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19世纪中后期的近代中国 同步单元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八单元 19世纪中后期的近代中国 同步单元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八单元
19世纪中后期的近代中国
同步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6月13日,林则徐发出告示,准许外国人到现场参观。6月17日,林则徐在销烟池旁接见了美国商人金、美国传教士裨治文和美国商船‘马礼逊’号船船长弁逊,允许他们走进栅栏内的销烟池旁,观察销烟全过程。”由此可见虎门销烟的特点是(  )
A.急迫性 B.正义性
C.开放性 D.彻底性
2. 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该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九国公约》
3. 下列有关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战争爆发的导火线是“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B.英国通过《天津条约》进一步割占香港九龙司地方一区
C.鸦片贸易合法化
D.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4. 下列对两次鸦片战争的相同之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都是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 
②英国在两次战争中都是侵略者 
③两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均是中国的禁烟运动 
④均使中国丧失了主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 太平天国运动之初,曾国藩指出:“今春以来,粤盗益复猖獗,西尽泗镇,东极平梧,二千里中,几无一尺净土。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激而不复反顾?盖大吏之泄泄(闲谈)于上,而一切废置不问者非一朝夕之故矣。”据此可知,曾国藩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  )
A.自然灾害频繁 B.社会治安混乱
C.土地兼并严重 D.官吏贪暴腐败
6. 引发如表所示列强在中国设厂总数变化的原因是( )
时间 1894年 1900年
列强在中国设厂总数 80家 933家
A.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C.外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双方协议
D.清政府鼓励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7. “文化亡则民族亡”,日本对我国台湾进行文化侵略、奴化教育,至今在台湾还留下一些文化遗存,如台北的“西门町”等带有日本语的地名。这一现象始于(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
8. 民谣勾勒出尘封的历史画面。“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该民谣描写的是(  )
A.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9.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向十一国同时宣战,当时宣战诏书下至各地方时,邮政大臣盛宣怀下令各地电信局将清廷召集义和团民及宣战诏书扣押,并且电告各地督抚,不要服从此命令。而李鸿章时任两广总督,闻此讯,复电朝廷:“此乱命也,粤不奉诏。”材料表明(  )
A.义和团运动未能有效抗击八国联军
B.李鸿章地位举足轻重,有篡权的野心
C.地方督抚大臣反对战争,出卖国家利益
D.清廷中央与地方矛盾深化,中央的权威下降
10. 奕?等人认为,只要在封建制度中加进一些西洋先进技术,封建统治便可长治久安。由此可见,洋务派举办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抵制外国经济侵略
C.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统治
D.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1. 1872年9月15日,《纽约时报》发表了《清国留学生抵达旧金山》的报道。不是该批留学生被派去美国的目的是( )
A.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B.学习西方制造技术
C.学习西方近代自然科学
D.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12. 李鸿章晚年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洋务运动没有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B.洋务运动治标不得力,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C.洋务运动完全因内部掣肘而失败
D.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3. 梁启超提出:“三代(夏商周)以后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致弱之根源。”其意图是(  )
A.振兴洋务 B.倡导变法
C.批判孔教 D.维护共和
14. 1895—1898年,梁启超主笔的《时务报》在15个省和国外设有分销处67所,销量过万。这表明(  )
A.维新思想广泛传播 B.三民主义思潮兴起
C.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D.文学革命应运而生
15. 下图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文化出版机构的标志。该出版机构创办时中国发生了(  )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通商以来,凡华民需用之物,外洋莫不能仿造,穷极精巧,充塞土货。……土货日少,漏溢日多,贫弱之患,何底所止!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在我多出一分之货,少漏一分之财。积之日久,强弱之势必有转移于无形者。是以虽当竭蹶之时,亦不得不勉力筹办。
——张之洞《筹设炼铁厂折》(1889年)
材料二 和中国古代那种静态的有很大凝固性的社会不同,中国近代是一个动态的、新陈代谢迅速的社会;和西方从中世纪到近代是通过自我更新的机制来实现社会变革也不一样,中国近代的新陈代谢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接踵而来的外力冲击,又通过独特的社会机制由外来变为内在,推动民族冲突和阶级对抗,表现为一个又一个变革的浪头,迂回曲折的推陈出新(即推封建主义之陈而出民主主义之新)。所以,中国近代社会的演变有其很大的独特性……
(1)材料一中张之洞认为晚清出现了什么问题?他认为该如何解决此问题?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特征。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用材料一的相关史实印证材料二的观点。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义和团运动爆发的原因。
材料二 “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
(2)材料二反映出义和团运动有何影响?
材料三
 
材料四 “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
——瓦德西
(3)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犯下了哪些罪行?
(4)材料三、四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对此,你有什么认识?
(5)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
材料五 “八国联军侵满清,北京二度被占领。赔巨款,派驻兵,辛丑年里泪盈盈。严禁人民反列强,清朝变成洋人廷。”
(6)阅读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思考“辛丑年”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说“清朝变成洋人廷”?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至恭亲王奕?等奏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镇压农民起义),可以勤远略(抵御外来侵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1)根据材料一,归纳洋务派学习西方的根本目的。为此,他们提出了什么口号?
材料二 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主要活动一览表
① 1865年 设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于上海
② 1872年 建中国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轮船招商局
③ 1876年 派福州船政学堂学生出洋学习,1877~1890年共派三批海军学员赴英国学习
④ 1878年 筹建中国第一家机器棉纺厂——上海机器织布局
⑤ 1887年 开办漠河金矿
⑥ 1888年 北洋舰队正式成立
(2)根据材料二中所示表格,概括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材料三 
(3)材料三图片再现了洋务运动的哪两大企业?这两类工业之间有何共同点?(举出两个方面即可)
材料四 洋务运动包罗孔多,但大致而言,其核心或主导的东西可以归为二端:(一)在这个过程中所建立的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二)创置于科技、文化、教育方面的诸种近代设施。正是这几个方面的内容以及与之相关的观念变化,构成了近代化一小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4)结合材料四,分析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发展所起的作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CABCD 6-10ABBDC 11-15DBBAB
二、非选择题
16.(1)问题:外国列强的商品逐渐占据了中国本土市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解决方法:创办民用企业,生产人民所需的商品。
(2)动态变化,不断地推陈出新;受到外来的冲击而发生变化;层层变化,由外到内。
(3)在两次鸦片战争以后的外来冲击之下,清政府为自救而发起洋务运动,印证了中国近代的社会变化受到外力的冲击;洋务运动前期,学习西方的技术、创办军事工业,之后逐渐发现问题,创办民用工业,可见是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态变化。(任意两点即可)
17.(1)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义和团运动兴起。
(2)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3)八国联军侵略者采取了报复性的屠杀、劫掠,暴露了侵略者的凶恶本质。
(4)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中国的贫困落后。落后就要挨打。
(5)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6)事情:列强同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
原因:通过《辛丑条约》,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了又一次骇人听闻的经济掠夺,并使清政府的都城置于帝国主义列强的武装控制之下,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所以说,“清朝变成洋人廷”。
18.(1)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自强”“求富”。
(2)创办军事工业、民用企业;筹划海防;创办学堂;派遣留学生,培养近代人才。
(3)图一为江南制造总局制炮厂,图二为轮船招商局。共同点:都由洋务派创办;都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都采用机器生产;都对外国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等。
(4)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建立了一批新式学堂,培养了一批近代科学技术人才;建立起近代国防力量;促进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历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