上的1/3600(即1/60×60),果不其然,和实际计算相符。这就说明了地球的“重力”对月亮都有效,同样道理,太阳的“重力”,对地球也有效。延续几千年的问题在这一刻有了答案,牛顿用他的大脑告诉人类:天上力和地上力的区别是——没有区别。于是牛顿就这样统一了“天上人间”,再次证明了,如果真是上帝创造万物,那么他肯定不会厚此薄彼。个人觉得牛顿之所以被认为最伟大的物理学家,是因为他迈向了寻找“万有理论”的第一步。然而牛顿还有很多步要走,他还没有弄清楚引力与质量之间符合怎样的数学关系。只从开普勒第三定律大致得出引力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而且这种比例关系只符合圆形轨道,要知道开普勒已经计算出地球绕太阳转动的轨道是椭圆。终于,祸乱岁凶的日子结束了,1667年牛顿回到了母校,并在第二年获得了硕士学位。他的才华很快得到赏识,连他的老师巴罗为了提携这位后生,决定提前辞去卢卡斯数学教授的职位,以便牛顿能尽快上岗。最终牛顿获得该荣誉职位,而后人都为获得此职位感到无比自豪,比如《时间简史》的作者霍金。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见长安花。1671年,牛顿发明的反射式望眼镜,引起了英国皇家学会的注意。牛顿也在此时向皇家学会递交了第一份论文《光和颜色的论文》,其理论就是在乡下避乱时关于光的色散问题。且不说他主张的什么“微粒论”(认为光是微粒性质),单说白色光由其他光组成就足以让世人受不了了,因为当时的人们单纯的认为只有白光才是最纯洁的。就好比一个弱柳扶风的清纯女孩,你突然告诉我她是一个心机婊,我也受不了。同样,不能接受白姑娘是心机婊的还有时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的罗伯特·胡克。罗伯特·胡克(RobertHooke,1635-1703),英国非常伟大的科学家,要不然他就坐不了皇家学会的会长。我们了解胡克基本上都是因为弹簧的弹性定律(即胡克定律),实际上,他也是一位发明创造家,曾发明改进显微镜,同时他对光也有很深的研究,坚持光的“波动说”(认为光是一种波),同时他从肥皂泡泡上的颜色认为光的颜色是由频率不一样造成的。但是据说胡克心胸也不是很大,为了某项发明权和惠更斯争论了很久。所以于公于私,胡克都不会赞成牛顿的关于光的观点。当胡克接到牛顿的论文时,他是这样回答的:“牛顿先生有关折射与颜色的文章我已经读过了,他研究中优点与体现的好奇心深深的打动了我,从他处理颜色现象问题的假设看,我还没有看到任何一条不可推翻的论证能向我证明这个理论是闹不可破的”,然后用“毫无意义”给这个论文打了分。这是官方语言,换成不客气的语言就是:“年轻人,有想法是好的,但是千万不可为了标新而立异。镀金的夜壶泡的茶,谁敢喝呢?”面对领导的批评,牛顿怒不可遏地回答道:“难道我生下来就是为了讨好你的么?你认为我反对你还不够资格?那么等你能说出‘我的水平已经不能评价你的文章’的时候再说吧。”再换成不客气的话就是:“别卖老摆谱,秦始皇的夜壶也是盛尿的。你把你当颗葱,谁拿你蘸酱?”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居然对领导这样说话,在同时期的中国(康熙十年),问成十个大不敬之罪是绰绰有余的了。然而骂完领导的牛顿居然还生气了,他表示在一切尘埃落定前不会发表任何论文,也不想成为别人提问的机器。和避乱时候一样,他把自己锁在剑桥大学的一个小屋子里,而把灵魂留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宛如一个隐士。直到哈雷的拜访打破了他隐居的生活,然而这已经是12年后的事情了。在这12年间,外面发生了很多事,比如惠更斯、胡克、哈雷(EdmondHalley,1656-1742)等人都认为天体引力与距离平方成反比,但是无法用数学方法从这个假设计算出行星的轨道(只能推导出圆形轨道,而不是椭圆),所以1679年,胡克写信给牛顿,请求帮助。牛顿没有回复。要不然就不会有1684年的故事了。1684年,天文学家哈雷突然来访,问了牛顿一个问题:“要是引力和距离平方成反比的话,那么行星的轨道是什么样的?”“椭圆”牛顿回答道。哈雷大吃一惊,问:“你怎么知道的”?“我算过”。哈雷便向牛顿索要手稿。牛顿说:“太乱找不到了,我再算给你看看吧。”于是牛顿重新计算了一遍给哈雷看。哈雷喜出望外,并用这个方法精确测算了一个彗星——哈雷彗星。在此后的2年,牛顿用微积分(流数术),计算出引力和物体质量、距离之间的关系—万有引力公式:在哈雷的鼓励下,牛顿将毕生所学均发表在《自然哲学科学原理》(以后简称原理)一书中,时间是1687年。同时在《原理》一书中,牛顿还写了关于时间、空间的思考,这也是恒久远、永流传的话题。牛顿认为时间就是时间,不与任何物体产生关系,换言之,不管测量不测量、有没有人类、甚至有没有地球,时间照样存在,而且一成不变的走下去。可是俗话说:当你有两块表时,你就不知道时间了,改怎么解释呢?牛顿认为那只能怪衡量时间(钟、表)的仪器不准确了。同样,空间也是如此,时间空间也没有任何联系,它们都是绝对的,所以称为牛顿绝对时空观。牛顿的成功意味着亚里士多德体系最终被取代,但不代表上帝也被赶出了物理学。虽然牛顿将宇宙的“第一动力”归于万有引力,但是最终又回到上帝身上,有人说这是因为牛顿是一位虔诚的教徒,也有人说牛顿的性格决定的,要知道他的晚年都在炼金、为皇家挣钱和寻找上帝中度过的,精神错乱也未可知。而我则认为这是一种必然,因为还有更深层面的东西没有解决。最后说说那个歪脖子苹果树的结局,据说这颗苹果树在1820年被风吹倒了,被人分成了好几段,保存在皇家学会等地。现在牛顿的母校有一个年龄不太古老的苹果树,据说是从牛顿家乡引的种,现在已经成为了游人右手或者左手或者双手比V拍照的景点。课后练习1.(10分)科学研究是以____为基础的。实验室的仪器和试剂的存放必须符合环境要求,如____、____、____、____情况等。【答案】实验;温度;湿度;光线;通风2.(10分)图中是实验室常用的一些仪器,请在对应横线上写出它们的名称。A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F____【答案】天平;电流表;电压表;显微镜;酒精灯;烧杯3.(10分)【答案】有毒易燃易爆有腐蚀性4.(10分)使用滴管时要注意:①胶头在__,管口在__;②滴管口不能____受滴容器;③滴管用后应立即____,未经洗涤的滴管严禁吸取其他试剂。【答案】上;下;伸入;冲洗5.(10分)如果在实验时发生了意外事故,应及时用正确的方法处理。若被烧伤或烫伤,应立即______________受伤处;若被化学试剂灼伤,应立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用大量冷水冲洗;用缓缓流水冲洗1分钟以上6.(10分)如图所示,请指出这些实验室操作行为中的错误之处。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答案】加热时直接用手拿住试管;直接对着鼻子闻气味;滴管伸入试管内;吹灭酒精灯7.(20分)酒精灯的火焰可分为____、____和____三层。小木条按图1-4所示的方法在酒精灯火焰上烧约3秒,烧焦的部位如图所示。这说明火焰的____部分温度最高,所以,用酒精灯加热物体时,物体放在____处,温度升高得最快。【答案】外焰;内焰;焰心;外焰;外焰8.(10分)在用放大镜观察一些较小的物体时,适当地将放大镜____物体,可以获得大而清晰的图像。【答案】远离9.(10分)下列关于指纹的说法,正确的是()。A.左、右手食指的指纹是相同的B.放大镜离手指距离不同,指纹图像的大小也不同C.放大镜离手指越近,指纹图像越大D.用放大镜看到的指纹方向与实际的相反【答案】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篇 科学并不神秘与走进科学实验室 学生版.docx 第1篇 科学并不神秘与走进科学实验室 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