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7.2 经济全球化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如图是某同学课堂探究时绘制的思维导图。图中空白处的探究“主题”应为( ) A.经济全球化 B.世界多极化趋势 C.两极格局形成 D.经济区域集团化 2. 下面为某校初三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的四幅图片。据此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A.?两极格局下的世界??????B.?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C.?美苏冷战中的对峙??????D.?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3. 近年来,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这说明( ) A.冲突与动荡成为时代主题 B.经济全球化出现了波折 C.全球化阻碍生产力的提高 D.世界各国均反对全球化 4. 如图所示为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对外贸易总量在世界对外贸易总量中所占比重情况。该图反映出( ) A.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陷入停滞状态 B.新兴经济体主导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C.新兴经济体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D.美国的霸权主义遭到了严重挫折 5. 从1990-2007年,全球经济从22.8万亿美元增长至53.3万亿美元,全球贸易增长了133%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直接得益于( ) A.美苏两极格局瓦解 B.多极化趋势发展 C.亚太经合组织成立 D.经济全球化加速 6. 仔细观察下面的图片,你能够从中得到哪些信息( ) ①经济全球化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饥荒 ②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不公平的国际竞争,从而形成“强国主导,受益不均”的局面 ③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发展中国家将面临更多的压力,不得不为此付出很大的代价 ④在全球化时代,国际分工中的利益分配很不均衡,发展中国家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7. 充当制定世界市场规则主角,被称为“经济联合国”的国际组织是( ) A.联合国 B.世界贸易组织 C.欧洲联盟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8. 2019年5月,美国将进口自中国2 000亿美元商品的关税擅自大幅度地提高,这是逆全球化的一种做法,这种做法( ) A.违背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 B.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C.阻碍了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 D.背离了《联合国宪章》的原则 9. 下列关于世界贸易组织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成立于1993年 ②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 ③希望通过开放市场和公平交易,实现世界贸易的自由化 ④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其中的一员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 当今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下列事件中最能表明这一点的是( ) A.马歇尔计划的实行 B.北约组织的成立 C.独联体的成立 D.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11. 世贸组织前总干事迈克·穆尔曾经说道:“没有中国的世贸组织不是世界性的贸易组织,只有半个世界。”这一状况在哪一年得到改变( ) A.1978年 B.1991年 C.2001年 D.2008年 12. 对下图中信息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体现了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 B.促进了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C.标志着中国开始主导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 D.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 13.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离不开中国。下列事件表明中国主动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是( ) A.中日邦交正常化 B.中美建交 C.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14. 下表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我国( ) A.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 B.《民法通则》的颁布 C.对外开放逐步扩大 D.中共十五大的召开 15.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的科学判断,这就意味着我国( ) A.工作重心应该转移 B.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C.必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D.必须共同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世界博览会被誉为“经济、科技、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从开始至今已走过了150多年的历史。让我们一起走进世博,感受人类文明的辉煌成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1年,第一届世博会在英国伦敦举行,……许多参观者在这里看到了他们平时绝无可能看到的商品,看到了这些神奇的机器承担以往只能靠人工而无法借助机械的帮助来完成的工作…… ——凤凰网《走进世博会》 材料二 1876年美国费城世博会上,巴西皇帝佩德罗拨通了刚刚问世的电话。双重电报机、冰库车等大量的美国科技成果展现在世人面前……中国首次派代表参加世博会,展品有丝绸、茶叶、瓷器等。 ——凤凰网《走进世博会》 材料三 下图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这是综合性世博会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1)第一届世博会中“这些神奇的机器”使用的动力机器是什么?举出一例“承担以往只能靠人工而无法借助机械的帮助来完成的工作”的交通工具。 (2)电话是哪一位发明家的成果? 1876年世博会上中美两国展品的差异说明了什么? (3)综合性世博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举行,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增强?世博会落户中国说明了什么?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改革开放的简要历程。 ①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安徽凤阳实行分田包干到户 ③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④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经济特区 材料二 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指出: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 材料三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世界格局和发展大势,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发展思想理念,并在多个场合阐述了这一理念。2017年2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中,之后又写入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 (1)请将材料一表格下的史实正确填入表中的相应位置。 材料一:中国改革开放的简要历程 时间 史实 1978~1979年 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A____________ 1980~1989年 B_____;开放广州、上海、天津、北海等14个沿海城市;城市改革全面展开 1990~1999年 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邓小平南巡讲话;提出“九二共识”;C____;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 2000~2009年 加入世贸组织;推进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废除农业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010~2018年 设立喀什、霍尔果斯经济特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设立上海、广东、四川、海南等1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河北雄安新区;实施精准扶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组建监察委员会、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等,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 (2)材料一中划横线的会议,作出了怎样的历史性决策?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海南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贸易港的有利条件。 (4)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归纳中国的改革开放具有什么特点? (5)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中国是如何通过改革开放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 1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95年)《纽约时报》评论说:“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 材料二 美国哈佛大学历史系教授柯伟林说:“中国从1945年开始就已经崭露头角,因为到1945年……中国还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因此,到了1945年,中国至少是一个名义上的大国。” 材料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所有国家都吃了大亏,只有美国发了战争财,所以美国当时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人敢碰美国人。中国跟他们打了一仗,而且至少在军事上没有打败,和美国人坐在谈判桌上平等对话。 材料四 2010年,共有24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了上海世博会。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说当时日本人是如何“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在外国人眼中,中国的形象由弱变强,国际地位大大提高。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在1945年4月,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了一次重大胜利,它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由战略防御到反攻的转折点,请问这一胜利是指什么事件?再列举一例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湖南的重大战役? (4)材料三所述“中国跟他们打了一仗”的这“一仗”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和美国人坐在谈判桌上平等对话”产生了什么实质性结果? (5)材料四是当今中国综合国力强盛的极好表现,请再举一例加以补充?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ADBCD 6-10DBABD 11-15CCDCB 二、非选择题 16. (1)蒸汽机;火车(汽船)。 (2)贝尔;中国参展的都是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美国都是现代工业品,说明当时中国落后于世界历史发展潮流。 (3)经济全球化;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17. (1)A②;B③④;C①。 (2)改革开放。 (3)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地理位置独特,拥有全国最好的生态环境,同时又是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具有成为全国改革开放试验田的独特优势。海南的面积比其他自贸区大得多,无论地理条件还是自然条件,海南这个岛屿适合全岛建立自贸区。 (4)改革开放的深化都伴随着思想解放;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改革开放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改革开放在党的领导下,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进行。 (5)重视科技创新,用科技推动全球发展。推进国防建设,维护世界安定与和平。积极投身国际合作,承担大国责任。参与联合国活动,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解决本国贫困问题,为世界脱贫与发展出力。 18. (1)在甲午战争中,日本打败清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 (2)原因:1945年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3)湘西会战。长沙会战、长衡会战、常德会战。 (4)抗美援朝。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中国胜利。 (5)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2008年中国主办奥运会、2008年中国政府根据联合国安理会决议派海军舰艇赴亚丁湾护航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