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7.1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它是一种全新的世界观理论,是对中国现实条件的全新理解,是对历史经验的有效借鉴。只要我们按照这种理论指引的方向、道路和发展战略干下去,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就一定能够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这里论述的“理论”是( ) A.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D.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2. “中国要搞现代化,绝不能搞自由化,绝不能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针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邓小平强调必须坚持( )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两个凡是”的思想 C.社会主义制度 D.四项基本原则 3. 学习历史,需要分清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下列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 A.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邓小平于1992年到南方视察并发表讲话 C.1997年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D.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4.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经历了四次重要的会议,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5. 流行语往往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是一个时代的烙印。中共十六大期间的流行语是( ) A.科学发展观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马克思列宁主义 6. 低碳生活,简单地说就是低能量、低开支的生活。在我们身边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低碳生活”的践行者。“低碳生活”是对中国共产党的哪一指导思想的实践(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7. 2012年11月15日,中国共产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其领导核心是(? ? ? ) A.李克强 B.胡锦涛 C.江泽民 D.习近平 8. 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其中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 ) A.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 B.五四运动爆发100年时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 D.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100年时 9. 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 以下哪项不属于中国梦的本质内涵( ) A.国家富强 B.民族复兴 C.世界大同 D.人民幸福 10. 中共十九大的主题包括( ) 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④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1. 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主要意义在于( ) A.指明了教育改革的方向 B.提高了人民教师的地位 C.增添了景山学校的名气 D.突出义务教育法的地位 12. 下表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我国( ) 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的增长统计表(单位:亿美元) 年份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对外贸易(进出口) 381.4 1154.4 4722.9 引进外资(已利用外资) / 1028.9 5935.6 A.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 B.《民法通则》的颁布 C.对外开放逐步扩大 D.中共十五大的召开 13. 张爱玲曾说:“历史能供给卡通数不尽的伟大美丽的故事。”如果要给卡通《现代中国的辉煌科技》提供素材,可以入选的是( ) ①“两弹”成功研制 ②“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③籼型杂交水稻 ④“东方红一号”卫星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4.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的科学判断,这就意味着我国( ) A.工作重心应该转移 B.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C.必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 D.必须共同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15. 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开幕,来自100多个国家的各界嘉宾齐聚北京,共商“一带一路”建设合作大计。这充分反映了( ) ①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②国际社会互联、共荣、共存 ③和平发展仍是世界主流 ④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已退出了历史舞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这样写道:“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侮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6年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也是中国人民多年以来的追求。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 (1)材料一中为了实现工业化,新中国成立初,我国政府编制了什么规划?请写出该规划完成的时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二 (2)材料二图中的会议作出了什么历史性决策?这次会议前后,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科技领域取得了很多重大成就,请列举两例。 材料三 2013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 (3)材料三中的“中国道路”是指什么道路?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能为中国梦的实现作出哪些努力?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 ——习近平2018年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五四运动孕育了伟大的五四精神,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新:1924~1927年,国共两党合作进行了国民革命;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后,党领导多次武装起义,创建多个革命根据地,在全国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局面;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3)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建立和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4)20世纪80年代,中国打开封闭的国门,迈出对外开放第一步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什么? (5)20世纪90年代,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_______________?经济体制的目标;中共十五大把?___________________党章,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6)2017年10月?____________________ (会议名称)召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18. 回首中国共产党98年的光辉历程,党的一个又一个重要会议,作为奋斗的证言,作为信仰的烙印,作为前进的里程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针对新形势下的机遇、挑战和历史任务,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励精图治、攻坚克难,改革开放各项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开创了崭新局面,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衷心拥护和国际社会高度评价。 材料二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科学地回答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了改革的方向,开启了新的改革窗口,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材料三 这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也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是我国发展理论的又一次重大创新,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以上材料均来自于人民网 (1)材料一中的“党的十八大”召开于哪一年?这次会议提出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2)材料二中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五大发展理念”分别指的是什么? (4)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形势下如何保障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DDDDC 6-10DDCCC 11-15ACABA 二、非选择题 16.(1)规划:第一个五年计划。 时间:1957年底。 标志: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2)决策: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成就: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袁隆平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神舟一号无人飞船飞行试验成功等。(列出两项成就即可) (3)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努力: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报效祖国;维护祖国统一,与分裂祖国的行为作斗争;拥护党的领导,遵守国家各项制度政策;做知法、守法、护法的好公民;尊重各民族文化,维护民族团结;保护生态环境,做环境小卫士等。(回答两个观点或主张,符合主题、言之有理即可) 17. (1)爱国主义。 (2)工农武装割据。 (3)国有企业。 (4)建立经济特区。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邓小平理论。 (6)中共十九大。 18. (1)时间:2012年。奋斗目标: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2)基本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3)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4)我国应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保障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