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1.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它的建立者是( )A.尧B.舜C.禹D.启2.我国古代的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开始于( )A.尧传位给舜B.舜传位给禹C.禹传位给启D.商汤灭夏3.从夏、商、西周三代的覆亡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教训是国君应该( )A.重视教育B.勤政爱民C.发展经济D.增强军事力量4.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军在牧野击败商朝军队,纣王自焚,商朝灭亡。这个事件叫( )A.大禹治水B.商汤灭夏C.盘庚迁殷D.武王伐纣5.学习历史应注重时空概念.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分别填的是( )A.西周、春秋B.西周、战国C.春秋、战国D.西周、东周6.某同学利用如图的地图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内容应是( )A.西周分封B.春秋霸主C.战国七雄D.秦灭六国7.下列诸侯国中,不属于战国七雄的是( )A.晋B.齐C.楚D.赵8.将夏桀、商纣和周厉王三人归为一类的标准是( )A.他们都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B.他们都以残暴统治著称C.他们都重用人才,改革内政D.他们都爱民如子9.春秋时期,商业活动十分活跃,其中很多城市开设了商品交换市场,除此之外,还表现在( )A.玉器雕刻工艺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B.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C.海外贸易兴盛D.集市上出现了纸币10.烽火戏诸侯、尊王攘夷、礼崩乐坏,以上三个成语体现了哪种制度( )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科举制二.填空题11.禹死后, 继承父位,从而 制代替了禅让制。1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 。13.臭名昭著的暴君。(1)夏朝的最后一个王 在位时,无休止地征发百姓,最终被汤灭掉。(2)商朝最后一个王 尽情享乐,施用炮烙之刑,镇压人民,最终被周灭掉。(3)公元前841年, 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西周开始走向衰落。14.商朝的都城在今天的 省境内;西周的都城在今天的 省境内。15.为巩固统治,西周实行 。三.辨析题16.晋文公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号令诸侯,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判断: ;改正: 。17.战国初期,晋国被韩、赵、燕三家大夫瓜分。判断: 改正: 18.约公元前2070年,启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错误: 改正: 。19.公元前1046年,周文王联合其他部落,与商朝在牧野决战,商朝最终战败。判断 改正: 。20.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墨子指出“仁政”治国的观点 (判断对错)改正: 。四.材料题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自此完。﹣﹣《朝代歌》材料二“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于是封功臣谋士……封弟周公旦于曲阜。”﹣﹣《史记?周本纪》材料三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论语》材料四如图:《战国形势图》请回答:(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谁?写出商朝末年著名的暴君。(2)材料二涉及了西周时哪一政治制度?周王实行这一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3)材料三反映的是春秋时期哪个著名的霸主称霸?请再列举一个这一时期著名的霸主。(4)写出材料四图中战国七雄中A、B、C所代表的国家名称。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请回答:(1)材料一讲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2)“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什么意思?(3)材料二中“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何人开始的?“公天下”变成“家天下”标志着什么制度代替了什么制度?23.战争,自从它登上历史舞台的那一天起,便同人类数千年阶级社会的发展史如影随形,既扮演过阻碍社会进步、吞噬千百万人生命、耗费大量物质财富的角色,又起过促进社会发展、为新社会“助产接生”的重大作用。【连环画战争】(1)按照连环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 。(2)图A和图C分别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史上的哪一战役?A: ;C: 。【典故出战争】很多的成语典故,都源于战争。请结合下列材料说出成语并说出涉及的战争的名称。典故一:晋楚两军相遇在中原战场上,决战前,晋军以报答楚王为名,巧妙地避开了楚军锋芒,诱敌深入,大败楚军。(3)成语: ;战役: 。【利弊论战争】(4)请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说一说战争的双重性。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奴隶制王朝)﹣﹣夏朝,定都阳城(今河南登封)。故选:C。2.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故选:C。3.夏、商、西周三代都是因为国王实行暴政,引起人民反抗,导致国家灭亡。因此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教训是国君应该勤政爱民。故选:B。4.周武王决心乘商朝政治混乱,伐纣灭商,他联合西方和南方的小国、部落,向商纣进攻。公元前1046年,双方在牧野大战。商军在阵前纷纷倒戈,引导周军攻入商都。商纣自焚而死,商朝灭亡。也可以直接选择选项中涉及题干人物的选项,周武王、纣王。故选:D。5.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西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东方六国,东周结束,建立秦朝,因而空框中应分别填西周、东周。故选:D。6.观察图片中的“燕、齐、鲁、宋、晋”“周”可知,这是东周时期的春秋五霸的示意图,体现了春秋时期的争霸斗争。故他研究的内容应是春秋霸主。故选:B。7.战国时期是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经过春秋时期的兼并战争,到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中的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战国时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个诸侯强国,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故选:A。8.夏朝的最后一个王桀,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建造许多豪华宫室,无休止地征发百姓,强迫他们服劳役,商汤乘机起兵灭夏,夏朝灭亡;商朝末年,政治混乱,最后一个王纣,是个有名的暴君,他在位时期,修筑豪华的宫殿园林,尽情享受,并制造了炮烙等酷刑,残酷的镇压人民。商纣王的残暴统治,最终导致武王伐纣,商朝灭亡。西周的周厉王暴虐无道,独断专行,引发了国人暴动,周厉王被赶走,夏桀、商纣、周厉王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他们都以残暴统治著称。故选:B。9.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商业活动十分活跃,主要表现在春秋时期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很多城市开设了商品交换市场。所以B选项符合题意。故选:B。10.烽火戏诸侯、尊王攘夷、礼崩乐坏,以上三个成语体现了分封制度。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管仲改革中,以“尊王攘夷”为口号,扩充疆界,从而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故选:B。二.填空题1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从而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故答案为:启;世袭制.12.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到此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了。故答案为:夏朝。13.(1)夏桀是夏朝最后一个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建造豪华宫室,强迫人们服劳役,无休止地征发百姓,最终被汤灭掉。(2)商朝最后一个王纣尽情享乐,修筑豪华宫殿,制作炮烙之刑,镇压人民,最终被周灭掉。(3)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暴虐无道,独断专行,引发了“国人暴动”,周厉王被赶走,西周开始走向衰落。故答案为:(1)桀。(2)纣。 (3)周厉王。14.约公元前1600年,成汤战胜夏桀,建立商朝,定都亳(今河南商丘北).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领周军在牧野之战中打败商军,商朝灭亡。此后,周武王建立周朝,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历史上称为西周。故答案为:河南;陕西。15.西周建立后,为了巩固统治,周天子实行分封制,即周天子把土地、平民和奴隶分封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建立诸侯国。故答案为:分封制。三.辨析题16.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故答案为:判断:×;改正:晋文公改为齐桓公。17.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初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它们与原有的齐、楚、秦、燕并称“战国七雄”。所以,“三家分晋”中的“三家”是韩、赵、魏。故答案为:判断:×.改正:韩、赵、燕改为韩、赵、魏。18.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奴隶制王朝)﹣﹣夏朝,定都阳城(今河南登封)。故答案为:错误:启;改正:禹。19.因为纣王的残暴统治,在武王灭商的牧野之战,商朝的士兵的纷纷阵前倒戈,投降周军,商朝灭亡。因此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判断:×;改:“周文王”改为“周武王”。20.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统治者要以“仁政”治国;墨家的创始人墨子主张“兼爱”和“非攻”,要求对待别人就像对待自己一样,人与人之间互助互爱,坚决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战争.故答案为:×;改正:墨子改为孟子.四.材料题21.(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定都阳城。夏朝筑有大型城堡和大型宫殿,并且组建了军队,制定了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产生。商朝的最后一个国王商纣王,商纣是个有名的暴君,他修筑豪华的宫殿园林,尽情享受,施用炮烙等酷刑,镇压人民。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禹,商朝末年著名的暴君是商纣王。(2)由材料“武王追思先圣王,及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弟周公旦于曲阜…余各以次受封”可知题干中的材料反映的是西周分封制。西周建立后,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和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建立诸侯国。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保卫王室,同时需交纳贡赋,朝觐述职。(3)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为争夺霸权,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最先称霸的是齐桓公。齐桓公当政以后,任用管仲为相,注重发展经济,改革内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公元前651年,齐桓公葵丘会盟,正式称霸。故“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反映的是齐桓公称霸。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展开了争霸战争,著名的霸主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史称春秋五霸。(4)战国七雄指的是齐、楚、秦、燕、赵、魏、韩。它们在图中的位置大体是东南西北到中间。A处于东方,故为齐国;B处于南方,故为楚国;C处于西方,故为秦国。故答案为:(1)禹;纣。(2)分封制;为了巩固统治。(3)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任写一个即可)(4)A是齐国;B是楚国;C是秦国。22.(1)由材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尧舜禹时期的历史。尧舜禹时期,人们实行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社会呈现公天下的历史状况。(2)“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意思是: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人们推选贤德、有才能的人治理天下。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根据所学可知,原始社会时期,采取民主的办法推举部落联盟首领,史称禅让,这是我国古代的一项民主制度。(3)禹死后,启继承了父位,成为夏朝的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故答案为:(1)尧舜禹时期。(2)实行禅让制。(3)启;世袭制代替禅让制。23.(1)题干图片A武王伐纣发生于商朝末年,B长平之战发生于战国末年,C黄帝战蚩尤发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城濮之战发生于春秋时期。因而按照连环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为CADB。(2)图A武王伐纣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史上的牧野之战,图C黄帝战蚩尤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史上的涿鹿之战。(3)据材料“晋楚两军相遇在中原战场上,决战前,晋军以报答楚王为名,巧妙地避开了楚军锋芒,诱敌深入,大败楚军”可知,这是对城濮之战的描述,其中蕴含着成语退避三舍。城濮之战时,晋楚两军相遇在中原战场上。决战前,晋军以报答楚王为名,“退避三舍”,驻军城濮,巧妙地避开了楚军锋芒,诱敌深入,大败楚军。(4)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疆域不断扩展,加快了统一的步伐;出现了民族的交融。但战争也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故答案为:(1)CADB。(2)牧野之战;涿鹿之战。(3)退避三舍;城濮之战。(4)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疆域不断扩展,加快了统一的步伐;出现了民族的交融。但战争也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